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岁的时候,乔布斯辍学去了印度,因为他对佛教深感兴趣,而他对未来,全部的规划只是“我爱电子仪器,并乐于把它作为一生的事业”。
二十岁的时候,曹操被猪油蒙了心,拿着把菜刀就想诛杀汉贼,对未来的规划只是“我得快跑,别让董卓抓着我”。
二十岁的时候,汪精卫行刺摄政王失败,自己还极为不服地一直念叨着“饮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他对未来的规划是“哎呀,也不知道是不是明儿问斩?”
……
抱歉,我实在无法举出一个自青年时期起就对未来有着伟大规划的人。毕竟,二十岁的时候,胡适在他的留学日记里满篇写的都是“今天打了一天麻将,好后悔啊”。伟大的亚伯拉罕·林肯,我也可以百分之一百地肯定,在二十岁的大多数晚上,他所规划的都是“今天早点睡吧,明天早起,还得搬砖……”。
我想,就是让农民的儿子林肯用IBM公司可以模拟核爆的超级电脑Blue Waters把他的一生所有的要素都重新拟合一遍,在他的这份规划里也不会算到当时负债1100美元巨款的自己,日后能成为和国父华盛顿齐名的伟人。所以,或许,伟人之所以伟大,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规划,而是他们的心中有所坚持,有着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心中应有的狂热与梦想。
曹操,即使在流亡途中,想的也是什么时候才能再拉起一票人东山再起,兴讨汉贼,震慑诸侯,这样,才有日后他处于万人之上时的一句感慨:“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胡适或许整日沉溺于麻将不能自持,但他作为庚子赔款官费生出国的时候,想得更多的一定是去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为当时的中国注入新的血液,这样,才有他日后引领新文化运动,宣扬科学民主,挥斥方遒的豪迈与潇洒。
林肯先生二十岁时开始热衷参选地方议员,尽管屡战屡败,但以此为乐。
乔老爷子一辈子谁也不服,一点心灵鸡汤都不喝,但如同修道士一般的精神狂热还是能把周围人都一同点燃。
……
二十岁的人生,缺的不是规划,而是对一项事业真正的热爱。
二十岁的时候,曹操被猪油蒙了心,拿着把菜刀就想诛杀汉贼,对未来的规划只是“我得快跑,别让董卓抓着我”。
二十岁的时候,汪精卫行刺摄政王失败,自己还极为不服地一直念叨着“饮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他对未来的规划是“哎呀,也不知道是不是明儿问斩?”
……
抱歉,我实在无法举出一个自青年时期起就对未来有着伟大规划的人。毕竟,二十岁的时候,胡适在他的留学日记里满篇写的都是“今天打了一天麻将,好后悔啊”。伟大的亚伯拉罕·林肯,我也可以百分之一百地肯定,在二十岁的大多数晚上,他所规划的都是“今天早点睡吧,明天早起,还得搬砖……”。
我想,就是让农民的儿子林肯用IBM公司可以模拟核爆的超级电脑Blue Waters把他的一生所有的要素都重新拟合一遍,在他的这份规划里也不会算到当时负债1100美元巨款的自己,日后能成为和国父华盛顿齐名的伟人。所以,或许,伟人之所以伟大,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规划,而是他们的心中有所坚持,有着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心中应有的狂热与梦想。
曹操,即使在流亡途中,想的也是什么时候才能再拉起一票人东山再起,兴讨汉贼,震慑诸侯,这样,才有日后他处于万人之上时的一句感慨:“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胡适或许整日沉溺于麻将不能自持,但他作为庚子赔款官费生出国的时候,想得更多的一定是去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为当时的中国注入新的血液,这样,才有他日后引领新文化运动,宣扬科学民主,挥斥方遒的豪迈与潇洒。
林肯先生二十岁时开始热衷参选地方议员,尽管屡战屡败,但以此为乐。
乔老爷子一辈子谁也不服,一点心灵鸡汤都不喝,但如同修道士一般的精神狂热还是能把周围人都一同点燃。
……
二十岁的人生,缺的不是规划,而是对一项事业真正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