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4000多名独龙族同胞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龙江,一个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小乡镇,一个位于中缅边境线上的边远民族山乡,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区,目前4000多名独龙族群众生活于此。
  为了让独龙江早日改变交通闭塞、基础落后、发展迟缓的旧面貌,让4000多名同胞过上幸福生活,生于斯长于斯的独龙族干部高德荣,参加工作38年来,心里永远记挂着贫困群众,多次放弃省城、州府相对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与群众一起坚守在独龙江脱贫发展的第一线,尽自己所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选择了独龙江,就选择了担当
  没去过独龙江的人,不会了解这里的偏远——这个深藏在独龙江河谷的地方,从省会昆明出发到州府六库有近560公里,从六库到贡山县城要在狭窄的沿江公路走240多公里,而从县城到独龙江乡还要在路况更差的简易公路上穿越高山深谷再艰难行进90公里。连这条路都是1999年才修通,而且每年有半年时间因大雪封山而中断。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独龙族同胞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偏远的地理位置、落后的基础条件等因素,这里始终未能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可以说,从独龙江往外走一步,就离繁华和舒适更近一步。本来,高德荣有很多机会到省城、州府工作,可他都放弃了,因为他放不下这份牵挂,他说:“独龙族同胞还没有脱贫,独龙族是祖国56朵花当中的一朵,再不加快脚步同其他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那就是给祖国母亲抹黑。”
  高德荣1954年3月生,1975年7月毕业于怒江州师范学校,并留校参加工作。1979年,年轻的高德荣主动离开州师范,回到家乡偏远的贡山县独龙江乡巴坡完小任教。27年之后的2006年,由乡长到县长,即将升任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高德荣,再一次选择了放弃到条件相对优越的州府工作,主动向组织申请把办公室设在独龙江。
  其实远不止这两次,几十年间,他还有很多机会到省城、州府工作,但他都放弃了。他放不下的是那份对民族、对群众的深深眷念,还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独龙族干部沉甸甸的责任感。他常说:“我们当干部、当领导的能不能走群众路线,首先看对群众有没有割不断的实实在在的感情。”
  老同事、贡山县政协原主席赵学煌说,高德荣幼年家庭贫困,是党和政府以及独龙江的乡亲们养育他长大,又给了他上学读书、参加工作的机会,他与家乡、与独龙族乡亲们那种血肉相连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
  多年来,不管在家乡任教,还是到乡里、县里工作,高德荣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如何让独龙江、让贡山尽快发展起来,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从引领全乡、全县发展大计的使命感,到关怀一家一户群众生活冷暖的人情味,对于高德荣来说,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他从未改变的信念和准则,他始终带着深厚感情、带着政治责任、带着敬畏之心,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坚守在独龙江,就坚守着责任
  每年快到封山和开山季节,高德荣都要驻守雪山,少则一星期,多则一、二个月,与交通部门的同志一道,一铲铲、一锄锄刨开雪堆,为的是让独龙江的开山期长一些,让为独龙族群众运输物资的车辆多走一些,给在独龙江施工的人们多留一些运输材料和物资的时间。
  可为了这个简单的愿望,2007年5月,高德荣差点下不了雪山——他和褚利光、鲁春平一起被突如其来的雪崩掩埋,幸亏在场的交通局装载机手阿塞及时发现,才把他们救了出来。“这样的经历太多了,在独龙江工作你免不了这些危险。”现在谈起那些在独龙江这条路上的历险经历,高德荣在谈笑间已不当一回事,“新隧道开通后,这些危险都将全部消失。”
  老同事、现怒江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稳宜金回忆说:有一年,大雪封山在即,新招聘的16名教师和医务人员必须立即赶赴独龙江工作,时任县长的高德荣叫上稳宜金,亲自护送他们进独龙江。大雪已经覆盖了道路,患重感冒的高德荣坐上第一辆车开路,艰难地行进在雪地里,一路上不知多少次要用手刨开雪寻找路径。整整一天,车队只行进到48公里处,天黑了只好就地露营。第二天一早,高德荣继续在风雪中刨雪探路,他的头发、眉睫都结了冰。第二天,车队冒雪安全抵达独龙江。
  2005年2月,持续暴雪导致贡山全县的电力、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大量民房和农作物、牲畜受损。时任贡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的高德荣及时部署抗灾抢险任务,亲自担任任务最为艰巨的道路抢修组组长,夜以继日奔波在灾区。10多天里,他跑遍了怒江沿岸的20几个村委会。
  2月18日,高德荣带着救灾工作组来到吉束村时,公路被雪崩阻断,为了掌握更远处村组群众的受灾情况,他对大家说:“今天我们走也要走到双拉娃村。”深厚的积雪加上连日的阴雨,道路又湿又滑,冰冷的雪水不断渗入鞋里。3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到达了双拉娃村。一到村口,就看见大约有200多名村民站在路边等待着他们的到来。“很多人都哭了起来,高县长来了,大家都心安了,泪水却忍不住掉了下来。”当时和高德荣一同前往的一位同事回忆说。
  工作在独龙江,就是为4000多名同胞谋幸福
  认识“老县长”的干部群众都说,高德荣是一位办公室坐不住的人,他的“办公室”在田间地头、在施工现场、在百姓的火塘边。
  “老县长养蜂比我养的好,他干什么都喜欢琢磨,你看他的蜂箱制作技艺和摆放都高我们一筹。”巴坡村委会木拉当小组村民木林功是当地有点名气的养蜂人,他家有80多桶蜂箱,虽然蜂箱数量不少,但蜜蜂进洞筑巢比例低,产量不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这也是其他养殖户普遍遇到的情况。
  “最保守计算,平均一箱蜂蜜卖60元,如果一家人养了15箱,蜂蜜就能有近1000元的收入,那也不错了,农民挣一分钱都不容易。”高德荣算了这样一笔账后,4年前就带头养蜂。凡事爱钻研的他,总结了大家的养蜂经验,并留意中蜂生活习性,很快他的蜂箱“存桶”率就达到50%。现在,他每碰到一个中蜂养殖户都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独龙江的草果种植业发展,也是高老县长带头的。”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国雄介绍说。独龙江乡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十分适宜草果生长,草果作为产业发展建设中的主打项目被确定下来。目前,独龙江全乡累计种植草果31000亩。去年,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已有20户,全乡草果收成达到80吨,按每公斤6.6元计算,仅草果一项,全乡农民收入可达48万元。
  2010年1月,省委省政府启动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项目,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总投资约10亿元,实施“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素质提高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六大工程。
  高德荣深知,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独龙族人和独龙江乡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机会终于来了,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带领群众彻底改善独龙江的基础设施,发展可持续的富民产业,从根本上改变独龙族群众的生活状态。
  如今,独龙江畔草果飘香,“蜜”香四溢;国家免费建盖的一幢幢别墅式的农家小院拔地而起,宽敞平整的柏油路通向独龙族各村寨;新修建的从县城通往独龙江乡的公路正在进行隧道项目的工程攻坚,争取今年底或明年初通车,这将彻底结束独龙江乡半年大雪封山的历史;独龙族群众和山外的城里人一样享受起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电视等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多彩……
  (责任编辑:刘文韬)
其他文献
春天,通往兰开夏郡科尼斯顿湖畔的布伦特伍德镇的小路两旁,是野生的大蒜花丛,点缀蕨类的石板墙和开满圆叶风铃草的树林。这些小路,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的第一次到访时只有5岁,再次到来是18岁,当时,年轻的作家把小舟停泊在布伦特伍德,坐在田野里,画下了湖区对面的科尼斯顿大厦的草图。博学的拉斯金不知道,他坐的地方旁边的房子后来成了他的家,他要在里面住30年。  没有实地看过就买下一座花园  如果你沿着
湖上喷泉。湖边建筑上的灯光秀。  年三十,总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张罗一大家子的饮食,一干就是一整天。饭后还要继续收拾残羹剩饭,等到歇下来,也就晚上九十点了。我和妻心疼她,给她打下手,但她总是把我们拦在一边,说,你俩工作一年也就春节能回家待几天,这点活计我乐意做。大概每位母亲都是这样子的吧。听朋友说,她去年在千岛湖旅游时,在游船上预订了年夜饭,父母吃得特别开心,还能看表演。我决定带父母到千岛湖旅游,
对于老一辈的北京人,大北窑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它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安街延长线东端的终点。据《朝阳文史》载:大北窑是金代为构筑中都城而设置的窑场之一,当时称“官窑场”。1949年工业兴起后,便成为了工厂聚集的东郊工业区,厂房连片:北京第一机床厂、北京金属结构厂、北京仪器厂、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开关厂等都在此处。白天,这里机器轰鸣,工人们进进出出,等到了傍晚时分,穿着蓝色中山装的工人们骑车从工厂大门四散开
1吴理人作品《运河杭州市井百态图》。  民俗画看似不起眼,其实是记录历史、道尽民情非常好的载体,是雅俗共赏的纸上风情画。  从小出生、长大在运河边上的中国民俗画家吴理人画过40年前的大运河、20年前的大运河,大运河是吴理人毕生挚爱的“恋人”。这幅以金色为主色调的大型复刻铜雕,9米×2米的长宽几乎占据了整个墙面。“《拱墅自古繁华图》是我为了纪念2014年6月22号大运河申遗成功创作的。” 这幅令他十
说到金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消费平等,孙挺跟我讲到之前的官方报道,说截至2015年底,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58亿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5.05亿人参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3.53亿人参保;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全民,参保率95%以上,像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其它保险的覆盖面也不断扩大。报道还说,正因为有了这些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扶贫成绩显著。  针对这些报道,孙挺的第一个问题是
【全文要旨】  某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组织员工参加北京某旅行社(以下简称旅行社)组织安排的团建,导游为了活跃气氛,在大巴车上组织参游员工进行互动游戏,由于司机急刹车,导致一名员工摔伤。  导游创新服务模式以提升服务质量的服务意识是有的,但导游在提供服务时,应当以安全为基本服务理念,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否则,造成游客受损的,将由旅行社为其导游的过错买单。【基本案情】  受伤员工张先生投诉称:
重庆市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家族式苗寨罗家坨苗寨隐藏在渝东南的武陵山深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罗家坨村。  苗寨外是绵延不绝的武陵山,山隔水绕,村民的生活闭塞孤独。自500多年前罗家坨罗姓始祖罗道蒙由江西入川建寨以来,罗家坨苗寨一直是一个疏离于时代的寨子。早年间,它的疏离是典型性的,典型的农耕生活让寨子的村民可以自给自足;近年来,它的疏离则具有边缘化色彩,路况不佳,信息不畅。  改革开
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不能忘却的:母亲的面孔,城市的面貌。美国记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为何伟)就在他的作品中展开了一幅中国的动态图景,从沿途风景和人文风貌洞察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变迁。回顾何伟的纪实作品,离不开“行走”二字,从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毕业之后,曾单枪匹马走遍了大半个地球,正是这般游历为他的写作积累了不少素材,而此后便开启了他的记者生涯,成为诸如像《华尔街日报》
“有皱纹真美”及其他    英国联合利华多芬香皂的代言人——96岁的英国妇女艾林·辛克莱尔,她将重返青春的老年模特潮流推向了顶点。在她出现的广告海报上使用了这样的广告语“有皱纹真美”。“多芬”选择这个“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女人”为产品形象代言人,迎合了人们心态的转变,皱纹是真实的,也是美丽的。《泰晤士报》为此做出这样的评论:“‘多芬’希望女人更乐于接受自己的真实面孔,而不是重重化妆品包裹出来的幻象
临终关怀是一种人文关怀服务。相较于让病人消极等死,它采取更积极的方式帮助病人面对死亡。  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会带來喜悦和希望,而当其离开时却带走痛苦和绝望。生命绽放时活力四射,凋零时衰残无助。这就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但是,有没有可能让生命的消逝也像其来临时一样美丽呢?对于那些在病痛中苦苦挣扎、行将就木的生命,如何让他们带着安慰和快乐从容而华丽地谢幕呢?临终关怀正是此类问题的答案。临终关怀概念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