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科学的机遇: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来源 :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amor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图1),以表彰他们“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美籍日裔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因为“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研究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奖金;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因为“发现了从原子尺度到行星尺度物理系统中的无序和涨落的相互作用”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一半奖金.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复杂性科学领域,既说明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获得学术界的重视,同时也为复杂系统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其他文献
针对云环境下数据安全共享过程中访问策略的更新以及加解密运算面临的高计算开销问题,提出一种灵活的、符合安全规则的细粒度存储方案ACSBPA.基于代理重加密进行算法改进,对多权限云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共享,重加密阶段通过减少双线性映射实现对性能需求的优化;结合改进的属性加密算法,在减少双线性运算的基础上融入基于属性的访问策略,实现粒度细化、具有安全性的访问控制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在重加密阶段不涉及双线性映射,降低了第三方云服务器计算开销,在加解密阶段降低了用户的计算性能需求.与其他方案相比,本文方案
危险滑面的确定与安全系数计算是岩土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经典问题,搜索效率与稳定性系数精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边坡稳定的准确把握与工程决策.首先基于边坡数值模拟计算的应力场,对经典的狼群算法进行改进,采用Python语言编程实现了一种新滑面搜索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搜索方法易陷入局部极限值的缺点,并且可以搜索非圆弧滑面.然后借助一个经典算例和一个工程算例,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狼群滑面搜索算法能够轻松高效地得到边坡的最危险滑移面和最小安全系数,潜在滑面与工程推测的滑弧非常接近,相较于传统
随着电力物联网的设备种类越来越多,运行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为确保设备的安全可信运行,本文考虑到电力物联网云边端协同的架构,提出了一种设备持续高效批量可信认证机制.该机制采用一棵非平衡哈希树存储设备度量信息,用一个多链和哈希表结构快速寻找树达到存储上限时的待替换节点.该机制存储了设备的多版本度量信息,可以对设备进行持续性的可信度量认证,在认证时采用了一种高效的稀疏哈希树多值认证方法,实现了设备度量信息的批量认证.本文实现了系统原型.实验结果表明,多值认证在认证所需信息的生成和验证占用空间大小方面比单值认证更优
为研究再生沥青混凝土的黏弹特性,制作了RAP掺量分别为10%、20%、30%、40%的马歇尔试件,并对不同掺量的再生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和蠕变试验,分析了不同RAP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蠕变特性的影响.选择3种常见的黏弹性本构模型,利用Origin绘图软件将模型方程与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最优本构模型,并研究其和参数不同荷载强度与不同RAP掺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参数固体模型相对于其他两种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黏弹特性.研究成果可为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数值计算依据.
采用有限元法构建了一种较为综合的重力坝-地基-库水系统地震响应分析模型.其中,采用黏弹性边界模拟无限坝基,采用等效荷载法实现地震动输入;采用声学单元及无反射边界条件模拟坝-库动力相互作用.以第十五届国际大坝数值分析标准算例研讨会主题A中的Pine Flat重力坝为例研究了该模型的计算精度.以黄登混凝土重力坝12号挡水坝段为分析对象,考虑不同地基尺寸、地基辐射阻尼和库水可压缩性这些因素,分析该重力坝-地基-库水系统地震响应的变化规律.通过与无质量地基及附加质量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无质量地基模
河床地形是影响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的重要因素.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坝基倾向下游及河床中部存在凸起的某在建面板堆石坝进行研究,得出存在该地形的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坝基倾向下游地形会扩大坝体向下游位移区域、增大向下游位移数值并使最大沉降位置向下游偏移;同时会使面板靠近趾板附近产生拉应力;河床中部凸起地形会将坝体位移分布规律在此处分为对称的两个区域,且凸起附近坝体应力等值线较密集,应力数值较大.面板在凸起两侧轴向位移相反,该处面板出现拉应力的同时,垂直缝张开,对止水系统不利.
为探究升温过程中混凝土与钢筋因膨胀变形差异产生的热应力,利用原位补偿法测出混凝土组成材料在30~300℃区间内的相关力学参数,基于Mori-Tanaka法推出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导出理论热应力值.并且通过实测钢筋的约束应变得到钢筋混凝土梁在温度梯度下的热应力.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砂浆和石灰石的线膨胀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而弹性模量、泊松比反之;超过100℃后,梁内混凝土受到钢筋施加的拉应力,且拉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00℃时,热应力达144 MPa.其导致的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及相关材料力学
地铁车站多建于交通繁忙地段,地铁车站基坑的建设受到多因素的耦合作用.为研究耦合作用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建立行车荷载与地铁基坑开挖工序影响下的道路-新建基坑-既有基坑有限元模型,并对新建基坑及既有基坑坑底、地连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行车荷载会引起土体应力重分布,应力主要分布在新建基坑附近;行车荷载与不同开挖工序主要对新建地连墙中上部有较大影响;新建基坑第一层土体开挖对既有基坑坑底变形影响较大;支护结构的设立可以有效减少基坑开挖对周边土体变形的影响.
采用紧密堆积理论对高性能灌浆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了设计,研究并优化了紧密堆积理论的分布模数n.将10~120目连续级配的石英砂和沙漠砂作为灌浆料的细骨料,利用Andreasen方程与Dinger-Funk方程进行骨料级配优化设计,使得灌浆材料结构内部达到一种较为致密的状态,降低了内部孔隙率,提高了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发现:当分布模数n=0.37时,经Dinger-Funk方程优化后水泥基灌浆材料的颗粒级配更加合理,抗压强度表现更优.
磷石膏中富含磷、氟等有害物质,如迁移到周边环境中,可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故需要寻求经济可行的方法固定磷石膏中的有害物质.本文选择膨润土与沸石两种强吸附性材料,开展磷、氟污染物吸附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磷石膏污染物最大量释放条件时对应的磷石膏与去离子水的最佳固液比为1:70,最佳振荡时长为120 min.同种条件下,膨润土对磷、氟污染物的吸附效果更好.磷石膏与膨润土按照质量比19:1混合,然后再按照固液比1:10与去离子水混合振荡,发现膨润土可显著降低磷石膏中磷、氟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