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小麦的田间种植及推广研究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y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麦是我国的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推广绿色小麦的种植技术,有利于实现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本文分析了绿色小麦的田间种植及推广的意义,并且探讨了绿色小麦的推广技术及策略。
  关键词:绿色小麦;田间种植;技术推广

1 绿色小麦的推广的意义


  1.1 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绿色小麦是一种新型小麦品种,不仅营养价值较高,而且在产量和经济价值上,相比传统的小麦品种也有很大的优势。绿色小麦田间种植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业种植者的经济效益。绿色小麦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对于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对于基本的粮食产品来说,消费者也需要多种选择。绿色小麦的种植推广,就能够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1.2 实现绿色小麦种植的规模化
  在绿色小麦田间种植中,规模化地种植更加有利于种植技术和方式的推广,也更加节省资源。实现规模化种植,需要尽可能在某个区域集中进行绿色小麦的推广,而不是进行零星的试验。这就需要在绿色小麦的推广过程中尽可能实现集体化的种植推广。集体化的小麦种植推广,离不开良好、稳定的市场环境。

2 绿色小麦的田间种植的技术管理


  2.1 品种选择
  在对绿色小麦的品种选择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小麦的纯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同时,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的品种,这样才能够提升绿色小麦的存活率。在绿色小麦种植之前,要对小麦的种子进行全面的筛选。对一些质量不合格的种子,要进行剔除,同时,在栽培过程中,可以利用晒种的方式,在固定的距离内进行药剂的喷洒,一般情况下要以亩为单位进行相应的喷洒,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小麦根腐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2.2 病虫害防治
  绿色小麦的病虫害问题是十分常见的。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利用化学方法来进行治理,一些高浓度、高危害的药物虽然可以有效地治理害虫和杂草,但是也可能会影响土壤的良性代谢。因此,在处理病虫害问题时,要进行综合治理。将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农业防治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也需要化学方式进行配合。
  2.3 合理灌溉
  对绿色小麦进行冬灌,能够有效地预防冬季之前的干旱,在日温达到4~5℃之间时,夜冻会逐渐消失。另外,在进行灌溉时,还要控制含水量,保证田间不存在积水,在每年的3~4月之间,再进行冬灌,同时要进行合理施肥。在灌溉方式上,尽量选择喷灌或者滴灌,来节约水资源。然而,冬小麦灌溉仍以井灌和渠灌等传统地面灌为主,用水短缺与浪费并存;灌溉管理以农户分散实施为主,管理水平仍较低。因此,在进行绿色小麦的田间种植中,除了种子的选择之外,还应该添加现代化的农业灌溉等配套设施,以保证科学灌溉的顺利进行。
  2.4 合理施肥
  在施肥方面要盡可能合理,与传统的小麦有所区分。绿色小麦在底色不足的情况下,会产生叶色褪淡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及时施肥。如果出现干旱的情况,需要用4~5公斤/亩浇水与追施尿素相结合,或者使用钾、磷和氮分别为15%的三元复合肥。绿色小麦的施肥是一个十分繁琐的过程,一些农业种植者在施肥过程中,固守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采用传统小麦的施肥方式来进行施肥,所表现出的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3 结语


  绿色小麦的田间种植及推广工作,要做到循序渐进,能够切实地实现绿色小麦种植的普及率。除了在种植技术和品种选择上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还要向农业种植者提供多种优惠政策,调动其绿色小麦种植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摘 要:红脂大小蠹是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2017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主要危害胸径在10厘米以上成材松属的主干和主侧根,及新鲜油松的伐桩、伐木,危害严重很难根除。本文介绍了红脂大小蠹在辽宁省的发生情况、生物学特性,从人工、生物和物理防治等方面对红脂大小蠹的防治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红脂大小蠹;发生情况;防治方法 1 生物学特性  鞘翅目小蠹科大小蠹属。蛹体长6~10毫米,初为乳白色,后为渐变浅黄
摘 要:本文從农牧业常见气象灾害的特征入手,分析农牧业气象灾害的预防对策,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牧业;气象灾害;特点;预防  在农牧业发展过程中,气象灾害会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此新时期需要掌握常见农牧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特征,然后制订出预防措施。 1 农牧业中常见的气象灾害与其特点简述  1.1 干旱及其特点  农业生产中,干旱灾害最为普遍,其破坏力较强,会影响农作物出苗、开花、授
摘 要:本文综述本溪市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重点介绍本溪地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并从疫情监测、检疫封锁、疫情除治三方面提出具体防控对策。  关键词:本溪地区;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防控对策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又称松树萎蔫病(pine wilt disease),是我国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林业虫害,因
1 项目背景  为践行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切实落实“在监管上强手段”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先进手段提高监管效能,严肃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水利部启动实施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项目,这是贯彻落实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全面依法履职,实现生产建设项目监管全覆盖的重要手段。  辽东地区位于辽宁省东部,东部是黄海,西部是渤海,河流主要有注入渤海的复州河,
期刊
摘 要:辽河公园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西辽河沿岸,东至新世纪大桥,西至铁路桥,南至通辽大街,北至柳荫路,是通辽市新老城区的中心与交汇处,于2010年纳入建设范围,长3000米,总面积325平方千米,水体面积162平方千米,绿地面积135平方千米,硬化面积30平方千米。如今,绿地率达到81%,绿化覆盖面积率85%,植物配置丰富高达120余种,各种运动场地共有86处,健康跑道有20千米。  关键词:辽河公
摘 要:本文就多年积累的配怀舍管理经验,如查情、配种、饲养、环境控制及饲养员管理等环节进行阐述。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配种;饲养管理;环境控制;人工授精  90年代后期,中国养猪业高速发展,大量的规模化人工繁育猪场不断涌现,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养殖模式。因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因素影响,诸多散养户与家庭养殖退出养猪业,进而集团养猪得到跨越式发展,中国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规模化的目标是多产、少死、
1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发展历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对固定品种和参数开展抽样检测的活动,是实施农产品质量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谈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发展历程,就不得不提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历程。在二三十年前,我们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质量安全问题开始凸显。具体发展历程如下:第一个阶段,1949~1978年是确保数量安全的阶段。那个时候的人吃不饱、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