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中鹅膏毒肽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ear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检测蘑菇中鹅膏毒肽(Amanitin,AMA)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方法:通过EDC/NHS在α-鹅膏毒肽的羧基位置引入6-氨基己酸得到半抗原,并进一步与不同的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和包被原.之后,利用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基于所获得的抗体,并通过对包被原和抗体工作浓度、包被条件、封闭条件、酶标二抗工作浓度和孵育时间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蘑菇中鹅膏毒肽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最后对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添加回收率、批内及批间变异等参数进行了评价.结果:合成的半抗原分子量为1033.12,经MALDI-TOF鉴定免疫原的偶联比约为10.03.基于杂交瘤技术制备、筛选出鼠单克隆抗体13H4的IC50为1.91μg/L.基于所获得单克隆抗体,所建立蘑菇中鹅膏毒肽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检出限为0.88μg/kg,添加回收率为85.66%~113.05%,批内变异系数为5.35%~9.54%,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ic-ELISA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较高、性能稳定,为突发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毒原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提高总酚和黄酮保存率为目的,探究药桑葡萄发酵工艺并研究药桑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与结合胆酸盐能力.以药桑和葡萄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接种量、温度、时间、原料质量比)结合响应面试验来确定药桑葡萄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并通过三种抗氧化体系(DPPH·、ABTS+·、·OH)来评价药桑葡萄酒的抗氧化活性,不同浓度的药桑葡萄酒与甘氨胆酸盐和牛磺胆酸盐的结合能力来评价药桑葡萄酒体外降血脂效果.结果表明,药桑葡萄发酵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接种量0.3%、主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26℃、葡萄药桑原料质量比是1:3.该工艺发
茯砖茶在加工过程中会“发花”,产生金黄色颗粒,而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发花”的关键微生物,对茶的品质起关键作用.冠突散囊菌发酵可促进茶叶内含成分转化,改善产品香气滋味,且产生多种活性代谢物,具有抑菌、降血糖、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等功效,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微生物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冠突散囊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丰富的酶系,多样的活性代谢物,安全性,以及在茶叶、谷豆类及中药材深加工等领域发酵应用的物质和生物活性变化等内容,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帮助.
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乳粉中22种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方法.乳粉样品以水溶解,通过乙腈提取,以氯化钠盐析后,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在5~500 ng/mL范围内,22种邻苯二甲酸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在1.0~5.0μg/kg范围,定量限在3.0~15.0μg/kg范围.在奶粉基质中3个加标水平下邻苯二甲酸酯的平均回收率在82.4%~111.4%之间,平行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
建立了测定调味酱中85种酸性合成色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高通量筛查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C18净化后,用水进行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5种酸性合成色素在10~10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8.08~885.2μg/kg,定量限为26.94~2950.7μg/kg.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70.2%~116.5%,RSD为0.1%~15.0%.测定了市售的番茄酱、辣椒酱等50批次样品,在2批次样品中筛
植物源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多糖等,因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特性在功能性和保健食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糖、多酚类物质通过氢键、疏水键等非共价键与蛋白质、脂质等物质在植物组织中紧密结合.如何利用绿色高效的方法从植物组织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已成为食品行业的研究热点.亚临界水不仅与有机溶剂溶解生物活性物质的能力接近,能削弱多糖、多酚与其他物质间的紧密结合,而且具有无毒、无污染、无溶剂残留的特点,可广泛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本文介绍了亚临界水提取技术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其中重点综述了亚临界水提取植物源生物活性物质的效果
目的:制备高效且特异性好的阪崎克罗诺杆菌抗体及其免疫磁珠,建立免疫富集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检测奶粉中的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方法.方法:制备阪崎克罗诺杆菌混菌抗体及其免疫磁珠,对免疫磁珠分别在纯培养及奶粉基质中的捕获率进行研究,利用MALDI-TOF MS对不同奶粉基质中不同杂菌污染条件下的检测样本进行鉴定并验证免疫
为研究电生功能水联合超声波清洗对马铃薯净菜中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对采用不同切割方式的马铃薯净菜进行腐霉利、甲拌磷、百菌清和毒死蜱混合模拟污染,通过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检测,得到酸性电生功能水(AcEW)-超声波清洗处理对马铃薯净菜中4种农药残留的去除率,探讨不同清洗液、样液比、超声波功率与清洗时间对农药残留去除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净菜的适宜清洗液为AcEW;不同料液比条件下农药残留去除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波功率和清洗时间对农药残留
本研究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为壁材,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为芯材,利用KGM在乙醇体系下吸水微溶胀的特性制备载PC的KGM微粒,为PC结肠靶向递送提供新的技术思路.实验利用KGM吸附溶于乙醇水溶液中的PC这一方法来制备KGM/PC微粒,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优化KGM/PC微粒的制备工艺,通过粒径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微粒的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了该微粒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KGM能成功包封PC,且PC的负载率受KGM及PC添加
目的:优选表面活性剂辅助超声提取柿叶总黄酮工艺.方法:以柿叶为材料,总黄酮得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对指标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设计-双响应面法优选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70%、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分数0.6%、液料比22:1 mL/g、超声温度30℃和超声时间7.3 min,此时柿叶总黄酮得率的实际值为(103.63±0.10)mg/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5.35%±0.12%).
为促进低值大米深加工综合利用及满足市场对营养方便速食粥的需求,本研究特开发研制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方便粥.本实验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研究碎米、大豆蛋白粉、藜麦、黑豆、燕麦、黑米6种原料的不同配比对方便粥感官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方便粥主要混合原料最优配方为碎米粉50%、大豆蛋白粉14%、藜麦粉20%、燕麦粉5%、黑豆粉5%、黑米粉6%.该混料配方制作的方便粥糊化度为97.48%、复水率为488.36%、吸水性为493.89%、感官评分为91.14分,方便粥蛋白质含量为15.37%,膳食纤维含量为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