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例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来源 :中国药物警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北京市收集到疑似注射用奥美拉唑钠ADR/事件报告共162例.将报告中的字段进行规范,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对ADR症状进行提取.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病例报告中患者性别、年龄、ADR累及系统-器官、ADR发生时间、药物配制、给药途径、给药剂量、联合用药、ADR严重程度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老年患者ADR病例报告数较高,共有82例,占50.62%.注射用奥美拉唑钠ADR/事件主要表现为皮疹、转氨酶升高、瘙痒、寒战等,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2.18%)、全身性损害(14.37%)占比较高,且多于输液开始或用药初期出现;肝胆系统损害占比为13.79%,多于用药数天后发生.病例报告中存在多例用药不合理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论 临床应加强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用药管理,对用药过程严密监测,减少ADR发生.生产企业应及时修订和完善药品说明书安全性信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05-5p(miR-205-5p)靶向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为乳腺癌(MC)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对MCF-7进行培养,miR-205-5p转染mimic-NC及miR-205-5p mimic以验证miR-205-5p与eIF4E靶向关系,同时将培养好的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MCF-7细胞)、mimic-NC组、pcDNA组、miR-205-5p mimic组、miR-205-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老年患者用药现状及对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在我市5家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NVAF老年患者4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人口统计学资料,随访记录患者连续使用1个月以上的药物;比较2组间人口统计学资料差异,评价抗栓及多重用药(≥5种用药)治疗现状,采用Logistic分析多重用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482例患者中,250例(51.87%)治疗合理,58例(
目的 通过考察经小叶榕干浸膏给药后,小鼠单次给药毒性的病理学、血液学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小叶榕干浸膏的半数致死量(LD50)或最大耐受量(MTD),以评价小叶榕干浸膏的安全性.方法 LD50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不同剂量进行灌胃给药,观察7 d后小鼠的一般情况和肉眼观察脏器形态学变化;MTD实验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不同药物、不同剂量进行3次灌胃给药.观察统计14 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病理学变化、血液学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LD50实验无小鼠死亡情况,无法确定小叶榕干浸膏的LD50值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是国内批准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药物,在目前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也被多版指南列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于已经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产妇,在哺乳期将面临抗病毒药物选择的问题.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文献,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药代动力学、真实世界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在乳汁和乳儿体内的浓度、对乳儿的影响,以及一部分婴幼儿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证据,对服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哺乳期女性的乳儿安全性进行阐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是对哺乳期女性乳儿安全性较高的一种抗病毒药物,该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备受关注.大树移植成为其中焦点,是城市园林施工中的重点内容,其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美化效果及社会效益的体现具有深刻的影响.文章重点论述了城市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的运用要点,针对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提出科学的参考意见.
目的 探索药物警戒在妊娠期药物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概述不同国家和地区药物警戒的发展情况,分析妊娠人群一般用药特征,根据妊娠期用药安全特点讨论相应规则和实例,针对现状提出完善妊娠期药物警戒的建议.结果 妊娠人群在孕期内使用药物较普遍,而其生理及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药物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建议通过建立妊娠期药物警戒系统、健全数据体系和加强全球范围内交流协作来探索妊娠期药物警戒的应用.
目的 在科属分类下,对有毒中药材的毒性成分、不良反应、毒性相关因素等进行探讨,为探寻科属间共性、个性减毒机制以及临床安全、合理、精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结合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探讨中药材科属与毒性关系.结果 同科属的中药材毒性、减毒机制存在共性,研究整个科属的减毒机制可从共有毒性成分出发,有的放矢.中药材毒性还与炮制、用法、用量、配伍、机体阴阳平衡状态密切相关.结论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质量控制方法可从科属间对有毒中药材的毒性部位、毒性成分以及“量-
为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广西勘察行业近年来进行了一场深刻的信息化变革,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勘察作业逐步规范化,勘察市场价格实现理性回归,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变得更加高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产品持续迭代更新及服务企业等有待改进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这场信息化进程的过程和广西工程勘察信息化及质量监管系统的底层架构和工作模式,分别从企业和政府监管的角度提出了勘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供同行参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以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也由此带动了我国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要发展就需要有资金,而传统的融资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型建设项目所需的资金要求,为了不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为了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国家相继出台了各种工程运作模式,如BOT模式、EPC模式、BT模式、PPP模式等,每种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都不尽相同.文章将依据扬州空港新城影视文旅产业基地片区开发建设PPP项目,对其PP
河道与湖泊作为现代化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污染问题日渐凸显.水生态环境问题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因此河湖水环境生态治理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文章就水环境生态治理在河湖工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了城市河湖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市河湖水环境生态治理的特点与价值,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