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格维利开采时刀间煤柱合理宽度的模拟研究探讨

来源 :同煤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斜沟煤矿煤柱回收率低且开采导致地表下沉的问题,在斜沟煤矿18114旺采工作面实施条带式旺格维利采煤法,利用传统的刀间煤柱宽度的计算方法,采用两种煤柱留设方案,并通过FLAC3D软件研究宽度不同的刀间煤柱塑性区、巷道变形量及围岩应力情况.现场试验表明:每4个刀间小煤柱留设1个刀间大煤柱的开采方法可靠、稳定性较强,保证了安全高效回采,经济效益显著.
其他文献
戚城遗址本体土质为粉质黏土,存在结构松散、强度低、毛细作用强烈及水稳定性差等不利特性,如何改善修复遗址土的性能令人关注.选用糯米浆、石英砂、氧化铝、氟化钙作为外加材料,对戚城遗址粉质黏土进行改良,制备仿遗址土.研究0%、1%、3%、5%、7%、9%糯米浆浓度下仿遗址土的力学性能、显微结构及色差变化.结果 表明:随着糯米浆浓度的增加,土样的强度和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黏聚力呈线性递增趋势;3%浓度糯米浆改良仿遗址土的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内摩擦角最大,显微结构密实;对试样进行色差分析,仿遗址土、3%浓度
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是水体中天然有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的过量输入会造成湖泊、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甚至直接污染饮用水.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有效、绿色环保等特点,适用于环境中CDOM面源污染的控制与治理以及污水处理厂尾水中CDOM的深度净化.研究植物净化过程中CDOM的脱色原理及环境行为,对水环境保护和饮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CDOM在植物根际中的脱色、分布和组成分析,探究植物对CDOM的脱色性能以及CDOM在根际环境的分布特征和组成成分;结合植物根系分泌物和酶提取液的脱色实验,考察根系
电化学氧化技术作为一类最常见的电化学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某些常规净水技术不能或不易解决的水处理难题,在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要求的水处理上具有独特优势,丰富了绿色催化氧化体系,对构建“碳中和”水处理技术模式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近十余年来,电氧化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研究着眼于功能性电极材料的开发、改性和高效反应器的设计,强化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并进一步回收废水中的资源与能源,推动了电氧化水处理技术的进步.系统梳理电氧化水处理技术的原理与研究进展,对电氧化水处理技术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
在环境功能质量提升和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膜法污水处理发展面临高标准和绿色低耗处理的双重挑战.如何突破现有膜技术水通量与污染物去除效率瓶颈,降低膜技术/工艺能耗与碳排放,支撑膜法污水处理技术未来可持续发展,是亟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近年来,膜法污水处理在膜分离过程原理、抗污染膜材料制备、膜工艺创新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逐步向材料设计精准化、膜界面功能化、工艺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围绕高性能膜材料制备、膜技术/工艺的功能拓展、膜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膜工艺绿色低耗发展等4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并对膜法污
本文以同忻矿二盘区8209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数值模拟研究C3-5#煤层底板岩体采动变形,并利用该面的现场实测资料进行互相印证,最终得出该面底板岩体采动变形底板破坏的影响范围,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成果作为该矿井巷道支护和底板水防治工程与措施制定的主要参考依据,也作为该矿井目前安全开采的关键技术参数,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为掌握5-101综放工作面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根据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通过采用FLAC3D数值软件模拟和分析实测钻孔冲洗液漏失量两种手段,综合判定工作面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为166.82~175.40 m,未贯通顶板灰岩含水层,工作面回采期间无突水危险性.
水峪煤业6115综放工作面面临两侧采空及上部9#煤层采空的不利条件,针对其端面煤岩体控制难题,分析了6115工作面端面煤岩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得出厚煤层综放开采强矿压显现条件下的顶板控制技术措施及端面煤岩体合理参数,并实施了矿压观测及支护实践,整个回采期内未发生大范围冒顶事故,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利用NF-HF和NF-HS纳滤膜对煤化工废水二级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重点考察其对Cl与SO42-的分离效果、结垢离子的截留率以及膜抗污染性能,并采用STRO(卷式高压反渗透膜)对纳滤产水进行浓缩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NF-HS相比,NF-HF具有更优的Cl-/SO42-分离效果及钙、镁、硅离子截留效果和抗污染性能;NF-HF对Cl-截留率为3.38% ~6.03%,对SO42-的截留率为91.18%~97.16%;对钙、镁、硅离子的最大截留率分别为90%、80%和40%;连续运行336 h,NF-HF的运
针对色连煤矿2-2上煤层8101“三软”综采工作面的生产实际,本文研究了支架移架速度、刮板输送机和采煤机负荷,确定了支架的移架速度为3.73 m/min,采煤机的最大运行速度为9 m/min,正规循环时间为58 min,并在执行正规循环作业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了“三软”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科学正规循环快速推进法,创造了日进18刀,日产2.52万t的记录,实现了矿井的高产高效发展.
针对矿井掘进施工中业务数据无法和GIS图形数据相结合,不能直观地展示井下施工生产状况及无法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通过建立基于GIS系统的预警模型,提前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进行预警,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为矿山掘进工程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