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X1对低氧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来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研究表明急进海拔4000 m以上高原低氧地区脑水肿发生率明显增加,小胶质细胞极化介导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反应过程,NOD样受体家族X1(NOD-like receptor family X1,NLRX1)蛋白是一种炎症反应的负性调控因子;目前,低氧及NLRX1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尚不清楚.目的 分析低氧对小胶质细胞极化和NLRX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LRX1是否参与了小胶质细胞极化.方法 将小鼠小胶质细胞BV-2按处理条件分为3组:对照组(21%O2,5%CO2,37℃),实验组(1%O2,5%CO2,37℃处理6 h、12 h、24 h、48 h),M1型极化阳性对照组(LPS 1μg/mL处理24 h).干扰NLRX1基因的BV-2细胞分为3组:BV-2 sh-Control常氧组(21%O2,5%CO2,37℃),BV-2 sh-Control低氧组(1%O2,5%CO237℃处理6 h、24 h、48 h),BV-2 sh-NLRX1组(1%O2,5%CO237℃处理6 h、24 h、48 h).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胶质细胞极化分型;RT-PCR分析TNF-α、IL-6、IL-1β、IL-10及TGF-β的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测定NLRX1蛋白水平.结果 低氧培养及LPS处理可见细胞突起变多变短,阿米巴样形态细胞增多;细胞活力在低氧2 h和6 h组增加,而在低氧12 h、24 h、48 h及LPS组降低(F=459.1,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氧培养48 h后,CD11b++CD86+M1型小胶质细胞百分比下降,CD11b++CD86++CD206+M1和M2混合型细胞百分比升高,CD11b++CD206+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均无明显变化;随低氧时间延长,促炎因子TNF-α、IL-6、IL-1β基因的mRNA水平逐渐降低(P<0.05)并在24 h达到最低,而抗炎因子IL-10基因的mRNA水平升高(F=11.38,P<0.05);NLRX1蛋白水平随低氧时间延长而升高;与sh-Control常氧组相比,sh-Control低氧组IL-1βmRNA水平下降(P<0.05),IL-10 mRNA水平低氧处理6 h和48 h均上升;与sh-Control低氧组相比,sh-NLRX1组低氧处理后IL-1βmRNA水平在24 h和48 h下降(P<0.05),IL-10 mRNA水平低氧处理后均下降(P<0.05).结论 低氧可上调NLRX1蛋白水平并减少小胶质细胞M1型极化,该过程可能通过NLRX1下调抗炎因子介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火针疗法治疗阳虚型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阳虚型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热敏灸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入组后4周、入组后8周的GAG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组后经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76.7%,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两组患者入组后第8周,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68.3%,优于对照组的48.3%(P0.05
消化性溃疡具有病因繁多、反复发作的特点,为国内外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而中医药在提高溃疡愈合率、减少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优势.现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现代中医药从不同辨证角度、不同治疗方式和不同的实验研究层次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旨在进一步加深对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认识,为后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背景 神经根封闭术在脊柱外科应用广泛,现存的各种术前定位、导航技术均有不足之处.目的 探讨新型椎间孔穿刺路径靶向器结合乳胶定位板在经椎间孔腰骶神经根封闭术前定位中的应用,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9例.2019年7月之前使用乳胶定位板定位穿刺方法的病例作为A组,男2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1.26±10.99)岁;2019年8月以后使用新型椎间孔穿刺路径靶向器结合乳胶定位板进行穿刺的病例作为B组,男26例,
临床上多采用化疗方式治疗乳腺癌,然而化疗药物存在一定毒副作用,且长期治疗疗效欠佳.因此,从天然药物中寻求治疗乳腺癌的活性成分是现今研究的热点.生姜是芳香植物,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调料,在我国广泛栽培.大量研究发现,生姜中的活性成分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抗乳腺癌作用.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生姜抗乳腺癌作用机制进行概述,以期为生姜抗乳腺癌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目的:探析多种中医外治法防治新冠肺炎所引发的公众心理问题的作用机理,为调节公众不良情绪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搜索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当前新冠肺炎疫期公众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及其危害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西医研究进展,分别探讨穴位按摩、耳穴贴压、五行音乐疗法、传统健身气功、中药足浴、芳香疗法等六种中医外治法调节不良情绪的作用机理,从而进一步推导出中医外治法运用于新冠肺炎疫期心理调适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中医外治法调节情志疗效确切,能从不同角度有效改善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保障疫期
背景 既往研究发现监测和评估医务人员脑疲劳状态对工作任务中持续保持良好工作绩效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针对医务人员脑疲劳状态的评估和研究缺乏生理性指标.近红外光成像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作为一种无创、便携且操作简单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可实时监测前额叶区血氧饱和度,可能为识别和评估脑疲劳状态提供依据.目的 应用NIRS检测不同疲劳程度医务人员逻辑运算任务期间前额叶皮质血氧反应变化.方法 2016年2-3月随机抽取某医院74名医务工作者,其中男性22例(29.73%)
背景 公务员久坐、生活不规律且活动量少,易产生很多健康问题.目的 分析某市公务员人群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为心脑血管早期预防、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以河北省辛集市2019年4726名公务员健康体检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颈动脉血管异常的影响因素.颈动脉血管异常(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硬化或阻塞)由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结果 共计纳入4726人,男性2149人,女性2577人,中位年龄43(22~59)岁.检出颈动脉血管异常2645人,检出率55.97%.其中颈动脉血管中膜增厚/斑块形
背景 角膜疾病是常见的可逆性致盲疾病,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角膜盲的主要方法,是目前成功率最高的移植手术,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LKP)、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DLKP)和角膜内皮移植术(endothelia keratoplasty,EKP).随着角膜移植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显微手术精密性的增加,成分角膜移植手术方式逐渐代替
背景 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全球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已经超过800万.辅助生殖技术存在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着子代近期和远期的健康.目的 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对小鼠胎盘功能基因表达及胎儿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自然妊娠小鼠囊胚移植入自然交配假孕鼠(NC组,n=8)及超促排卵后假孕鼠(COH组,n=8)子宫内,以消除控制性超促排卵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胚胎培养等的影响,单独研究子宫内环境对胎盘功能基因及胎儿体质量的影响,并于妊娠18.5 d取胎鼠及胎盘称重,采用q-PCR技术检测胎盘生长
背景 胃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肿瘤,由于缺乏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多数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因此,亟需探索更加有效的预测和治疗靶点以改善胃癌患者的病情.目的 探讨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CCAT2(long non-coding RNA CCAT2,lncRNA CCAT2)对胃癌细胞糖酵解水平以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siRNA敲低胃癌细胞系BGC-823、HGC-27内lncRNA CCAT2的表达水平,酶标比色法检测乳酸、ATP、丙酮酸含量以及葡萄糖摄取速度,Western blot检测糖酵解相关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