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广岛之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广岛之恋》作为一部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通过叙事语言的时空交错的表现手法来折射战争的可怕与忘却的重要性。本文从故事主题的多义性——记忆与忘却,分析了《广岛之恋》所蕴涵的现代主义电影特点。
  关键词:广岛之恋;记忆;忘却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1
  1959年,法国电影无疑是世界电影的大赢家。在这个法国新浪潮时期,西方电影深受法国“新小说派”和“左岸派”、“作家电影”艺术风格的影响,而导演阿仑·雷乃也成为了“左岸派”的领军人物。他用电影与文学相互穿插,使得影片在结构上既有文学气息,又能在叙事上凸显创意,并通过对现实与心理交错剖析,加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这正是该影片凸显创作者独特风格所在。他凭借由法国新小说派大将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的《广岛之恋》这部电影成为“作家电影”的代表人物,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法国梅里爱奖,1979年又被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科学学院评为“法国十大佳片”之一。《广岛之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文学与电影相结合,对电影形式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广岛之恋》采用时空交错的现代派电影手法,透过一位法国女演员在外遇期间回忆起来的象征性的悲剧爱情故事来折射战争的可怕与忘却的重要性。在影片开头,法国女演员与日本男子有过一段关于“忘却”的对话:男子说:“你在广岛什么也没有看见。”女的说:“我看见了,我什么都看见了。”而画面上陆续展现广岛医院、博物馆、和平广场等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后留下的照片和实物。男的还说“你没有记忆力”,女的说“我有记忆力”,“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广岛”。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忘却”是“必然的”。
  二战时,在内韦尔与一名年轻德国士兵初恋的悲剧曾经让她痛不欲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已逐渐“忘却”了,但在广岛,她所看到的战争悲剧,以及与日本男子的短暂恋情,使她慢慢记忆起了过去。“他慢慢地在我身边冷了,他可是死得真慢呐……他死的时刻我真的想不起了,因为,不仅在当时,就在后来,在后来我也只能说,只能说在那尸首和我的身体之间,我实在找不到有任何的区别了,只能在那尸首和我的身体之间找到相似的地方、协调的地方——那是我的初恋。”她对眼前的日本男人说,“14年过去了,这双手怎么样也忘了,而那种痛苦我也只记得一点点了。虽然今晚我记起来了,”她说,“可是之后我一定又会忘了,全忘了,因为明天的这个时候我就要跟你相隔几千公里了。”他抱着她:“再过几年,我会忘记你的,另外一些像这样的事情,由于那日久成性的习惯,还会发生的。我会把你当遗忘的旧恋一样,记起了你,我会怪自己健忘又想起这些事情,我早就明白……”女演员对她初恋的悲剧究竟该“记忆”还是该“忘却”?要振作精神向前看,去创造新的生活,然而对刻骨铭心的初恋的“忘却”确又很难的。法国女演员的回忆虽然痛苦,但是将内心的痛苦倾诉和释放出来,正是为了放弃。
  女演员自始至终都在重复的一句话就是“你看我把你忘了”。 而当她遇到了这个日本男人,她再一次陷入疯狂的边缘,她到底该接受还是该避免再一次忘却。她试图通过在广岛找的新的爱情去遗忘掉那段早已深深烙在心上的阴影与痛苦。然而在一番挣扎和斗争之后,她又陷入更深的悲痛之中。她爱这个男人,也渴望得到他的爱,并想以此来怀念她曾经所经历的痛苦与快乐,或者用理性来使自己保持清醒。拒绝记忆就是忘却,而忘却则是背叛,那么再一次陷入疯狂岂不更是对两个男人(已逝的德国兵与自己的丈夫)精神与肉体的双重背叛?广岛的原子弹爆炸纪念馆一再提醒人们,忘却意味着背叛,意味着历史的重演。
  《广岛之恋》从影片的主题说来,无论是“爱情与反战”还是关于“记忆与忘却”,影评者都不能给出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论,各种理解都无法将影片的主题诠释得淋漓尽致,其人其事的风味与魅力,正是来自于欣赏者的不断发掘和了解的过程。也许这正是影片的价值所在。正如导演雷乃所说,“整部影片是建立在矛盾基础之上的,包括必然的、可怕的遗忘的矛盾,一个在集体的、巨大的悲剧的背景上出现的个人的辛酸而渺小的命运之间的矛盾。”
  而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影片一反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而是依据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流动来支配时空的变化。女演员的心理意识,画面在现实、回忆、梦幻、错觉、想象,还有潜在意识和精神驿动之间跳来跳去,呈现一种复杂交错的状态,这也正好体现了左岸派电影的特点。
  所以说《广岛之恋》为“作家电影”在艺术领域中开拓并引领了“艺术电影”,拓展了电影叙事语言的空间,从而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裴小蕾. 盛筵难再--杜拉斯的回忆与虚构[J].世界文化,2012(02)
  [2]邱钰香. 浅析电影《广岛之恋》的意识流表现手法[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10).
  [3]吴华法,郑薇. 由《广岛之恋》浅谈"左岸派"风格[J].电影评介,2011(17).
其他文献
故事发生在民国年间。作家墨白爷爷的二舅在天津卫塘沽口那儿的百顺梨园当跑堂。谁料,天津卫战事一起,他爷爷的这位二舅胆儿小的像只遭过枪的兔子,懵了头,一口气撒丫子就蹿回了他的老家河间府。嘛一根线头大小的东西也没带回,却装回了一肚子臭芝麻烂谷子七巧八怪涩舌头倒牙根子的稀奇故事来。他说,甭看戏园子是下九流混混的地方却是个出人物的地儿。什么四大青衣、四大花脸、八大锤还真出了不少。啧啧,就是他说的那一些看似不
摘 要: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中部分带有着或多或少的自传性色彩,在1922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中,也具有“卡夫卡式困境”的投影,在这个奇异的艺术家生命消逝背后,也是作者对自身存在问题与人生孤独困境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卡夫卡;饥饿艺术家;艺术与生命;绝路与出路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1  一、
摘 要:早在《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歌咏志”,朱光潜说:“歌本长言”。此时的诗是用来唱的,不长不足以形成高低长短的腔调,后两句作为前两句的补充,是说这种腔调,也要依一定的规则来。这样看来,诗与歌原本就是不分家的,关系密切,诗歌都是用来表达愿望的载体。而现代诗的出现,从有标点,到无标点,到更加自由的長短搭配,更有利于人们感情的抒发,现代诗歌的创作手法便被更
摘 要: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主宰,相当于中国古代的皇帝,掌管着世间的一切,只不过一个神,一个人。他在奥林匹斯山上的最高点,坐在高高的精致的宝座上,俯瞰着世间万物。他是众神之王,世间的主宰,是世间的顶端,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权利和力量。但是他的形象却不是那么完美,他仿佛凡人一样,有着嫉妒,悲伤和爱情,但是他却有许多的情人。本文这次从宙斯一方面形象——好色出发,分析一下其人物形象。  关键词:宙斯;古希腊
项目课题:江西省省党建课题项目,编号:JXGXDJKT.QN-201524,项目负责人:舒展。  摘 要: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各级党组织应从面临的新问题入手,构建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全程教育与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是高校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为了让学生党员能更全面地发展并发挥模范作用,高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
乳牛在圈里磨着牙槽  小草吐着温润的舌头  花儿张开惺忪的睡眼  树木倒长着血脉  成长和更迭  与你的身份相关  与你的形态和心跳类比  你这一生奔跑的孩子  风的发丝  云的秀眉  雾的姐妹  鸟的鸣唱  坦荡的胸怀  宽广的肠胃  酿一坛酒尘缘难消  煮一盞茶清香四溢  有时在冬的花园  看的到秋天后的爱情  凝结的笑容  越来越透明的哭泣  有时候感受到  你犀利的决心和深刻  思想深入地
在兩次剧痛的间隙  两阵风沙间的花香  两块浓云间的蔚蓝  趴着仰着侧着撅着  怎么也不是也不行  熬过今天就是明天  目光如磨钝的钻头  一次次在纸上出演  滑倒与站起的游戏  肉体是昏暗的宇宙  灵魂是深处的雷电  生命不息滚滚向前
摘 要:《自深深处》是奥斯卡·王尔德批判现实的重要作品,作为一位社会上层的艺术家突然被投入监狱,王尔德所受到的落差在文中倾泻而出。除了普通人的真实脆弱和无助之外,凭借自身多年唯美艺术积淀实现了与残酷社会现实的碰撞,激荡起文学史上的独特浪花。  关键词:王尔德;《自深深处》;唯美主义  作者简介:侯卓琪(2000.11-),女,河南省安阳市人,现为安阳市一中高二在校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我知道你來过  在那个清瘦的秋天  你用饱满的爱填满了空荡的苇塘  弥漫的秋风吹着我的经脉  波光潋滟,划出细细的疼  我要用风的速度漫过所有的山川、河流  去追逐你的身影  我要在蒹葭的水岸等你  潇潇秋水  唱一首离歌  那个寻找丹顶鹤的女孩  却从未走远  我知道,你来过  你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我的长发  我也为你摇曳翩舞  芦花轻扬  对你的思念竟如此的悠长  那晶莹的露珠是你的泪水  那淡
摘 要:丹纳在他的著作《艺术哲学》一书中,把艺术的盛衰与社会原因相联系,认为“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认为种族、环境和时代是决定艺术文明状况的三个因素。时代精神是一种诠释艺术史的新视角,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利用丹纳的理论观点分析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可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折射出时代精神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丹纳;时代精神;文化传统  作者简介: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