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du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
  【名师箴言】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组数据(包括出现的样本和总体)来说,我们不但要关心它的集中程度,而且还要关心它的离散程度. 通过本章对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数据,从而能够对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并做出一定的推断、评论和预测. 在学习本章时,要能够理解一组数据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含义,知道三个统计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计算极差、方差、标准差并能用它们来比较不同样本的波动情况;通过实践、探索活动,体会用三个统计量表示数据波动情况的合理性,并能用它们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因此,本章学习重点: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本章学习难点:应用极差、方差、标准差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 了解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
  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这样的差叫做极差.
  二、 理解极差、方差与标准差联系与区别
  极差、方差和标准差都是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统计量,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因此,极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端值之间的大小情况. 方差或标准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或标准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或标准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必须注意的是: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时,才能利用方差或标准差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由此可以看出:平均数相同的两组数据,极差大的一组数据方差不一定大.
  三、 灵活应用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解决实际问题
  例 为了声援扬州“世纪申遗”,某校举办了一次运河知识竞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括6分)为合格,达到9分以上(包括9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2) 观察上表可知,甲组的中位数是6,乙组的是7.5,小明是7分,超过甲组的中位数,低于乙组的中位数,所以应该甲组的学生;
  (3) 从统计图和表格中可以看出:乙组的平均分、中位数都高于甲组,方差小于甲组,且集中在中上游,所以支持乙组同学的观点,即乙组成绩好于甲组.
  【点评】本题以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为背景,既考查了同学们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同学们灵活应用数据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决策的能力.
其他文献
“超低排放”从2014年上半年起,在媒体报道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治理成效中时有出现.到201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发布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工业经济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基于此,本文以机械工程设备检修为研究
整数的运算给实数运算许多启示,整式的运算也会启迪我们探索根式的运算,而二次根式的运算又将涉及一些重要概念和性质,那我们就从这些抽象的概念开始,打开学习二次根式的大门.  一、 温故而知新  打开书本,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熟悉的符号“”,同学们一定想到曾在八年级学习平方根的时候见过: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一个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其中正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摘要:20世纪后期,美国科学哲学界的后起之秀拉瑞·劳丹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科学进步的合理性模式,在学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从科学进步的实质——解决问题、研究传统理论以及科学进步的合理性三个方面来阐述劳丹科学进步观的主要思想,审视其思想存在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对其作简要评述。  关键词:劳丹 科学 进步 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
2014年,公安部监所管理局下发了《关于规范和加快推进公安监所监控联网建设的通知(公监管〔2014〕72号)》,要求各地规范和加快推进公安监所监控联网,全力配合全国公安监管信
期刊
在开展 1∶2 5万《康西瓦》、《岔路口》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 ,在岔路口及鸡冠石一带相继发现了侏罗纪基—酸性火山岩及发育完好的礁灰岩、硅质岩。依据灰岩中广泛发育
期刊
近两年来,我县层在对、牛实施“O”型口蹄疫(FMD)疫苗接种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疫苗免疫效果差”等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于2004年3月至6月对我县某奶牛场的部分只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