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抗日神剧”演什么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y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风险”的电视剧
  2015年,日本电视台TBS为庆祝建台60周年,连续两夜播出了电视剧《红十字·女人的征召令》,这是日本荧屏上极少见的直接反映中国战场的电视剧。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年前的1995年,为纪念二战结束50周年,由日本NHK和中国CCTV合拍的电视剧《大地之子》。《大地之子》在日本上映时非常轰动,先后在NHK的多个频道重复播出,在台湾上映也引起巨大反响。
  《大地之子》是描写战争孤儿的作品,战争和中国大陆战场只是引出故事的前奏,而《红十字·女人的征召令》,则是直接描写了战争和中国战场,讲述了一个日本女子的南丁格尔式的美好梦想在中国东北被关东军的残暴所粉碎,后来这位日本女子参加了解放军,和中国人一起并肩战斗,甚至参加了朝鲜战争的故事。
  在日趋保守的日本社会,推出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是一种反潮流的行动,是有一定风险的。这就是TBS有意把4小时的片子剪成上下两集,并且破例安排在接连两天放映完的原因,因为极可能会遭到右翼势力抗议。
  反战文艺作品遭批判
  2010年,根据著名作家江户川乱步的短篇小说改编的日本电影《芋虫》在柏林电影节获得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这是一个发生在1940年代的故事,描写一个在中国烧杀掳掠的日本军人须永在战场上负伤,失去了四肢和说话能力,成为“虫子”一般的怪物,但作为“军神”被送回日本,又和妻子时子之间产生矛盾。
  无论从对须永在中国战场上所犯下的战争罪行的揭露,还是对战争对人性扭曲的描写,这部电影都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反战”影片。在德国那样特别重视战争与和平普世价值的地方,能以此题材获奖,说明这部影片在政治上应该是无懈可击的。
  但是《芋虫》仍然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批判,因为在影片中出现的表述是“中日战争”,而不是能为中国人接受的“侵华战争”。
  由此可见,讨论日本的“反战文艺作品”是多么困难。在不少人眼里,日本根本就不存在反战文艺作品,只要日本文艺作品不是在正面批判侵略战争,就会被认为是在“歌颂”侵略战争,两者只能择一,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以喜剧描写战争可行吗
  二战结束之初,日本人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表现,那时候描写战争一般就是指向军部的愚蠢。1950年代末开始摄制的包括《独立愚联队》《独立愚联队西行》在内的“愚联队”系列电影就很典型,它们是为数不多的直接反映中国战场的电影,这个系列以喜剧手法来描绘战争的荒谬和不合理。但这个系列电影的缺憾,是只从日本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带有很多對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偏见,而且喜剧的手法也确实不适合表现那么沉重的话题。
  再往后,就开始谈论普通民众因为战争而遭受的苦难,也开始探讨战争发生的原因,比如1970年代前期,在中国内部放映的《啊,海军》等电影基本如此,整个意识形态基础,还是比较严格地遵循了东京审判之后所形成的历史观。
  从1973年开始的根据五味川纯平的小说《战争和人》改编的三部曲电影“命运序曲”、“爱和悲的山河”和“完结篇”,大概是日本电影史上唯一一部能够满足所有国家反战标准的电影。
  从1931年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直到战败,日本军队在中国大陆进行的战争(日本称之为“十五年战争”)是侵略战争,这已经是日本社会的共识,很少有人能公开直接否认。安倍晋三在纪念终战70周年谈话,也反映了这种共识。
  但是,真要是严格遵守这些共识,又会在票房和收视率上带来问题,不要说右翼会反对,就是一般的日本人,对于批判自己的过去,也多少有点敬而远之。因此,日本的影视作品总是慎之又慎,特别是对中国战场“躲着走”。
  中国受日本军国主义的荼毒最深,而且中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国,没有哪个日本影视公司敢于激怒中国,所以日本的影视剧基本上都绕开中国,因为实在不好掌握尺度。
  因为中日两国价值观不同,在评论某个特定作品是否反战时,两国观众经常会发生冲突。有些问题的确不太好界定,比如作家百田尚树思想上确实属于右翼,但他的小说《永远的零》以及根据这部小说拍摄的电影,是不是有问题并不好说,认为《永远的零》反映了反战主题的人可能更多一些。
  (《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等)
其他文献
沙特组建联军“一石二鸟”  沙特当前的反恐形势相当严峻。“伊斯兰国”已经号召对沙特发动各种袭击,威胁要推翻沙特王国政权,接管麦加圣地。  此外,叙利亚冲突爆发之初,沙特政府纵容了3000多名沙特人加入了所谓的圣战组织。现在,这些经过战场上洗礼的“圣战士”不仅对沙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还对沙特政权的意识形态构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决定组建“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因为它正好能帮助沙特应对这种危险
期刊
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刺激下,中国传统信仰礼俗逐渐被贴上“迷信”的标签。其实,我国民间信仰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力”,传承至今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心理积淀,是中华民族个性文化的集中展现和重要载体。  一种“活着的传统”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民间信仰长期广泛地存在于我国乡土社会,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生活的婚丧嫁娶、禳解治病,到经济生活的风调雨顺、祈求丰收,再到政治生活的出师征伐、争权
期刊
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欧亚大陆是古代世界的世界岛,是众文明汇聚之处,但为什么是欧亚?而不是欧亚非?欧亚非三大洲既然是连在一起的,非洲从位置上看也并不偏僻,为什么非洲文明会长期落后于欧亚的脚步?东非海岸与亚洲的交流不是比欧洲更近些?  内部存在差异与障碍  由于非洲是一个纵向的大陆,并横跨整个热带,使大陆内部的气候差异巨大,且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中部的刚果雨林,都一定程度上成为主要
期刊
诚信破产  罗智强表示,蔡英文的第一大败局,就是诚信破产。“在野”时,蔡英文和民进党把话说得太硬太满,许多承诺、主张过度背离现实,根本不可能执行,造成蔡英文上台后必须不断地转弯,不停地“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唯一不变的是天天变,唯一不弯的是发夹弯”,这几乎是蔡英文执政一年的写照。  报道显示,蔡英文就任周年前夕,民调数据显示,除了“国防”政策外,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所推动的政策,没有一项受到民
期刊
“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关于未来城市布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送审稿)》(下称《总体规划》)提出了新构想。《总体规划》显示,北京未来将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实现城市功能整体优化;其中,“一核”是指东城区、西城区,“一主”是指中心城区(城六区),“一副”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两轴”是中轴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点则为门头沟、房山等10个周边
期刊
离任湖北恩施州巴东县委书记5个多月后,曾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陈行甲通过个人微信公布了自己的去向。  2017年5月6日上午,陈行甲在其微信朋友圈称,“中场修整结束,下半场公益人生开始了。”目前,他已正式开始从事公益事业,在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从事公益社会政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同一天,陈行甲通过其朋友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你好,我的下半场》一文,称当前乡村社会发展中一些难点、痛点,党和政府尽了很大
期刊
82岁的熊玠在中美两国的学界都享有声誉,他的研究与政治息息相关,学术的名望带来了政界的人望,邓小平、卡特、里根、马英九这些名字都与他有过交织。  无须向戴“有色眼镜”的美国人解释  熊玠第一次回到大陆,是在1979年的夏天——那年1月,“台美断交”,中美建交,邓小平率团访美。当时,解放军少将杨斯德邀请已加入美国籍的熊玠来大陆讲学。讲学结束,杨斯德邀请熊玠以美国华侨的身份做政协委员,熊玠说:“老乡,
期刊
霸道蛮横型:谁敢管我,谁能管我,谁能监督我  边飞,曾先后任河北省魏县、永年、大名三地县委书记,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15年6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边飞自认为阅历丰富、资格老,平素作风霸道,说一不二,曾叫嚣“谁敢管我,谁能管我,谁能监督我”!  边飞任大名县委书记后,该县一名副科级干部为调整职务找他“关照”。边飞头几次没有明确表态,只说:“会考虑,但你得懂‘规矩’。”这名
期刊
“巧宦”误事,甚至误国  “巧官”并非新词。明代官员吕坤在任山西巡抚时著书《实政录》,书中将官员按好坏分为八类,其中,排名第七的为“巧宦”。“巧宦”抑或称之为“官油子”、“官痞子”、“混事官”。这类官员实实在在的政事不办,只知粉饰太平,伪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地方上军民的事情毫无作为,唯念念不忘自己的私利;对下颐指气使,对上却奴颜婢膝,极尽讨好之能事。  清人魏源讽刺当时官场风气道:不担责任是成熟稳
期刊
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国务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因病于5月9日在京逝世,享年90岁。18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习近平等七常委及胡锦涛前往送别,香港特首梁振英专程北上前来送别。据了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梁振英参与了香港回归及特区筹备等过程,在钱其琛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以下是李肇星悼念钱其琛全文:  第一次认识和唯一一次玩笑  整整40年前,我(李肇星)第一次见到老钱。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