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体会及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认识冲突,激发求知欲,使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发展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物理问题,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广大教师追逐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性教学理论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教学理论,但目前国内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正逐步进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越来越重要。学生进入高中之后,绝大多数都反映物理难学;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尽管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课堂教学是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每节课所处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每节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一些正确的全面的思维定势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使每个学生都更好地发展,讨论和研究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下面我对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谈谈看法。
  一、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利用多媒体演示,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必须用一种易于学生认知的方法,也就是以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方式明释学生所学内容,若所采用的方法不易被学生认知,就是得不到原定的目标。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观是学生不仅要掌握陈述性知识,更要掌握陈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情境创设是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帮助学生同化和顺应知识。例如,学习了静摩擦力后有这样一道题:一个桌子在地面静止不动,一个人用水平力推它,这个桌子不动。那么这个桌子受的静摩擦力和推力此时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当这个人推桌子的力增大时,桌子仍静止不动,那么这个桌子受的静摩擦力和此时推力仍是一对平衡力。这样,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认为静摩擦力是随着推力增大而增大。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物理知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家庭环境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又如在“光的传播”中,先让学生看一些“珠江夜景”、“雨后彩虹”、“黄昏夕阳”、“舞台灯光”等,让学生处于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的环境中,对光的神秘产生求知欲。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方法更有效的方法呢”,等等。
  二、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几乎贯穿了物理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物理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试看这样一道题,一个人用力握一个酒瓶,酒瓶静止不动,当握力增大时,问静摩擦力怎么变?学生受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错误地演绎出静摩擦力也在增大。例如:一些微观方面和宏观方面的实验只能用静态模型观看其结构,其运动过程无法实现。运用计算机能用生动的图形演示其美妙的景象。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过程。另一些有害有危险的实验用计算机模拟,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某些不允许的实验操作上引入仿真实验技术,可以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比如在上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池不能短路,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又如,初中学过欧姆定律公式I=U/R,而到高二时,学习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学生就会感到茫然,认为初中学的欧姆定律公式和高中学的怎么不一样呢?在仿真实验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
  三、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物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物理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探索和解决问题。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有限,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给予学生的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需学习的知识有价值。例如,有这样一道题:质量m=500g的物体,原来速度V1=2m/s,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F=4N的作用,发生位移S=2m。物体末动能是多大?大多数学生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运动加速度,根据公式V22-V12=2as求出物体末速度,再根据公式Ek2=1/2mv22求出物体末动能,这样太烦琐了。而用动能定理FS=1/2mv22-1/2mv12很容易求出末动能。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使学生产生联想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有的方法从教师的角度看是好的,而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选择。特别是对于优秀学生的培养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给他们充分的自学空间,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念。
  总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在不同程度地深刻地影响着教学有效性。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广大教师所追逐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就能使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克服,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所作的研究及尝试,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使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更加深刻具体,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实施。
  参考文献:
  [1]邓文卓.课时“瓶颈”三突破[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09).
  [2]孙传远.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3]何圣德.关于教学目标的再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06).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集团已经成我国经济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不断扩大、成员不断增多、经营范围不断多样化、结构不断复杂等特点使得其
摘 要:合作学习强调完整性和团队精神,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应对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想提升英语教学实效,就必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进而有效发挥英语学科的语言工具性作用。但是就当前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双主协调,全效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文章围绕如何实施“双主模式”谈谈看法。  关键词: 双主模式 地理教学 三维目标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
数学作为一门开发学生智力、塑造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小学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同时对小学
期刊
文章介绍了台风对沿海原油库的危害,主要是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方面,可能造成储油罐、输油管线、电力仪表线路、建筑物等设备设施的损坏,引发储油罐位移或沉船、溢油、生产
现阶段,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如何灵活处理教学教材中的内容,将小学数学教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技能,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当下每个数学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针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