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与硅的相互作用过程理论研究

来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超短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是开展超短激光加工等工程应用的基础。首先引入电子激发项、双光子吸收、俄歇复合项等改进双温,使其较准确地适应于飞秒激光与半导体硅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然后,分析了热损伤效应和"非热"损伤效应的影响。最后,开展了双脉冲飞秒激光与硅的相互过程研究,并分析了电子密度、晶格温度对于损伤积累效应的影响。理论模型得到单脉冲激光损伤阈值为0.25 J/cm2,此时主要表现为热损伤;当入射能量密度大于0.53 J/cm2时,主要表现为"非热"损伤。双脉冲激光作用表明,脉冲间隔不大于100 ns(激光重频10 MHz)表现出明显的热积累效应,并显著降低损伤阈值。此时,第一个脉冲造成的电子密度升高(≤1026/m3)对损伤的贡献较小;而第一个脉冲引起的晶格温升将导致极高的电子激发以及晶格温升(≥800 K),对损伤起主要贡献作用。该研究对于激光微加工、激光防护等领域具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对乌兰煤矿永久避难硐室供电系统进行研究,设计了双电源供电系统,使井下电源与地面钻孔电源可在5 s内实现自动切换。通过分析
针对长波红外高光谱系统背景辐射强以及信噪比低的特点,设计了能有效抑制背景辐射的长波红外精细分光光谱成像系统。利用杂散辐射分析软件,对系统进行了背景辐射分析,包括全
压缩军事经济促进军工转民用——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趋势佟福全在战后至80年代中期前的40年时间里,美国经济曾出现增长较快、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较大、国家宏观调节力度加强等一系
<正>身着举办地民族特色服装拍摄一张"全家福",是历次APEC会议亮点之一,此次的北京APEC也不例外。11月10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参加北京APEC的各成员经济体
血源紧缺和病毒污染问题推动了血液代用品的研究,以血红蛋白为代表的红细胞代用品成为研究的重点。为克服血红蛋白直接使用的毒副作用,各种修饰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包括
综述了桩径800mm,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5000kN的大吨位基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的要点及其评判依据。
针对补连塔选煤厂煤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降低原煤的原生煤泥量、对原生煤泥进行超前处理、降低次生煤泥产生量、降低煤泥在洗选系统的循环时间、对煤泥进行分选提质、优化
近几年来,内蒙古电网已经建设成为以500kV为主网架的超高压电网。500kV变电站的不断增加,使变电检修维护工作面临着检修人员短缺、工作量增大和检修维护成本增高等诸多问题。
从冷热源方案实际出发,建立了通用的AHP模型,按初投资、运行费用、维护管理、环境影响、热力管网和热用户等指标,对适合天津陈塘科技商务区热力工程的5种空调冷热源方案应用Matl
为抑制非视距传播造成的定位误差,提出一种基于对各基站TOA测量结果进行NLOS判别的误差抑制算法。与传统基于TOA统计信息的NLOS抑制不同,算法直接利用移动台多天线接收数据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