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化繁为简——从两篇工业革命的教学设计谈起

来源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学立意和教学过程两个角度简析两篇“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新理念和实施建议,结合三年统编高中教材的使用体会,对本课的关键环节进行重构,探讨如何从时代和学生需要的角度确定教学立意、依托教科书实施学科实践活动,并设计与教学有机结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后作业。
其他文献
<正>历史小论文应答是众多高三学生亟需破解的问题。我校在 3—5 月间,通过大约十篇历史小论文在师生之间互动,提升了学生历史小论文写作能力。本文通过与X同学互动中的一些思考,将本次教学活动总结如下,希望通过这些经验求教于同仁。(一)做学生的知心人,把脉问题所在等级考历史小论文是考查学生在材料情境中综合运用历史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运用历史史实、学科能力解决学科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整体素养。我与X同学
期刊
<正>一、缘起与思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于课程的关联也有这样清晰的表述:“历史课程的设计,
期刊
<正>2019年以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逐步全面投入使用,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基本、最主要的依据”[1]。插图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服务课程知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以《中外历史纲要》为例,52课时配有386幅插图,平均每课配图在7幅以上,且类型多样,质量精细,信息量大。然而,较之其庞大的数量、信息量而言,教科书对插图的释读尚有所不足。据统计,《中外历史纲要(上)
期刊
<正>计量史学,“一般意义上讲,它是对所有有意识地、有系统地采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总称”[1]。众所周知,计量史学的典型特征是应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李伯重先生曾经引用和强调过:在所有社会科学中,对历史学影响最大的是经济学,并指出对于那些可以获得大量数据的研究对象,只有依靠统计学方法,才能进行研究[2]。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当下的热点,其与计量史学存在一种天然的融通便利,现
期刊
<正>当下高三历史课堂处于新旧衔接的特殊时期,人教版教材尚未完成历史使命,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新高考已对高三复习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升级倒逼高三复习设计必须要有更新的理念、视角及更宽阔的思路解读课标内容与课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由此看出,新课标指
期刊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1]可见,历史解释以真确的“史料”为出发点,解释过程中隐含了解释者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而能否做到“理性”和“客观”则是评判历史解释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笔者通过对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5题的赏析,探寻以历史解释为接榫口的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
期刊
<正>知识与情境就如同“盐”和“汤”,恰当量的盐只有溶于汤才可以入口,知识只有以合适的方式与情境相融才可以被理解和消化。由于传统教学观的束缚,历史知识固有的活力和价值会因为过度符号化和抽象化而陷入僵化、表浅的桎梏之中,致使历史知识的学习变得机械、单一和乏味。但随着情境化的融入,历史知识将被激活,进而超越表征的学习会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期刊
<正>高中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以来,学界专家深刻指出:“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形成互动衔接关系是一种理想和愿景,需要二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提升协同育人效果。”[1]2022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乙卷第41题(以下简称“中日引进技术题”),通过给学生提供有关二战后中日两国引进技术及中国发展科技的三段材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计三个问题,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必备知
期刊
<正>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课程要“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指出:历史课程设计要“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将所学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开展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立足于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现以“神奇的东方‘树叶’”为例,
期刊
<正>2021年是江苏省使用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第一年,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更好地整合课程架构,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教师探索和研究的重点,笔者以“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见解,请教于方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课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