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桂管之行的心路历程与文学创作

来源 :芒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商隐于大中元年(公元846年)三月至大中二年(公元847年)二月赴岭南入桂管观察使(治所桂州,今桂林市)郑亚幕府,任支使兼掌书记.这一时期,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一方面他渴望通过此次入幕施展才华、求取功名,改变自己久滞长安、潦倒落拓的景况,另一方面又因投身蛮荒、远离亲友而怅惘伤感,由此激起他内心无可排遣的冲突和焦虑,在淡淡的喜悦和深沉的忧惧中结束了这一行程.李商隐在桂林任职不足一年,诗作凡76首,文章103篇,显示出他杰出的文学才华.
其他文献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是一部对人类的悲剧命运进行探索的作品,同时也是哈代唯一一部不是以乡村而是以市镇为背景的小说,但是卡斯特桥的原型仍
《古今和歌集》共收录了约1100首和歌,其中以咏唱“梅花”为主题的和歌就有32首,约占和歌总数的3%。可见“梅花”自从成为审美对象后,就从未离开过日本文人墨客的视野,被审美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人文精神对后世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人文价值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总结先秦时期儒家优秀的人文传统,对培育国民人文精神势必产生积极影响.
《孟子》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整个儒家思想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和意义,追求的是属于人的生活方式和提高人的品质.《孟子》的主要内容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同时
学位
《中庸》继承了儒家的思想内容,并在人性、道德、政治等方面将孔子思想进行了升华,对现代社会的道德修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The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文化是一把能够打开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这两扇大门的关键钥匙,一个民族的延续实质上就是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传承。随着大批量的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起来,据有关部门统计,其在规模上已经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财经类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非工科类专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期,同时也是道教转变的关键期,道教在日渐繁荣的同时趋向世俗化,这在唐代小说中多有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唐代小说集《河东记》中神仙形象的“人性化”、仙
晏几道(约1038—1110),北宋词人,临川人,存《小山词》,其词多是小令,工于言情,词风哀婉缠绵,大量个人体验的融入,使其词品远超花间以来的一般艳词。晏几道的一生富有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