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和田河河道到玛札塔格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ha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992年10月11日落日前,“20世纪西域研究”国际考察队队员,按照预定的学术考察路线乘车进入了和田河(旧称和阗河)河道。 古老的和阗河蜿蜒曲折,起伏不定,长约300公里。由南向北穿越浩瀚的塔克拉玛于
其他文献
<正> 第34届亚洲及北非洲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于1993年8月23日至8月28日在香港举行。大会日程包括:8月22日至27日的注册大会、8月23日上午的开幕典礼、8月23日至27日的学术研讨会、8月23日下午的欢迎会、8月28日的全体会议。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学者参与其盛。 亚洲及北非洲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已昂然迈入第120周年。首届会议于1873年在巴黎举行,时称“东方学国际会议”,直至欧战结束以后,伦敦、圣彼得堡、佛罗伦斯、柏林、莱顿、维也纳以及斯德哥尔摩等欧洲大城市相继成为会议的
民国时期改正西南地区虫兽偏旁族类命名与建立现代中华民族国家密切相关,集中体现了外来民族理论本土化的不同路径与复杂面相。废除虫兽偏旁是各方共识,具体有改虫兽偏旁为亻、彳诸偏旁,改用自称名号和改以区域区分三种主张,新指称体现民族、部族和区域三种属性,根本分歧在于对现代民族国家类型的理解与取舍。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下令社会部、教育部和中央研究院三机关改正“西南少数民族命名”,旨在配合以行政区域统驭国内各族的制度设计,建立一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其成败得失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基于民族地区人口历史演变及区域差异的系统描述,考虑单独二胎政策等因素,运用Leslie人口模型预测我国民族地区2014—2025年人口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人口总量环比增速呈现逐年下降态势。进一步依据P—R—E模型测算民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民族地区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区域间存在较强异质性。青海、新疆的资源环境人口容量较富余,但面临生态风险;内蒙古、广西和云南的人口容量变化趋势较稳定,处于相对富余状态;贵州、宁夏的资源环境超载现象突出;西藏的理论人口容量大,但实际承载力有限。最后,基于研究
<正> 曾昭璇(1922年~),别字柳子。我国海疆和西南边疆史地研究专家。1922年生于广州市海珠区同福西后街敬居草堂私宅。 一 曾先生少年处在陈济棠掌粤时期。在南武小学、初中读书期间,德、智、体、美均有良好
<正> 中国史籍包藏着许多至今仍无人认识的地名。其中之一便是“乌弋”。《汉书·西域传》提及它,说:乌弋山离“东与(?)宾,北与扑挑,西与犁轩条支接”。荀悦的《汉纪》则单提乌弋而不提山离,谓“乌弋去长安万五千三百里,出狮子犀牛,其钱文如人头”。“自乌弋行可百余日,至条支国,临西海,出善幻人,有大鸟蛋如瓮”。后人如《辞海》作者认为乌弋山离为西域古城。当在今阿富汗西部之赫拉特。或即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之别译。笔者早知其非,但起初以为它可能是安息西部的一大片地方。及至我从新加坡移居加拿大
<正> 韩振华,原籍海南文昌,1921年生于福建厦门。1946年毕业于协和大学历史系。1948年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就学期间,先后从师于著名学者傅衣凌、岑仲勉两位先生。韩先生早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外语底子也颇为扎实,这些均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曾在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6年起,先生担任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副所长、历史室主任等职。
有“宗室特出之英”之誉的寿富面临甲午变局,应时而动,其因宗室身份,预设发言对象主要为旗人,而关心焦点仍在一朝一国之变法图存,非为“种族”问题。质言之,新旧之争高于满汉之别。他又强调“尊君亲上”、“君臣大义”,变法同时不废纲常,恪守伦理。至庚子事起,黄、白种族之争压过满汉差别,值家国危亡之际,寿富遗嘱“虽讲西学,并未降敌”,毅然选择身殉。晚清君权的至上性以及由此派生的君权与制度的一体性,使得在观念中以国家为至上的变法维新,其实际过程多依傍君权。进入20世纪,在近代国家观念冲击下,“民权”之说渐兴,复因清代君
《辽史·圣宗纪》西南路招讨使“大汉”之所指,历来颇有争议。本文根据近年出土的辽代汉文和契丹小字石刻资料,解决了这一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疑点。“大汉”乃是韩德威的契丹语小名,即契丹小字石刻中雨矗天一名的汉译。关于此名第一个原字雨的音值构拟,学界众说纷纭,根据上述释读结果,并参以其他契丹大小字石刻资料,本文将原字雨的音值拟作[ta]。
<正> “20世纪西域考察与研究国际学术会”组织了“20世纪西域研究”国际考察队,其学术考察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考察重点。 10月8日至10月16日凌晨,是考察活动的第一阶段。考察队沿和田河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自阿克苏至和田的丝绸之路南北通道干线、和田河河道与沿河植被生态的
打儿汉守领哥是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的“中军首首”。明隆庆四年十月以后,他作为俺答汗使臣多次往返于明蒙之间,接回俺达汗爱孙把汉那吉,联络和筹备“隆庆封贡”,立下了汗马功劳。俺答汗为此授予他“威静宰生”和“大打儿汉”称号。本文对照解读蒙古文史书《俺达汗传》和汉文《兵部奏疏》,考证了以往多被学界忽视的历史人物打儿汉守领哥的事迹。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万历武功录·俺答列传下》相关史料的句读进行了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