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湿碰湿”套色喷涂常见质量缺陷及应对措施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皮卡套色车型中,中涂漆与金属面漆“湿碰湿”喷涂工艺中容易出现的过程质量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关键词:皮卡套色车型;湿碰湿工艺;中涂漆;金属面漆
  中图分类号:U4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30-0037-02
  
  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企业的成本压力逐渐增大,顾客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普及,以及许多特殊车型(如:警车、广告车、越野车等)的要求,套色轿车与套色皮卡的市场需求逐年呈上升趋势,为简化工艺,缩短涂装周期,从2003年下半年,中涂漆与金属面漆的湿碰湿喷涂工艺在许多套色皮卡生产线开始使用,如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福田汽车南海汽车厂、佛山南海福迪汽车厂,均已成功应用此工艺,但在实际喷涂工艺中,仍存在许多工艺难以避免的过程质量缺陷,本文将描述套色工艺中易出现的诸多质量问题与应对措施。
  1中涂漆与金属面漆湿碰喷涂工艺流程简述
  套色皮卡车型主要的涂装工艺如下:
  前处理电泳 → 喷底涂胶与密封胶 → 喷套色部位中涂漆(见图1)
  2 中涂漆与金属漆湿碰湿喷涂工艺中的常见质量缺陷与应对措施
  2.1 痱子
  套色部位产生痱子,主要是因为中涂漆为实色漆,为保证中涂漆有较好的流平性能,稀释剂一般采用慢干型,在中涂层的大量稀释剂未挥发前,就喷涂金属套色面漆,而金属套色面漆的稀释剂则为快干型,金属漆喷涂后,表层稀释剂快速挥发,形成一层金属面漆封闭漆膜。而在中涂烘干过程中,中涂漆的大量稀释快速挥发,稀释剂蒸气冲破封闭的金属面漆漆膜,从而在套色部位产生整面痱子,严重是也产生针孔。该缺陷在喷漆室无空调设施的条件下,早晚温差或季节转换温差较大的情况下最易产生。主要的应对措施有如下两种:
  (1)套色部位中涂漆的稀释剂采用快干型,为不影响中涂漆的流平性,套色金属面漆的粘度调至(12.5~14)S(涂-4杯 25℃~28℃),金属漆分两道喷涂,且第一遍重喷,第二遍盖底,以利中涂层流平。
  (2)改变套色部位的喷涂顺序:即先喷涂套色部位中涂漆第一遍 → 喷涂主色部位的外表面与内腔中涂漆第一遍 → 喷涂套色部位中涂漆第二遍 → 喷涂主色部位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中涂漆第二遍 → 中涂层表干(5~7min) → 喷涂套色位金属漆,按此种喷涂顺序操作,既可保证了套色部位的中涂层的最长表干与流平时间,又杜绝产生痱子或针孔。
  2.2渗色
  产生渗色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涂漆表干慢,在流平过程中改变了金属粉的平铺排列形式,而形成渗透色的“假相”,此原因如中涂层使用了快干型稀释剂,则可避免此问题;二是因主色面漆的遮盖力差,油漆颜料粒子易浮动,如我厂使用的VS520印地安红金属面漆,为提高面漆遮蔽力,中涂层使用了与之颜色相近的中涂漆VS520中涂红,在湿膜上目视无渗色现象,但中涂烘干后套色部位明显泛红,并与保险杠及其它颜色的车的套色部位有明显色差。针对此问题,我们套色部位喷涂了VS520中涂灰,即主色部位的中涂漆与面漆配套喷涂,而套色部位面套色面漆配套喷涂,此现象得以解决。
  2.3肥边
  为提高油漆的利用率,绝大多数汽车厂都把静电喷枪作为主要的喷涂工具,但在静电喷涂过程中,最易形成肥边缺陷,而在中涂漆与金属面漆湿碰湿喷涂工艺中,车身脚踏板边沿、车门边缘、翼子板下檐等复杂部位,又易厚喷,极易产生肥边缺陷,严重时会在整个喷涂表面边沿产生气泡,面漆后需补漆或回炉处理。在解决此问题过程中,我们曾采取改变喷涂手法、换用空气喷枪喷涂等措施,但均不能杜绝肥边缺陷。针对此缺陷,我们在喷涂第一遍中涂漆前,先用宽度为15mm的美纹胶带将脚踏板边沿、车门边缘、翼子板下檐等易产生肥边的部位遮蔽,然后喷涂第一遍中涂漆,再撕下遮蔽的美纹胶带,再喷涂第二遍中涂漆,最后针对遮蔽后有虚喷涂的部位进行点喷,肥边缺陷得到杜绝。
  2.4分色线不平齐
  在套色遮蔽操作中,全为人工作业,除了员工要有较高的遮蔽技巧外,遮蔽材料的选用成为分色线是否平齐的关键所在。在验证过程中,我们试用了3M 218直线胶带、2214拐弯胶带、4734直线胶带等分色胶带,经多台车的验证,我们选用了4734直线胶带,其优势有二:一是薄,只有0.03mm,可防止分色线处积漆,撕胶带时分色线不齐、分色阶差等缺陷;二是不易变形,在遮蔽操作过程中,其它胶带拉直线时易变形,导致分色线呈波浪形,而4734直线胶带抗拉性强,不易变形,遮蔽线条目视可达直尺画线效果。
  2.5杂漆
  因喷涂主色前,进行了套色遮蔽,套色遮蔽均为人工作业,喷涂主色面漆时,遮蔽不严的部位易主色漆雾被污染,从而形成杂漆,面漆烘干后,因杂漆在罩光层内,需补漆才能消除此缺陷。故我们在下遮蔽后增加了擦杂漆工序。虽然套色部位已烘干,擦杂漆时选用溶剂擦拭仍会破坏套色部位的金属漆涂层,形成擦拭印痕。通过实验各种溶剂,最后我们选用了99.5%的工业酒精作为擦拭溶剂,这样既保证了不擦伤套色部位的金属漆涂层,又保证了酒精的快速挥发。
  2.6面漆重喷后的分色漆面“阶差”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流挂、环境污染等引起的面漆重喷现象是不可避免,特别是在手工喷涂工艺更为常见。无论是重喷套色部位,还是主色部位,均需重新分色。为降低漆料成本,减少分色线处的漆膜阶差,重新分色后的被遮面不需罩光,可用3M 4737高温直线胶带进行分色,即喷涂完重喷面的主色漆,表干后直接喷涂罩光漆,最后去遮蔽部位的美纹胶带与牛皮纸,而分色的4737高温胶带随喷涂件一起进炉烘烤,出炉后再撕下胶带,即可避免阶差缺陷。
  3成果
  3.1面漆质量缺陷PPH值
  面漆质量缺陷PPH值统计见表1:
  表1
  时 间 面漆质量PPH值(百台质量缺陷数) 对 比
  改进前 63 下降了21
  改进后 42
  
  3.2主要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措施,套色部位的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效益见表2:
  表2
  项 目 节约金额 / 元·台-1
  能耗 1.9
  修补漆辅料 2.12
  工时 5.56
  合计 9.58
  
  
  参考文献
  [1] 邓亚平,朱玉萍,王海燕.“湿碰湿”技术在皮卡车涂装中的推广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9,(5).
  [2] 张学敏,郑化,魏铭.涂料与涂装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雷育玲(1978-),女,四川广安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南海汽车厂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汽车涂装工艺。
其他文献
文章分析了钻孔灌注桩特点,并结合施工经验,阐述了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技术控制要点。
<正>~~
期刊
综述了世界及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指出提升现有多晶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并降低其成本是当前光伏电能领域的主要课题。为了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竞争,薄膜型光
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整车的行驶动力学模型,模型包括加速判断模块、加速行驶模块、匀速行驶模块和输入模块,输入模块以节气门开度为参数。仿真结果与汽车实际运行相符合。
中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变化,是社会科学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是中国改革的现实经历,也是改革进程中具有主导性的意识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风险控制的R/M集成供应链优化问题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R/M(remanufacturing/manufacturing)集成供应链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量化方法研究,建立一套
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剖宫产术中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产后出血量及因产后出血而行子宫切除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孕
为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聊城市建立了地下水观测井水位遥测系统。该系统的建设为聊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最为全面、及时、准确的数据基础和支持平台,达到
应用再生核空间理论,构造新的再生核k(p,q),建立了一类波动方程的解与再生核空间的关系,证明了此类波动方程的解空间为再生核空间H^1[0,+∞)。
【正】 后勤服务工作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基础和保障。它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系到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