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研究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z1970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倡导以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研究,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109-01
  
  1 高中化学教学的新课程背景
   我国正在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正逐步的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在新课堂的背景下,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往的注重课程的“学术性”到注重课程的“社会性”,学习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所学知识能和实际相联系,也即具有实用性;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中心应向学生转移,把学生的当做教学的主体,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教学理念中。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现象,这样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更谈不上对化学知识的深入掌握和探究,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到现实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成了学校和老师关注的首要问题。
  2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现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学设计者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综合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各种教学活动,对教学进程进行安排和规划,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的系统化安排,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就是在分析教学中各种要素和资源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1注重校外实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但不是唯一的场所,并且,要达到化学教学的目标,仅仅是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通过校外的实践作为辅助,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閱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校外实践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这样的实践包括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参观宣传等,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带学生到自来水厂参观,了解自来水消毒的过程;在“地球日”等纪念日时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等,通过广播、报刊、户外宣传等方式,宣传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污染的方法等。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强调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查阅资料”、“集体阅读”等接受式学习,“小组讨论”等探究式学习,“趣味小实验”等体验式学习。此外,高中化学教学应该以教材为载体,积极开发和利用新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资源、图书资源等,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把静态的实验现象动态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
  2.2强调以人为本,深化课程的教育功能
   目前,很多高中的化学教学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重教轻学,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课堂上老师在不停地将枯燥和难懂的化学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记录繁重的笔记;实验课上,老师将实验的简单原理介绍给学生,学生简单操作后得到实验现象,很难深刻理解实验的深入意义。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讨论式或者问题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出疑惑,大家讨论得出结论,老师充当辅助者或者引导者的角色;实验课上也是如此,老师只需将试验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介绍清楚,而主体的操作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在试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此,高中的化学教学才可以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化学知识,并在是实验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2.3培养学科意识,揭示化学规律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不能单纯提留在教授学生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理论的基础上,而应该注重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培养其化学意识,以有利益构建化学知识体系。高中化学的学科思想、研究方法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在学习抽象的化学知识时,老师应该结合相应的模型和方法带领学生去感悟各种化学的知识和概念,如在学习化合物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构建学习思路,形成对化合物相关知识的理论体系。
   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室建立学科意识、揭示化学规律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强调实验的重要性,但是在目前的化学教学中,存在轻视实验的现象,很多老师只是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观察,有些甚至没有开设实验课,更不用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应该精心研究实验,在试验中发现并探索学问,发现化学规律,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解决实验问题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揭示化学规律。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教学设计涉及的内容众多,本文仅就其中几个方面做了探究性的分析,希望对现实中的化学教学设计起到积极地作用,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向着合理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大学.基于新课程的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方向[J] 化学教学 2006,(06)
  [2]沈生奇.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9,(05)?
  [3]朱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 2009,(07)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課程教学,教材和课程理念已有了全新的改变,但是在具体的课堂实施环节,教师有没有真的跳出“题海”,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特别是习题教学,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亮丽舞台,怎样改变传统习题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在习题教学中体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物理 习题教学 情感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
摘 要:环境教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环境保护事业与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拓展了教育领域,而且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1992年11月,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教委联合在苏州召开了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思想。  关键词:高中化学 环境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102-01    
摘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等。我们常见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评价学生。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把解决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常见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难以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的,其根源是没有很好地突出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习题讲评课的有效性,概述了在讲评课中,宜采取:说、写、用、比、理、改、延等7个字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主体 巩固 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107-01    习题讲评课的是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习题讲评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能通过习题培养学生良好
中图分类号:G623.23  实施课改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小学语文"新大纲"中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朗读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朗读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形成语感,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而目前,小学生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很普遍,主要原因是低年级阶段,教师没
期刊
摘 要: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在中学化学中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1-0110-01    1 教材分析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