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是一个民族的脊梁——黄枬森治学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mer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枬森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并把当代中国的辩证唯物主义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黄枬森先生还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是北京大学和哲学界公认的师德模范。在他的身上,不仅浓缩了抗日战争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曲折经历,体现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精神,同时还贯穿着一种科学的治学思想。把握这种治学思想,对于推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和当代中国知识生产的科学发展,定会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期刊界同仁: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代表《北京大学学报》、代表多年来与《江海学刊》携手奋进、友好往来的全国所有学报同仁,热烈祝贺《江海学刊》50周年华诞!
期刊
期刊
鲁迅并不知道“存在主义哲学”,他和西欧哲学中的“存在主义”是毫不相干的。他青年时代曾经一度痴迷尼采,但是那只是他对虚无主义的一种独特的理解,其中甚至包含着和真正的尼采主义相矛盾的内容。尽管如此,如果虚心阅读鲁迅的作品,就会发现他具有“存在主义式的思考”这一事实是毋庸置疑的。文学或者思想并不是在被文学家和哲学家体系化并命名后才形成的。鲁迅的文学和思想是由鲁迅自身所铸就的。就鲁迅而言,其结果就是一种“存在主义的”。
在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北京大学荣获第一名。此次评奖共评选出649项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北大获奖成果总数达59项,高出第二名27项,并且在一、二、三等奖数以及普及奖数方面,均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次贷危机的发生来源于高杠杆的危险、贷款发放人和投资者之间高昂的代理成本、不彻底的资产组合多元化等因素的结合。有人将此次危机的来源归咎于个体的贪婪,较少的人认为是错误的公共补贴、不当监管和市场个体对投资公司推崇的模型的过分乐观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争论暴露了对市场与监管之间关系的意见分歧。任何债务都具有杠杆性;次级债的转售导致了不负责任的贷款和承销,政府担保公司不关心抵押物的价值或借款人的支付能力,从而引起系统性风险;资产组合的多元化和证券化无法避免系统性风险。此种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市场自由应当铭记在心
本文从进入权理论入手,以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T为案例研究地,在自然资源旅游经营权转让背景下,通过对社区、保护区管理局和旅游经营企业三者的获益能力的分析,探讨社区难以参与自然资源旅游经营和利益分配的原因。研究发现,由于集体产权相对于国有产权较弱,同时受到市场和资本的挤压,社区的获益能力逐步被削弱。
期刊
郑注《论语》失传千年,20世纪陆续发现唐抄残卷,至今所得并诸书所引,已可恢复全书之半。本文持郑注《论语》与何晏等《论语集解》对照,探讨郑注之思路,分析《集解》之体例,论述其完全相反的鲜明特点。《集解》以荟萃汉魏训说之形态出现,先儒往往以《集解》为古注,与朱熹新注相对。其实,郑注在《论语》解释中建立他的经学体系,《集解》从《论语》解释中排除经学体系因素,两者背道而驰,较之《集解》与朱注之差距,有过之而无不及。郑注建立的结构,宏伟华丽,美轮美奂,值得品味。《集解》简易平板,本身无显著特色,只有与郑注对照,始见
宋代(960-1279)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它虽然不是中国古代史上国势强盛的阶段,却是造就了辉煌物质文明与精神成就的时期。本期选编了三篇有关宋史研究的文章。就作者而言,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也有学界后起的新人。就内容而言,有偏重政治文化史的议题,也有行政制度史和海外贸易体系方面的研究。文章视角各不相同,有的回应今日学术动态,有的着意于整体性观察,也有的聚焦于特定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