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组学习法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学习方法。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关键词】如何分组;如何操作;如何备课;如何上课
采用分组学习法,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个学习、探索、创新、提高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瑞士的一位专家皮亚杰指出:“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有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现在长沙市十五中正在推行“四清”教学模式,即堂堂人人清、日日人人清、周周人人清、月月人人清。有些教师已经被“四清”清昏了头,感到心力憔悴,何不试一试用分组学习法进行“四清”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具体操作。
一、如何分组
我所带的高三理科A班,共54人,其中女生12人。优生相对较多,为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形成你争我赶的良好氛围,故将学生分为五大组:精英1组(年级1--15名),冲击名牌大学;精英2组(年级16--30名),冲击一本;精英3组(年级31--50名),上二本,冲一本;冲刺组(年级51--80名),冲击二本,希望组(年级81--100名)。目标是进入冲刺组,力争上二本。每大组设一组长,每组内两人为一落实小组,轮流做检测小组长,每天教师总结一次,并据此奖惩。每上一个等级加倍奖励。
二、如何操作
严格按计划落实,分时段四级检测。
1 制定整体计划。整体计划确立自己的高考目标,分科分析各科弱点,确立弥补办法,小组互相监督实行。
制定班级整体计划,供学生参考。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到2010年1月底止)目标:全面了解,扎实基础,补好一些缺漏。
第一轮准备高中学科基础知识(到2009年11月22日止,42天)目标:了解基础知识,力争基础题不失分。
第二轮(09、11.23-2010、1.31即寒假结束,63天)目标:通过合理安排各门课的复习时间,读通读透,全面细致扎实的了解所学知识,减少缺漏,减少遗忘。真正做到基础题不丢分。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2月到3月模拟考试前,42天)将各科知识分成几大板块,进行深入复习。目标:明确掌握各知识点,理解知识结构,做题思路清晰。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3月下旬到5月上旬,49天)。目标: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提高综合能力。继续抓基础,全面加深,熟练掌握专题练习,随时补知识缺漏,对学科间的综合能力运用有逐步提高。模拟考试3次,考一次提高一步。
第四阶段冲刺阶段(5月9日到6月6日,29天)。目标:整理知识,整理思路,调整心态,作好准备。做到身体健康、头脑清醒、心态平和、准备充分、信心十足。
2 写下心底誓言,确立班级誓言为“尽力而为只是懦弱者退缩的漂亮借口,竭尽全力方是勇敢者无悔的不懈追求”。
3 制订日计划落实表。从早晨起床到每个小时要完成的任务具体安排到计划表中,在这个环节中落实是关键。为了保证实现小目标,我设计了四级检测方案,即自我四级检测、小组检测、家长检测、教师检测。
注:每天第9节考试科目,当天不再布置作业,所以晚自习必须交齐作业,力保23:30睡觉。日日清的形式要依据学科特点,不拘形式,注重实效。
三、如何备课
1 备学生:作业情况,考试情况,各题得分情况,普遍错误,典型错误,还可能出现什么错误,由此决定上课重点难点。原有知识、原有经验、学生情感状态、多数学生的需要、学生建构上的困难是教师备课重点之一。
2 备方法:
作为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数法准备是核心。注意四个“吻合”:
教学方法优越的标准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吻合,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与学生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相吻合,与教师知识水平、特长相吻合。
3 备层次:教学过程往往十分复杂。教师必须考虑三个问题:
多数学生怎么互教互学?优秀小组加什么题目?怎样帮“吃不了”的学习小组消化?
4 备过关:巩同应用是教学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学习小组,互考互测,教师指导到位是成败的关键。
四、如何上课
配合“四清”与分组学习法,上课具体程序为:揭示课堂教学目标(1分钟)--自学前指导(2分钟)——学生小组自学质疑讨论(10分钟)—教师解疑(10分钟)——当堂独立训练(12分钟)—小组互查,当堂过关(10分钟)。
“小组自学质疑讨论”要力争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应对小组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这一环节,注意练习的形式要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只注意检查纠正学生练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充分利用学习小组落实当堂知识要点即“当堂过关”。当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不是教条。要求教师淡化结构意识,采用时,不死搬硬套,一切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出发,顺乎学情、顺乎自然,讲究实效,灵活进行。
五、注意问题
1 要激发小组热情,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目标,做哪些题目都有明确的要求。
2 要指导先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么练习,注意些什么。第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广泛调查,尤其要摸清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中的疑难问题。
3 要有组织有计划,避免随意性、盲目性、走过场。
六、好处几何
1 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获得更多的知识;
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信息搜寻提取分析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活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师生和谐互助、自为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
以上做法仅个人愚见,不妥之处敬请行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如何分组;如何操作;如何备课;如何上课
采用分组学习法,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个学习、探索、创新、提高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瑞士的一位专家皮亚杰指出:“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有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现在长沙市十五中正在推行“四清”教学模式,即堂堂人人清、日日人人清、周周人人清、月月人人清。有些教师已经被“四清”清昏了头,感到心力憔悴,何不试一试用分组学习法进行“四清”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具体操作。
一、如何分组
我所带的高三理科A班,共54人,其中女生12人。优生相对较多,为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形成你争我赶的良好氛围,故将学生分为五大组:精英1组(年级1--15名),冲击名牌大学;精英2组(年级16--30名),冲击一本;精英3组(年级31--50名),上二本,冲一本;冲刺组(年级51--80名),冲击二本,希望组(年级81--100名)。目标是进入冲刺组,力争上二本。每大组设一组长,每组内两人为一落实小组,轮流做检测小组长,每天教师总结一次,并据此奖惩。每上一个等级加倍奖励。
二、如何操作
严格按计划落实,分时段四级检测。
1 制定整体计划。整体计划确立自己的高考目标,分科分析各科弱点,确立弥补办法,小组互相监督实行。
制定班级整体计划,供学生参考。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到2010年1月底止)目标:全面了解,扎实基础,补好一些缺漏。
第一轮准备高中学科基础知识(到2009年11月22日止,42天)目标:了解基础知识,力争基础题不失分。
第二轮(09、11.23-2010、1.31即寒假结束,63天)目标:通过合理安排各门课的复习时间,读通读透,全面细致扎实的了解所学知识,减少缺漏,减少遗忘。真正做到基础题不丢分。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2月到3月模拟考试前,42天)将各科知识分成几大板块,进行深入复习。目标:明确掌握各知识点,理解知识结构,做题思路清晰。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3月下旬到5月上旬,49天)。目标: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提高综合能力。继续抓基础,全面加深,熟练掌握专题练习,随时补知识缺漏,对学科间的综合能力运用有逐步提高。模拟考试3次,考一次提高一步。
第四阶段冲刺阶段(5月9日到6月6日,29天)。目标:整理知识,整理思路,调整心态,作好准备。做到身体健康、头脑清醒、心态平和、准备充分、信心十足。
2 写下心底誓言,确立班级誓言为“尽力而为只是懦弱者退缩的漂亮借口,竭尽全力方是勇敢者无悔的不懈追求”。
3 制订日计划落实表。从早晨起床到每个小时要完成的任务具体安排到计划表中,在这个环节中落实是关键。为了保证实现小目标,我设计了四级检测方案,即自我四级检测、小组检测、家长检测、教师检测。
注:每天第9节考试科目,当天不再布置作业,所以晚自习必须交齐作业,力保23:30睡觉。日日清的形式要依据学科特点,不拘形式,注重实效。
三、如何备课
1 备学生:作业情况,考试情况,各题得分情况,普遍错误,典型错误,还可能出现什么错误,由此决定上课重点难点。原有知识、原有经验、学生情感状态、多数学生的需要、学生建构上的困难是教师备课重点之一。
2 备方法:
作为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数法准备是核心。注意四个“吻合”:
教学方法优越的标准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吻合,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与学生心理特点、知识水平相吻合,与教师知识水平、特长相吻合。
3 备层次:教学过程往往十分复杂。教师必须考虑三个问题:
多数学生怎么互教互学?优秀小组加什么题目?怎样帮“吃不了”的学习小组消化?
4 备过关:巩同应用是教学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学习小组,互考互测,教师指导到位是成败的关键。
四、如何上课
配合“四清”与分组学习法,上课具体程序为:揭示课堂教学目标(1分钟)--自学前指导(2分钟)——学生小组自学质疑讨论(10分钟)—教师解疑(10分钟)——当堂独立训练(12分钟)—小组互查,当堂过关(10分钟)。
“小组自学质疑讨论”要力争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应对小组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这一环节,注意练习的形式要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只注意检查纠正学生练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充分利用学习小组落实当堂知识要点即“当堂过关”。当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不是教条。要求教师淡化结构意识,采用时,不死搬硬套,一切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出发,顺乎学情、顺乎自然,讲究实效,灵活进行。
五、注意问题
1 要激发小组热情,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目标,做哪些题目都有明确的要求。
2 要指导先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么练习,注意些什么。第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广泛调查,尤其要摸清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中的疑难问题。
3 要有组织有计划,避免随意性、盲目性、走过场。
六、好处几何
1 有利于学生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获得更多的知识;
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信息搜寻提取分析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活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师生和谐互助、自为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
以上做法仅个人愚见,不妥之处敬请行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