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生学习语文,课堂是体现学生主体的主要阵地,也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只有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为此,创设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应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主要方法。
  目前,还有不少语文课堂单一封闭或千变万化,没有一定规则,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这与课标不相符合,也不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想打破这一现状,就必须创设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如何创设灵活多变的课堂,提高学生主动意识,我想,具体的实践做法可从以下开展:
  一、移情体验,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活泼。
  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导演与策划。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也需要老师精心的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让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达到文人合一之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移情体验和角色激情扮演,以达到“演出”中内化文体,移情熏陶,真正把文本内涵内化于胸,产生共鸣。
  二、融于生活,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开放。
  语文原本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事物,他们才能在熟知中凝炼感性认识,从而上升成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教材自身特点,揣摩好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衔接,让学生在学文中融入生活情感,同时也把课堂中的知识带入课外生活中去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为应用的具体目的。
  三、多重想像,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只有这样才能填补教材的空白,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文本表达的内涵,使教学活动更创新,更具生气。如《船长》一文中,诺曼底号被玛丽号巨轮撞击后,人们“乱的不可开交”场面的想像也是一例。“乱得不可开交”就为船长指挥大家救人“井然有序”,产生鲜明的对比,并以此来烘托船长高大形象。因此想像“乱得不可开交”也属丰富课堂一类。合理的想像,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由于是自己的想像,带有自己个性化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丰富想像,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还能产生新的智慧火花。为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起了推波助澜和激荡回应的作用。
  四、读写结合,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其中除了强调要注重圈点勾画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动笔写。读能陶冶性情,写方能抒其心态,光读不写,学生往往犹如蜻蜓点水,只能获得浮光掠影的粗浅认识。只有读写结合,学生才能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有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和独特感受,从而享受读书和审美乐趣。记得几年前,有一位教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当学生沉痛而悲伤地结束最后一句“她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后,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溢于言表,而那位老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轻轻用电脑投影一首,刘倩倩小女孩写的诗《你别问这是什么》。让学生在配乐的情景中聆听诵读,再轻声跟读,读着读着,有的泪流满面,有的轻轻抽泣,老师没有劝阻,没有评价,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同学们,此时,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些什么呢?拿出笔写写,让在天堂的小女孩知道你的心意”……学生“情到深处自然浓”,有不少学生仿写出一首首送给小女孩的诗,也有不少学生议论热烈,也有的想像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的欢乐情景等,学生写得真挚动人!紧接着,那位教师又适时推荐《安徒生童话》……学生读得动情,写得高兴,议得热烈……抓住了这个读训练点又达到了写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还告诉了学生学语文,写作文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读书就是要有自己的经验等等。这种读写自然结合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又调动了其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五、多管齐下,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真正的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质变的飞跃,真正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已来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我们真正告别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时代。这就让我们新时期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更具活力。虽然我们现在看来,好多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溢、过之嫌,大都有时之士都在纠偏,都反对过多的多媒体及新方法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干扰,但这与多种媒介、多管齐下学习语文的大方向并没有矛盾。大家不是排斥多种媒介、多种方法,只是研究多种媒介、多种方法结合语文课堂,谁更有有效的问题。我想多管齐下才能让语文学习课堂更精彩。比如:传统方法指导学生读课文《黄果树瀑布》有关段落,我们总是指导、示范、训练、评价、再指导等,但这些方法有些调皮同学还会用调侃语气来朗读,来故意破坏,整个引导就会泡汤……如换种方法,用音乐配上去,再调皮的学生他也不愿去破坏这种朗读气氛。因为音乐有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还能深化黄果树瀑布的美。用配乐这种方法加入朗读指导不是更精彩吗?再如,好多文本、图片由于本身篇幅的缘故,没有相关的资料说明,教师如多种方法进行补足,在单位时间增大文本内涵,不是更丰富语文课堂吗?道理我不想赘述,相信每个教师都希望应用多种新的方法,来使课堂更具效果,更具活力。我们不是不相信、不应用多媒体和许多新鲜的教法,而是应钻研多种方法如何结合,如何穿插,如何形成一练达到最优的方法。所以,多管齐下,小学语文课堂一定会更精彩,更适于短时间、大容量更有效的未来小学语文发展趋势。
  作为一名不断成长、勇跨世纪小学语文教师,我想,我们应创设灵活、多变的小学语文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移情体验,多重想象,疏导、结合等多管齐下的方法,定能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快乐、更有效,从而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不同孕周胎儿第12对胸神经与脊髓主干夹角的变化关系,丰富胎儿脊柱脊髓发育的相关参数,为胎儿脊柱脊髓及脊神经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38例
摘要:从新教材实验现状来看,原有的数学学习评价在教学和学生学习中都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实践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给新课程改革以强有力的的支持.因而开展本论文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构建科学的中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体系,并通过评价促进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  关键词:学习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现代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新型结构,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优质化、科学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数学课程;整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
【中图分类号】G630  人的一生并不是直线发展的,必然会有起有伏、有得有失,所以,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赏识与批评伴随。  那么,如何去赏识学生呢?大学者罗素曾经说过,凡是教育工作者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受教育者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够充分或自由地发展。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有人说,爱的别名是理解与宽容。我认为,赏识学生应该主要表现为以下内容:  一、赏识是对学生的尊重和认同  俗语常
摘要: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生成的过程,也是一个独特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翻译策略的调整是以元认知策略为基础的,成功的翻译离不开译者的元认知,元认知在翻译的各个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翻译;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0  Abstract: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complex l
摘要: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师生关系、课上表演、简笔画、巧设情境、多媒体教学等方面论述了兴趣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此,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  关键词:趣味教学;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4  兴趣是人们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