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大学录取通知书走红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no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各高校2018级录取通知书已经陆续发出,很多经历完高考的学子纷纷开启了“秀”通知书模式。
  比如,清华大学的通知书,是一座手工拼插的微型3D版校门,经过激光雕刻、裁剪、拼插组装等多个步骤纯手工制作而成;浙江农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毛竹为原材料,运用学校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并印刷而成,相关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不仅典雅美观,还有一种穿越回竹简时代的古韵;北京林业大学的通知书更像是一个大礼包,套装包括了录取通知书、入学指南、种子袋(信封)、种子本(便笺)等四个部分;陕西师大依然用毛笔手写新生录取通知书,至今已经坚持了12年,被網友誉为“最值得珍藏的录取通知书”……这些通知书,从设计到制作,从外形到内在意蕴,可谓用心十足,各有各的亮点。(资料来源:凤凰网、澎湃新闻)
  微言大义:无论是之于大学还是新生,录取通知书都是一个具有仪式感的东西。大学在这方面倾注心力,或借此展现大学文化、办学理念,抑或传递对新生的希冀,都是在仪式感上做加法。既能够体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也是大学形象的一种自我营销和构建。
  适用话题:礼物;我的大学;教育的温度……
其他文献
在追求快节奏的今天,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沉浸在手工艺的世界里,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艺,淬炼心性,用“美”回报时光与岁月。他们用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本期,鼹鼠老师要带大家遇见那些默默无闻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人。透过他们,我们会了解到“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了解到他们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态度,沉静而朴实的生活,和纯粹而卓越的工匠精神。  修故宫的人  在故宫文保科技部,这里的人反复谈到的是磨性子。静心
2018年8月8日,网友@small-bee-bee发文表示:2008年去看奥运,在水立方外碰到一位农民工叔叔,他腼腆地走过来问能不能帮他拍照。叔叔是奥运场馆的一线建设者,想在离开北京前留个念,最后留下地址让我把照片寄到他老家。可惜的是地址错误照片退回来了。看到他那自豪的表情,可能这是他值得骄傲一辈子的事。不知道这位叔叔如今在何處,希望他这十年过得平安幸福!也希望叔叔能在网上看到自己的照片。后来网
【中考真题】  《七颗钻石》中的小姑娘一次次让水是善,《明天不封阳台》中的“我”为了鸽子不封阳台是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善,人对自然万物的呵护是善……仁爱的心地、美好的品行涵养化育了我们的心性,似雨露滋润了我们的青春年华。  请以“善,润了华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这道题目属于“有想法,却难说”的文题。“有想法”,是指人人都能够知道“善”且能说出一些行善的事实;“却难说”,是指
十几岁的时候,你可能还期待着菜单上的汉堡、薯片和披萨。不过,一名少年大厨在这个年龄已经用他实验性的精致菜品震惊了整个美食界。  弗里恩·麦克格雷在11岁就开始了厨师生涯,这几年中给批评家和食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私厨有席位限定,一月只一次,所以被称之为“美国最难抢的门票之一”。  10岁的时候,因为嫌弃妈妈做的饭菜,弗里恩决定要自己做饭,他在网上找教程认认真真地研究,亲自去超市买菜,还报了个儿童
世间万物都是立体的,没有完全的黑,亦没有纯粹的白。  ——题记  晚上,我取出一张洁白的A4纸轻轻放在桌上,纯白的纸张没有一丝褶皱,用手轻轻抚过纸面,光滑、平整,在灯光的映照下白得纯粹、耀眼。我小心翼翼地将纸放在桌边,拧开墨水瓶。“啪嗒”,一滴圆滚滚的墨珠一下落在洁白无瑕的纸上,瞬间,纸张纯洁的光芒全被这滴墨掩盖,那滴黑亮亮的墨安然立在白纸中央,打破了纸张原有的洁白。  我懊恼极了,刚想扔掉纸,一
总是痴迷于古典的京剧。原因无他,皆是欢喜那唱念做打,觉得听戏时,一字一句玲珑耳边,彼时,就会有古典之花在心里悄然绽放。  奶奶是正宗的京剧票友。我还在咿呀学语之时,她就暗下决心,要把我带入这精致艳丽的戏曲时光中。破旧的收音机,当年幼小的我竟侧耳倾听,只觉得那音韵和谐动人,连我也不由自主挥动手脚打着拍子。这也许是我与这京剧最初的情缘吧!不知不觉,古典之花就这样悄然在我心中绽放,很稚嫩,但很美丽。  
青春年华里,总有一些文字,能让我们久久端坐在窗前,读它一遍又一遍;总有些音乐,能让我们不停地播放循环,从天黑听到亮天;总有一些感动,时时浮现在脑海,铭记于心田。流转的时光,照一脸沧桑,许多人,许多事,来不及遗忘。我的朋友,我的同窗,我好想捡拾那一片片光阴,来诉与你听……  彩虹每一次的闪动,都传递着感动,不用语言也可以沟通。  还记得吗?那年夏天,初闯初中校园的我们,迎来了第一个校运会,每个人都在
小时候,我的花园里挂满了闪烁的星星。  搬张小板凳坐在门口,快活地撕开糖纸,迫不及待地将糖果塞进嘴里,水果清甜的味道刹那溢满整个口腔。书就摊开放在膝盖上,一本书来回翻上好几次,也来回笑上好几次。看不懂字,从小人的表情动作里也能猜出几分喜怒哀乐。在寒冷的冬天,裹着厚实的羽绒服,搂着小兔玩偶,坐在门口沐浴着冬日里暖暖的阳光。在炎热的夏天,飞奔到奶奶经营的小杂货铺,要一根甜甜的冰棍,奶奶笑着为我撕去包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题记  仲夏,周庄。  人群的嘈杂同船娘疲惫的嗓音混在一起,样式重复的当地服饰挂在橱窗里,鲜有人驻足。我逃也似地躲到当地人家的菜园子后。本想着在周庄发现三毛口中的美,却一直寻而不得。  蹲在墙角,我望向亮堂堂的晴空。  耳边还嗡嗡地有人群喧闹的余音,眼角瞥到面前高墙头的一抹绿意,说来也怪,这树叶仿佛是忽然亮起来的。与这叶子一同亮起来的,还有一声唱腔,透过矮矮的墙袅袅地
这是一位作家朋友给我讲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朋友今年搬入新居后,晚上经常被楼下的电视声和音乐声吵得睡不好觉。有一天她实在忍不住了,便在某一个上午敲开了楼下住户的门。没想到,开门的是一个和蔼、有礼貌的外国老头,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朋友向他表明来意,希望他在晚上10点半以后,能把电视或音响的音量调小一些。老外连连道歉,说他的耳朵不太好,所以總爱把声音开得很大,说着,又转身回到屋里,拿出来一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