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模式有效性刍议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nary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学语文教改的推进,由于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做为主要的创新教学模式之一正在被广泛关注与应用。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当前仍存在形式重于内容、缺乏有效性、配套评价体系构建缺位等共性问题,笔者通过对这三方面困境的分析,建议通过明确目标创设环境、合理分组科学管控,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具体举措,以提高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 合作学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041-01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
  
  1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与困惑
  合作学习模式改善了以往的“教”、“学”互动性不充分的积弊,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笔者对于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语文课堂进行了深入调研中发现,对于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结果显示当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践存在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第二,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性;第三,相应教学评价不配套。
  1.1 合作教学流于形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由于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实质的正确理解与把握,在实际操作中,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过分强调“合作学习”模式形式的重要性,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模式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分组而分组,为讨论而讨论。
  1.2 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性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认可度与参与度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第二是教师对于合作学习模式的管控能力欠佳。
  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模式讲究“组内合作,集体探究”。一般而言,在分组时,依据所呈现问题的性质、难易程度,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异质合作小组的成员组成,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混编。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分组时,每组内基本上都由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组成,分组后如果教师没有正确引导,组内讨论时往往会出现“两边倒”的局面,在这种交叉分组形成的合作学习模式下,优等生大谈特谈、中下生听之任之,无疑对于小组整体目标的完成及本组内知识的内化是极为不利的。
  1.3 缺乏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评级体系
  对于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而言,一般强调的是常模参照评价。这一评价体系对学生按照成绩的优劣进行顺次排行。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强调的是以组为单位的共同目标的探究与学习,从严格意义上而言,这种大排行的评级体系与强调整体进步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不配套,必须构建一种新的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但在教学实践中,这一新的评级体系尚在摸索与构建之中。
  
  2 提高中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有效性的策略及建议
  笔者结合上述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针对“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参考。
  2.1 明确学习目标,创设合作学习情境与氛围
  与传统的教授教学一样,合作学习模式同样需要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模式下,需要预设学习目标,选择有价值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将原来由教师主讲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语言表达、语法特点等知识点,通过组内、组间探究、交流、分享等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之达成。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情境创设尤为重要。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及媒介的广泛应用与普及,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更好的物质环境。可以通过音乐、画面等元素应用于教学课件中,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较易进入教学情景。例如,在古文教学中,在布置课前预习题目时,可引导学生自行了解文中主要主人公的人生传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将课前预习的主人公人生联想至一首诗词、一个歌曲,将这些相关素材加工并植入于教学课件中,既能激起学生的认同感,又是对学生的探究式合作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
  2.2 合理分组、交互感应、科学管控
  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几个关键点的把握。
  (1)合理分组。
  在一般情况下,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采用交叉分组形式。在交叉分组中,要充分重视和凸显不同层次学生的角色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学习目标及任务。其中,对于优等生而言,在多数情况下可委以本组组织者的角色,除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外,更重要的是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不是简单地为本组问题找到答案,是组织和协调本组全部成员,共同探究问题共同得出结论。对于中下生而言,在优等生努力创设的共赢氛围中,要积极发言,主动学习,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优先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学习成果,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体验,久而久之,这种横亘与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合作藩篱就会被合作的氛围逐渐消弭甚至消除。
  (2)交互感应。
  合作学习必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情境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达成组内认知与情感互相渗透。为更好地实现交互感应,提高组内成员的共同目标达成的同步性,对于学习成果可尝试分工汇报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时,组内成员按照及分工又合作的方式(分工—— 每人负责阐述自己负责的部分,合作—— 将本人学习成果融入整个学习小组的成果之中),以达成自我知识的构建及合作学习成果的双重实现。
  (3)科学管控。
  合作学习模式必须重视引导,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综合素质等特质,尝试选用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组内核心,对于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选择值得信任组织能力强、时间把控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本组的主核心,对于普通难度教学目标的合作学习,可以尝试选用中等生、甚至下等生作为组内的组织者,不求组织者成为本组学习的核心,但求锻炼其组织能力及探究能力,在提升素质能力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激励中下生,形成共同进步的长效机制。
  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各组将讨论的过程及解决的问题在组与组之间或全班范围内作交流沟通。在合作学习结束后,中学语文教师要利用组间、组内的学习达成及过程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提高。在总结时,要尊重个体差异,并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或意见。
  2.3 加快配套评级体系的构建步伐
  在构建合作学习评级体系构建的思考中,笔者建议由原来的一元指标评价体系改为多元指标评价模式,对于评价内容而言,既要对结果评价,也要对过程评价,既要对某一时段的绝对成绩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阶段性的成长性进行评价。既要注重智力因素的评价,又要注意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既要对小组内个人进行评价,又要对小组集体进行评价。对于评价方式而言,既要有教师评价,又要有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参考文献
  [1] 王炳勇.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 孟萌.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社区干预策略与效果。方法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3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
摘 要:为深入了解韩汉两国方位词的异同,准确掌握两种语言的用法,本文从句法的角度对韩汉方位词“”和“上/下”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着重探究两对方位词的多种功能。  关键词: 上/下 句法论 对应  中图分类号:H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a)-0085-01  “”和“上/下”做为方位词各自在句子中充当的角色多种多样。然而,某些时候这两对方位词在两种语言中并
摘 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法律课程既是提升自身法律素养适应法治社会的需要,也是提升综合素质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设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测试和评估,最终培养学生适合专业要求和职业发展的法律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艺术设计法律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b)
大数据时代,数据权益冲突不断升级,权属界定成为数据保护与数据利用的核心问题,而《民法典》《数据安全法(草案)》等现行立法均未对此作正面回应。立足数据处理过程,对数上权
历史的进程跨越到了崭新的时代,伴随着世界工业的大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也不甘落后,各具特色产业结构的不断涌现,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术型、复合型人才的大量增加,这样对我们从
摘要:课堂教学不断改革,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出现,每一次改革都有很的进步,但是,在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出现时,往往把前面的否定,这样容易将教学方式方法极端化,本人认为应该把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与旧的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利用新的教育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效率新理念探究教学最优化技能和技巧良好环境合理和作     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学中经历了多次教学改革,每一次都有颇深的感悟和体会。本人认为
为落实交通运输部和广东省政府推广5G通信应用、建设智慧港口的工作部署,推动广东省港口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12月10日,以"港通天下逐浪湾区"为主题的2020年广东省智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