北京荣宝2014春拍六月登台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11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荣宝2014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将于6月11-15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本场拍卖依然延续荣宝拍卖的精品路线,中国书画、古董珍玩、油画、当代水墨、珠宝钟表等多个专场的逾千件拍品登台亮相,精彩纷呈。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荣宝拍卖“来源最可靠,自律最严格”的经营理念。
  当代书画部分汇集了当代名家的精品佳作。王明明《晚霞闲坐图》在水光流转中呈现一派天人合一的朦胧。范曾《老者》画中人物气定神闲。另一幅范曾《怀素书蕉》画中高士悠闲的心境展露无遗。史国良《草原人家》整幅画面活泼生动,喜气洋洋。龙瑞《桂北风光》层林尽染的群山顶天立地,溪流潺潺,富于感染力。南海岩《藏女》用写实的画法体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真善美。黄永玉《红荷》中鲜艳欲滴的红荷,傲然挺立,灿烂奔放。
  近现代专场中,涵盖了齐白石、黄胄、徐悲鸿、张大干、吴昌硕、关山月、谢稚柳、李可染、王雪涛、钱松曲、张仃、宗其香等大师的精品佳作。其中徐悲鸿《奔马》所绘奔马体魄强健,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闲棹自游图》为张大千的独具创作之作,曾著录于《张大千画集》,在细致中有一种道劲的力度。张大千爱梅,家中庭院种植了百株梅树。本场拍卖中张大千《梅花》就绘于台湾家中,画中梅花傲然挺立,表达出一种挺拔不屈的精神,从题中“百本栽梅亦自嗟,看花堕泪倍思家。眼中多少顽无耻,不认梅花是国花”可见1979年元宵节,张大千思念内江亲人之情。吴昌硕《墨梅图》别具特色,构图奇特,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透着几分金石趣味。另一幅关山月《墨梅》水墨滋润,枝头梅花含苞而放,生气蓬勃。吴昌硕《真龙》笔墨奔放恣肆,松枝冲出画面,再以干笔画出鳞片,用浓墨加深松针,充分体现了“墨分五色”,苍劲浑厚,仿若真龙。《古树苍寒》为吴昌硕少见的题材,是其晚年山水精品。谢稚柳《白荷花》生机盎然,别具一格。另一幅谢稚柳《讲艺图》作于1945年,是其早年少有的人物画作品之一。齐白石《芭蕉》作于1947年,著录于《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另一幅齐白石《群虾图》用墨色的深浅浓淡出神入化地表现出群虾腾跃嬉戏的景象。王雪涛《松鹤延年》充满了潇洒出尘的野趣,更给人以福寿康宁的愉悦和满足。白雪石《江南山水》体现出山林人家独享的闲适意境。另一幅白雪石《故宫御花园》描绘深秋时节御花园中的一株连理柏,大自然的曼妙令人心旷神怡。董寿平的《梅花》笔墨简练,坚挺轩昂,构图空灵。《墨松》则笔墨苍劲,繁简相宜,富有生活气息。李可染《爱晚亭》以饱满的构图、浓重的笔墨反衬出爱晚亭的明净透亮,情景融汇。李可染《数声渔笛在沧浪》表现了高雅的情趣和闲逸超脱的生活情致。其另一幅《琵琶少女》赋予少女怡然自得和脱俗的形态。李可染《春在枝头》显现文人画的意趣与乡村风情相融合而产生的独特魅力。陆俨少《井冈山色》将画家历尽磨难后艺术创作重获新生的激荡心情通过丹青之色表现出来。吴作人《远瞻》境界开阔,大气沉稳,寓意深远。张仃《雪霁图》表现了山区中农家的静逸之景。钱松喦《春满长城》意境雄壮浩茫。此次上拍的宗其香作品均来源于其家属友情提供,题材涵盖了山水、花鸟等诸多题材,其中《小镇夜泊》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黄胄是长安画派的中流砥柱,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场特别推出黄胄作品专场,汇集了黄胄各题材的佳作。黄胄每一幅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塔吉克猎人》把猎人的英姿豪气、奔马的精神抖擞在瞬间捕捉住,神态动作惟妙惟肖,体现了画家高超的写实能力及刻画人物、动物神韵的绝妙手法。此外还有《运粮图》《饮水图》《上学图》《饲鸡图》等。黄胄画鱼别具风趣,《年年有余》将鲶鱼表现得活灵活现,形神兼备。
  油画专场亮点纷呈。艾轩《藏女》中女孩富有质感的皮袄,忧郁的眼神,荒凉的背景,简单的构图,渐进式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极具冲击力。陈逸飞《独奏》流露出强烈的怀旧气息,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画家用近乎炉火纯青的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着力表现沉浸在旋律中的女性演奏家具有古典审美意蕴的优雅姿态。演奏者好像完全被音乐所吸引,沉浸在一种忘我和痴迷的状态。画面的旋律感给人无穷的想象。蔡国强《佛》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对话。
  “中国当代水墨”专场,基本延续了去年秋拍的版块思路,加大了“新文人画”版块拍品的数量。朱新建绘画作品专题汇集了60余件拍品,题材跨越了传统人物、花鸟、山水、都市人物等题材。另李孝萱、杨春华、周京新、李老十、刘二刚、田黎明等新文人画名家精品也均有上拍。目前市场关注度颇高的“新工笔”版块中上拍的有徐累、徐华翎、杭舂晖、罗寒蕾、沈宁、高重飞、雷苗、孙震生、杨立奇、祝铮鸣、王冠军、范春晓等代表工笔画作品。“新水墨”版块中,中青年画家王天德、张羽、刘庆和、李津、黄丹、秦修平、涂少辉、曾健勇、雷子人、马骏、党震、朱雅梅等水墨代表作品均有呈现。
  瓷器杂项专场可谓精彩纷呈。“明崇祯五彩海水龙纹盘”,同类器全世界存世只有6件。由于传世稀少、断代精确,被各大博物馆作为崇祯时期官窑的标准器而显得弥足珍贵。此件品相之好堪称博物馆级收藏品中的佼佼者。“清雍正矾红缠枝莲纹盘(—对)”,造型秀美,矾红色泽鲜艳,红白对比,极具装饰效果。另一件“清乾隆窑变釉贯耳穿带瓶”,釉面滋润亮泽,纹饰填彩精准,绿彩娇嫩明艳,为乾隆官窑的精品。
  珠宝专场中风格各异的精美珠宝首饰闪亮登场。2.015克拉未加热红宝石戒指,颜色浓艳,净度优异,实属收藏级。另一款5.597克拉未加热蓝宝石戒指,各项品质亦属罕见。阿卡红珊瑚翡翠钻石戒指,由具三十年专业经验的台湾珠宝师所制,以珊瑚、翡翠、钻石为材嵌装而成戒指、吊坠两用款,极富审美与收藏价值。另一款和田碧玉吊坠“莲开并蒂”饱含了美好的寓意。
  (责任编辑:李珍萍)
其他文献
仕女画自唐代创立雍容华贵妇女形象之始,发展到清中期日趋成熟完备,绝不是所谓清末人物画日见衰落景象的说法。任熊《宋人词意图册》就是明证。  清末市民阶层兴起,仕女画更受欢迎,任熊画风进入上海之前,改琦和费丹旭的画风影响着海上仕女画的审美趋向。  《宋人词意册》十一开,绢本设色,为晚清海上画派先驱之一的任熊所作,他以宋人词意为题,每开皆绘出典雅沉静的仕女,古风扑面,大有“九陌红尘飞不到,十洲清气晓来多
期刊
人类对香料认识,必是出自驱除蚊虫、野兽等等生物需求,远非现今所追求的那等完美,更是言语不到养生怡情的了。后意识到此物神奇,便将自家对于天地之敬畏祈望,借了此香火烟云,上达天庭,以敬天帝。下及土地,以纪万物。由是,香料便成就了香火,以至于后世将人类之传承,亦呼之为“香火传承”了。甚至于连尧帝禅位给舜帝时节,也需绵延十二里“柴燔升烟”(《尚书·礼记》),将那松柏藜蒿等气味刺激植物,统统燃烧起来,以敬天
期刊
香具是指与香料相关的各类使用器具,既有香料的存储器具,也包括各类燃香器具和相关的辅助器具。存储器具包括香盒、香宝子、香袋等,燃香器具包括香炉、香熏、香筒、香盘、香插等,燃香辅助器具包括香几、香匙、火箸等。清官中用香活动频繁,因而香具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基本上囊括了中国传统的各类香具形式,而且在承继前代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由于沉香作为众香之首的地位,几乎所有的场合都会用到沉香,沉香及其所用香具构
期刊
宋代陶瓷  宋代(960-1279年)陶瓷的生产盛况空前,遍布中国南北的窑场所烧造的各种陶瓷,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当时社会崇尚内敛含蓄的艺术品位,讲究低调的奢华,以并不贵重的原料制作的质朴而古雅的陶瓷器物,完美呼应了这一时代的精神追求。在当时成百上千的窑场中,出现了少数独具风格声誉卓著者。这些著名窑场的工艺技法、装饰风格也被临近甚至较远地区的窑场所模仿,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窑场和风格体
期刊
今年五月,逢畅安先生诞辰百周年。近月来,作为晚辈的后生,得过畅安先师和荃猷师母近教,终日沉浸在缅怀和求索的思绪之中。  我第一次得见畅安先师,要追溯到二十九年前的一九八六年元旦。那时我才三十七岁,虽然就学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受业于张忠培、罗继祖、俞伟超、林法等老一辈大师,但是当时的我,对于国学、特别是史学、训诂、金石学等方面无甚功底可言。只是缘于我主持建立的天津文物公司萃文斋商店,要跟着李瑞环市长
期刊
如果必须用一个比喻形容“手稿收藏”,那么,在艺术品收藏领域,名家手稿收藏理应被称为“最有温度的收藏”。那些泛黄的纸页之上,呈现的是作者创作时的心绪;删删改改的字里行间,呈现着书稿编辑与作者的原始共鸣;在创作与修改之间,手写的文字变成印刷的铅字,呈现着一个时代的脉络。  现当代手稿所具有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是有目共睹、毋庸赘言的。虽然现代印刷技术使作品的传播更加广泛,但在特定的印刷文字之下,作品内外
期刊
张复兴艺术简历  张复兴,1946年出生,天津人,祖籍山西。系文化部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副院长、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友联画院画家、北京人文大学书画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广西美协顾问、广西艺术学院名誉教授、桂林画院名誉院长、广西政协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先后十多次在全国性美术作品展中获奖。曾获八届美展大奖,九届
期刊
东汉袁康的《越绝书》中记载了战国时代风胡子对楚王的一段话,风胡子说:“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藏,夫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夫玉亦神物也,又遇圣主使然,死而龙藏。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岂非圣主之力哉。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亦铁兵之神,大王有圣德。”这则故事常常被
期刊
明代以前,云南本土的绘画主要是反映当地民族生活、生产的作品,如著名的沧源岩画、昭通堆承嗣墓壁画等。唐代以后云南盛行以佛教题材为主的宗教画,如南诏时期的《南诏中兴画卷》(现藏于日本友邻馆)和大理国时期的《张胜温画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晋宁观音洞壁画、丽江白沙壁画等。元代以后云南正式成为行省,中央政府控制加强,中原文化大量深入。明清两代注重对云南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和管理,科举制度和儒家思想在云南
期刊
2014年是吴昌硕先生诞辰170周年,中日两地纷纷举行或筹备各种纪念活动。东京中央拍卖公司将依靠高水平的策展团队和高质量的展品推出“缶墨东游——吴昌硕诞辰170周年纪念展”,于5月24-26日香港国际古玩展首展。  在书画方面,目前已经从吴昌硕后人、吴昌硕一派后传弟子、友人之子孙后人、日本政界名望家族等手中征得一批书画精品,其中有不少乃吴昌硕特意为其友人所作,如日下部鸣鹤、长尾雨山、白石六三郎、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