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重刑犯监禁刑转变之构想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界一般从未成年犯罪整体出发探究犯罪未成年人监禁刑转变,在未成年犯罪趋重化下,忽视了未成年重刑犯这一群体监禁刑转变的特殊性.基于未成年重刑犯自身身份区别于一般犯罪未成年人,目前监禁刑转变制度对于未成年重刑犯缺乏普适性,难以实现监禁刑转变适用于犯罪未成年人的预期效果.本文结合我国未成年重刑犯在监禁刑转变过程中呈现的问题,从未成年监禁刑转变的外在因素、内在制度构建两方面探索我国未成年重刑犯监禁刑的转变方向,以期实现预防、矫正未成年重刑犯的目标.
其他文献
2019年12月27日全国公安科技信息化暨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信息化和大数据建设,公安部党委要切实把科技信息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中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利益诉求表达意愿越发强烈,作为高校的管理者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利益诉求,同时还要解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构成,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创立不仅是无产阶级用以捍卫自身权利的强有力武器,也是无产阶级实现共
刑事期待可能性是人权保障的基础,是公平正义的价值体现,是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化.刑事期待可能性体现了刑事法律的力度与温度,使冰冷的刑法条文因融入情理而具有生命活力;刑
学校是一定区域的文化中心,是文化空间的聚焦点,是文化的集散地,也是生成地,所以,学校领导不仅要学会学校管理,更应懂得感悟建筑艺术中的美育价值。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民办教
期刊
刑法学即刑事实体法,旨在如何进行定罪量刑.我国刑法一般包括两大类,即总论、分论,其中总论又涉及刑法论、犯罪论、刑罚论,而定罪量刑的知识框架、底层逻辑是构成犯罪体系的
刑法任务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问题,属于刑法基础问题.对于我国刑法任务的认识应当立足从生活中“任务”的理解到“刑法任务”的认知的进阶,通过对《刑法》中刑法任务规定的历
最高检在2019年向社会发布的《2018-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 完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制方面提出探索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家庭教育、分级处遇和保护处分制度.本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