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乡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每周体育健身活动频数现状
  不同年龄段居民每周体育健身活动3次以上所占该年龄段人数比例通过数据处理。可以看出:男性居民36-45岁组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低于25-35岁组和46-55岁组;而女性居民随年龄增长,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在逐渐增加。
  2每次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现状
  城乡居民每次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在31分钟以上的25~35岁组男性居民占男性群体的占5.1%、36~45岁组占9.1%、46~55岁组占15.5%;而女性居民则分别占9.1%、7.2%和12.8%。城乡居民随着健身活动时间的延长,各年龄组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则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除此之外,城市46-55岁组居民,投入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高于其他两组和乡镇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农村与城市人群在一次健身活动持续的时间上有明显的差异,健身时间在半小时以下的情况城市高于农村,为10.23%和6.30%;在半小时及以上的情况也是城市高于农村,为63.41%和40.02% ;而健身时间在1小时及以上的情况却相反,农村高于城市,为34.36%与26.40%。对这一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后,我们发现了城乡人群之间在闲暇时间上各不相同,总体上农村人群的闲暇时间要多于城市人群,他们有相对多一些的空余时间,因此在进行健身活动时,时间比较充裕。城市人群的工作和生活相对紧张,特别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工作上的骨干力量,闲暇时间少,用于健身锻炼的时间就更少,迫使他们采用与他们自身情况相适应的形式和时间去进行锻炼,以保障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为社会、家庭和自身服务。
  2 体育健身后的情感体验现状
  总体上有57.81%的城乡居民体育锻炼后感到心情愉快,有21.5%感到自我满足。说明大多数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后有良好的身心体验,这为今后继续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根据1997年我国规定的体育人口基本标准(即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每次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具有与自身体质和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或中等以上负荷强度者)。目前沈阳城乡居民体育人口25~35岁年龄段占14.2%、36~45岁占16.3%、46-55岁占28.3%。这与《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2003年12月28日提供的数据25~35岁年龄段占14.4%、36~45岁占12.8%、46-55岁占15.3%的体育人口相比较,分别低于0.2%和高于3.5%和高于13% 。说明沈阳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较高。通过数据处理可以看出:沈阳体育人口年龄结构与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两端高、中间低“马鞍型”略有区别。
  3.体育健身活动选择的场地现状
  25-35岁男性居民有50%选择免费运动场(馆),女性有37.5%和25%选择公园和小区空地;36~45岁男性居民有25%选择街道路边、18%选择庭院、23%选择公园、20%选择小区空地,女性有26.9%选择街道路边、27.6%选择公园;46-55岁男性居民有29.2%选择庭院、25%选择公园,女性有36.4%选择庭院和小区空地、33.2%选择公园。可见沈阳居民主要选择的是免费运动场(馆)、庭院、公园、街头巷尾、小区空地、江河湖畔等非正规性体育场所。体育健身需要一定的场所才能进行,城乡人群在健身时所选择的场所有较大的差异。城市健身者选择的场所依次为公园38.61%、空地24.12%、一般体育场馆23.90%、收费体育场馆10.25%、居室8.40%和公路街道0.53% ,而农村健身者选择的场所依次为空地48.35%、公路街道35.75%、公园32.34%、居室31.75%、及一般体育场馆14.51%。从空地、公路街道、居室三项比例来看,农村高于城市,反映出农村的健身设施建设要落后于城市,农村的居住面积要大于城市。从选择体育场馆进行健身锻炼的比例看,城市远高于农村,特别是收费体育场馆更是如此,这也同样反映出农村的健身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现状。
  4体育健身活动选择的形式现状
  通过调查:25~35岁男性居民有55.7%选择与朋友一起的形式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女性居民有65.7%选择与朋友一起的形式、有32.3%选择与家人一起的形式活动;36~ 45岁男性居民有72.37%、女性有68.7%主要选择与家人一起的形式活动;46~55岁男性居民有50%选择以个人独立的形式活动;女性有55.6%选择与家人一起的形式活动,说明城乡居民的性别、年龄不同,选择体育健身活动的形式不同。
  5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体育器材情况
  在对居民家庭所拥有的体育器材的调查中邮局同样可以看出,居民家庭的体育器材址分缺乏。有1~2件的占了46.49%,3~5件的占了30.42%.5件以上的仅占了6.83%,而没有体育器材的家庭就占了16.27%。从家庭体育器材的价值来看,家庭购买的体育器材在90元以内的占了49.21%,100~200元之间的占了l9.96%,250元以上的占了10.24%,没有体育器材的家庭占了18.33%。在调查中,许多家庭认为购买体育器材是一种高消费,认为没有必要,对体育消费仍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器材单调且数量偏少、体育消费意识的滞后势必给家庭的健身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 6居民到经营性体育场馆进行消费的承受能力方面的调查
  在一年里,没有到过体育场馆进行消费的人占了50.06%,有49.94%的人去过。普通收入的家庭只能偶尔去观看一次比赛,参加俱乐部的健身活动更是寥寥无几。在对普通居民去经营性体育、娱乐场馆能够承受多大的消费的调查中,1~5元的占了30.12%,5~ 10元的占了52.2l% ,10~20元的占了19.11% ,20元以上的为0.81%。应该说,消费在5元以内的范围在普通居民的眼里是能够承受的,5~l0元部分人能够承受,但3元以下商家经营者是无利可图的,l0元以上普通居民又难以接受。因而,经营性场馆的每次消费最好在3元左右,不宜超过1O元,无论是从商机上还是变通百姓的承受能力上都是较为适宜的。   3.2.3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现状
  居民的体育消费结构是丰富多彩的,但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存在有个体差异,城乡居民之间也存在有差异,城市居民在体育健身器械和观看体育比赛等精神娱乐方面的消费高于乡镇居民,而乡镇居民在运动服装和实物消费方面则高于城市居民。总体上城乡居民每年体育消费在200元以上的占93.29%,说明沈阳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较高。
  3.2.4 居民休闲时间的活动内容安排现状
  总体上25-35岁男性居民的休闲时间内容安排是聊天、读书、看报;女性居民是逛商场、聊天;36~45岁男性居民是看电视、打麻将、聊天;女性居民是看电视、做家务、逛商场;46-55岁男性居民是看电视、做家务、读书、看报;女性居民是做家务、看电视、打麻将。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城乡居民年龄、性别不同,选择体育健身的项目不同。此外,居民随年龄增长,选择的体育项目有激烈、对抗性强逐渐向对抗性小、休闲、娱乐、保健养生的体育项目过渡的发展的趋势。
  4.1.2从选择体育场馆进行健身锻炼的比例看,城市远高于农村,特别是收费体育场馆更是如此,这也同样反映出农村的健身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现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调查的样本来看,在收费体育场馆中进行锻炼的农村人群为零,这一方面是由于所调查的健身者,经济收入较城市低,一般不会把钱投向需要支出的健身项目上,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缺乏高档次的收费体育场馆有关。但有两点更为值得关注,一是体育健身的消费观念,它是形成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二是农村体育消费的经营主体没有很好的培育。
  4.1.3体育职能部门在农村对全民健身运动的舆论宣传工作不够深入,且缺乏力度,致使广大农民没有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加上农民自我健身意识薄弱,成为影响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在农村广泛开展的一个根本原因
  4.1.4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压力、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人们间的竞争加剧,特别是在城市,人们的各种压力最终表现为精神的压力,使得有些人无暇顾及自身的健康,没有相应的时间进行健身锻炼,从而使体质下降、抵抗力下降,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社会和媒体应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使广大民众自觉地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4.2建议
  4.2 .1充分发挥媒体的职能作用。加大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力度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多种舆论工具,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对体育健身活动和重要性的认识,积极组织举办国际级和国家级的大型体育竞赛活动,使居民接受体育的精神激励、感受体育审美的愉悦,营造全民体育健身的氛围,培养居民树立正确的终身体。
  4.2.2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及体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出本地区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各系统、各部门也应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意见;积极引进具有体育专业知识技能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社区或其他单位从事全民体育健身组织和管理工作,改变社区或单位体育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少、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水平低、体育健身活动率低的被动局面,促进沈阳城乡居民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4.2.3 充分发挥县、乡镇基层组织的体育引导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乡镇居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建立社区、街道、居委会体育健身辅导站,大力推广体育科学健身的知识、技能、方法,提高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技术质量,做好基层体育健身活动工作。积极开展评选体育先进县、体育先进乡镇、体育先进户和体育先进个人活动,推动基层体育健身活动的快速发展。
  4.2.4组织居民开展具有地方特点的体育传统健身、竞赛娱乐活动,顺应沈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发展趋势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大力开发旅游、休闲、娱乐、健身等具有本地区优势的体育项目,丰富乡镇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要,既要满足城乡不同层次居民大众化的体育健身需求,也要满足城乡居民日益高级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健身需求,构建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群众体育服务平台。
  4.2.5调整体育产业结构,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鼓励体育用品生产厂家,调整体育产业结构,生产满足居民需要特别是乡镇居民需要的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器械等体育产品;既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体育有形物化产品,也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体育无形劳务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需求,促进居民体育消费。积极创造沈阳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拓展和繁荣沈阳城乡居民体育消费市场,促进沈阳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全面发展。
  4.2.6目前,我国农村职业劳动条件比较落后,生产效率太低,加上农民负担过重,致使广大农民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健身活动中去,是影响全民健身运动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原因。建议政府在加强全民健身计划宣传工作的同时,注重实效,加大对全民健身的经费投入,多建设一些大众化的、简便、实用性强的体育锻炼场所,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添置一些必要的体育健身器材,促使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到健身的活动中去,从而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4.2.7针对广大农民进行体育健身锻炼缺乏指导这一事实,建议体育职能部门在农村建立健身活动咨询站,同时实行健身指导员制度。为广大农民提供健身的信息咨询和专业的锻炼方法和手段的指导,并在上基础上尽可能多组织些群众性的健身活动,促使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市农村全面、快速、科学地开展下去。
  4.2.8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伴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识在总体上呈现提高的倾向,人们对健身活动的意义也更为清楚。大力发展教育,更好地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对现有的体育教育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和创新是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4.2.9城乡在地域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健身活动的自然环境条件,因此两地人口在健身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这是两地人们开展健身活动时充分利用当地客观条件因时、因地制宜的表现,有关部门应更好地支持当地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形成地方特色。
  4.2.10 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体育发展水平,造成体育健身活动组织形式、场地设施建设、体育社会指导员分布几个方面较大差异。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体育社团,加快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尽快更多地培养农村体育社会指导员,使城乡全民健身活动协调发展。
  2建议:
  统筹城乡体育、各人群体育协调发展。
  2.1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推进体育生活化社区达标进程。将社区体育组织建设、设施建设、健身活动、居民体质测试和健身宣传培训等服务列入《沈阳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试行)》中,采取政府主导、多部门共同推进的方式,分计划、分步骤、分批次地推进社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全覆盖。总结推广东城区创建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区、履行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经验。各区县政府将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以街道和居住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2.2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将农村体育工作纳入全市郊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内的综合服务设施作用,利用好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
  2.3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高水平体育人才。在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设置与优秀民族体育项目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建设全民健身设施,开展以民族优秀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体育竞赛和活动。办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其他文献
(重庆市万州区武陵中心小学404000)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可见,写字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学生有兴趣,才能自觉练字;没有兴趣,就容易写得潦潦草草,敷衍了事。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贯穿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写字课与其它学科相比,确实是比较枯
【摘要】幽默在我们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言语幽默。对言语幽默的运用能让我们在笑声中启迪思想,交流感情。同时,充分理解和欣赏英语会话幽默并学会诠释它对于英语语言学习也至关重要。本文采取以文本为基础的的理论研究,随机从已有的6季《生活大爆炸》中抽取台词作为分析语料,运用语用学理论中的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对典型言语幽默进行分析。  【关键词】言语幽默 合作原则 关联理论 美国情景喜剧  一 概述  情景喜
【摘要】:英语教师长期面临着学困生的困扰,如何帮助学困生转变成了英语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关键词】:英语 教学 学困生 转化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英语学科的学困生总是让老师绞尽脑汁,也让家长们犯愁。在现在的课堂里,几乎每个班级都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学困生”,这种现象在英语学科中特别明显。  英语之所以成为学困科,
一、问题的提出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既要关注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因为,《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重视对过程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做阅读理解时,我经常告诉学生,这个题目你要做对,并不一定要知道它为什么,只要你有了好的语感,一切都迎刃而解.在此,我将浅谈一下我对阅读与语感的浅薄认识.  一、什么是语感?  叶圣淘曾经做过明确的说明,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学习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
摘要:本文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旨在探索第二课堂活动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并试图系统及规范化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从而促进第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熟练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拓展素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设计创作。  关键词:第二课堂活动;第一课堂教学;英语专业教学;重要性;规范化  引言  英语教学过程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被认为是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出現了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氛围、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小学生最为欠缺的,所以,上述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行新课程改革时表现尤为突出。  一、正视问题,探求原因  1.新旧思想碰撞导致的客观阵痛  我们必须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螺旋式前进的过程,传统教育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退,新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风格、教育理念的体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其目的是要为师生的生命成长创设最适宜的土壤和环境。生命成长,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使学校充满民主、平等、关爱、人文和生命的活力。如今,课堂教学改革必然带动的是校园文化的重构。要办有灵魂的学校,就要从课堂教学出发,建构新型的校园文化。  一、基于课堂教学改革,营造育人氛围,用文化塑造生命  好的校园文化是一部好书,它为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一直是中职英语教师长谈不衰的主题,由于中职校的生源限制,当前中职校在教育体系中的较低地位以及硬件方面的限制等各方面因素,使得英语教学过程成为让中职英语教师头疼的问题。本文就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引进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广大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法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英语行为导向教学法英语教学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
在学校管理中,班级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班级管理包括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还包括学生参与管理。其中,主要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班级学生是班主任的服务对象,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显得尤其重要,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管理学生,我们个人认为班级管理应该遵从服务、引领、沟通这三方面原则。  一、管理就是服务原则  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