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柔鱼的角质颚模式识别

来源 :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r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质颚作为头足类少数硬组织之一,目前被广泛用于头足类的种类鉴定与种群判别.依据2009、2014和2015年采集于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和哥斯达黎加外海的茎柔鱼样本,提出基于判别函数的角质颚识别方法,对角质颚的10个长度指标进行分析,其中70%的样本用来构建判别函数,30%的样本用来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智利外海茎柔鱼的角质颚尺寸最大,秘鲁的角质颚尺寸最小.角质颚长度可用来识别不同地理区域的茎柔鱼种群,平均判别成功率高达95.2%,其中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和哥斯达黎加分别为97.6%、91.0%、96.1%和96.0%,上侧壁长、上头盖长和上喙长的贡献率最高;判别函数1、2、3可有效解释海区间角质颚差异,解释率分别为54.9%、29.6%和15.5%.判别验证显示,250尾样本中有26尾茎柔鱼样本被错判,错判为厄瓜多尔海区的样本最少,总体检验判别成功率为89.6%.综上,茎柔鱼角质颚的形态差异可以用来识别茎柔鱼地理种群.
其他文献
为科学评价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及其杂交种肌肉的营养价值,采用国内外通用的营养测定方法对3种尖塘鳢的常规营养组分、氨基酸组分、脂肪酸组分以及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试验结果显示,3种尖塘鳢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5.80%~79.23%、18.33%~19.23%、0.62%~1.63%和1.20%~1.33%.其中杂交尖塘鳢肌肉中的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云斑尖塘鳢(P<0.05),且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线纹尖塘鳢(P0.05).必需氨基酸评分结果显示,3种尖塘鳢的必需氨基酸与总氨
通过对绿鳍马面鲀早期发育的连续观察,研究绿鳍马面鲀体色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绿鳍马面鲀仔鱼黑色素和黄色素在胚胎时期发生;虹彩色素在仔鱼3日龄出现,仅限于眼球,预示视觉功能化的完善;处于躯干腹部消化腔上侧浅褐色的色素团在4日龄后分化为黄色素;腹部虹彩色素集中发生在8~10日龄;稚鱼发育至40日龄,躯干部体色主要表现为横向黑色暗纹,属于过度体色模式;200日龄幼鱼,除了偶鳍绿色偏淡外,体色模式与3龄成鱼一致.绿鳍马面鲀体色的形成与形态分布,是判断其早期发育时序的主要特征之一.
为探究拉氏(岁)精子的生理特性和提高拉氏(岁)人工繁殖受精率,探明金属离子浓度、温度、pH等因子变化对拉氏(岁)精子活力的影响.取10尾拉氏(岁)雄亲鱼(体质量80.0~100.0 g,体长10.0~20.0 cm),测定其在不同离子[Na+、K+、Ca2+、葡萄糖、Tris缓冲剂(C4 H11 NO3)]、不同温度[(8.0±1.0)℃、(12.0±1.0)℃、(16.0±1.0)℃、(20.0±1.0)℃、(24.0±1.0)℃、(30.0±1.0)℃]、不同pH(5.0、6.0、7.0、8.0、9.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法,探究文蛤与微藻的协同作用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的消除效果.设置定性试验和定量试验,其中定性试验设有4个组,即无贝无藻组、有贝无藻组、无贝有藻组及有贝有藻组,每组设3个平行.定量试验根据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模型,以文蛤密度和微藻密度为影响因素,共设13个试验组.试验结果显示,文蛤在清水态(无藻)环境中对无机氮及无机磷的消除效果不显著(P>0.05),需与微藻协同才能显著降低水体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P<0.05).文蛤和微藻最佳搭配比例为:文蛤221个/m2,微藻1.92×106个/
探究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对完善地方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利用粮食主产区河南省周口市63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分组回归模型,分析了资本禀赋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影响,探究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均值为0.441,处于中等水平.农户综合资本禀赋和各类资本禀赋均对其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农户资本禀赋对其农业社会
近年来,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渐趋剧烈,对生猪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带来较大影响.探究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对稳定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人民日报》构建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选取2001年1月—2020年9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变动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仔猪价格的冲击最大,生猪、猪肉价格次之,对饲料价格冲击最小,在冲击方
基于2014年和2015年在渤海湾开展的口虾蛄渔业资源和相关环境调查数据,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广义加性模型分析口虾蛄资源密度(丰度和生物量)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考虑环境因子综合效应的情况下,影响口虾蛄资源密度(丰度)的主要因子是溶解氧质量浓度、经度×水深、水深和海表面温度;影响资源密度(生物量)的主要因子是pH、纬度和经度×纬度.广义加性模型结果显示,单环境因子对资源密度(丰度)的偏差解释为35.12%~64.35%,对资源密度(生物量)的偏差解释为37.18%~67.94%;基于赤池
草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但因经常暴发细菌性疾病,造成相关养殖产业重大经济损失.利用16 S rRNA基因V4区高通量测序,实现快速评价2个不同养殖池内患病草鱼溃烂皮肤组织和肝脏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试验结果显示,1号池草鱼皮肤和肝脏的运算分类单元数(611个和875个)较2号池(376个和644个)多;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号池草鱼肝脏中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最高;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号池草鱼的皮肤、2号池草鱼的皮肤与2号池草鱼的肝脏群落结构相似,但1号池草鱼的肝脏与这3个样品存在差异,分析推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产养殖的产量已达到世界总产量的 3/4[1].而随着鱼类产量的提高,鱼类疾病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一个严峻的问题[2].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抗生素等药物一直是预防鱼类疾病的有效选择,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也导致了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细菌的出现[3],同时也损害鱼类的免疫系统,并对鱼类的消化道菌群产生不利影响[4-6].
从生计角度探求农户的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激励农户进行城镇化有重要现实作用.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城镇化意愿概念模型,利用湖南省桃江县农村入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城镇化意愿和生计资本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桃江县农户城镇定居意愿不高,其中仅有18.84%的农户有明确的进城居住意愿,且偏向定居小城镇.不同进城定居意愿的农户群体存在生计资本差异,愿意进城居住的农户群体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脆弱性环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