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任:“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inJav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题:自媒体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电子商务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风险投资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口号式的“黄金时代”反复以媒体符号的形象出现在当代生活中,为消费、资本、科技提供浅层化、单向度的,恍若实在的想象。刘任在其个展“黄金时代”(Time)中建立了一条情感与思维的解放之路,来剖析“黄金时代”如何以图像经验的形式构筑起“时间”(time)的具体层次,并解释其叙事功能如何控制着“过去、现在、未来“这一多元统一体即“时间”在人类意识中的传递。这之中存在的逻辑是:人类究竟在不断进步还是在不断堕落?艺术家的意图并不是将展览呈现为一项“历史研究”,而是尝试确定“黄金时代”作为某种“历史知识”到底为人类对自身的希望或者期待奠定了什么样的基础?如果“黄金时代”所具有的历史性仅仅是隐喻意义上的,那么通过诉诸“黄金时代”而得以维持的一些信仰是否可以赋予社会真正的道德?
  在同名作品《黄金时代》中,刘任援引了查尔斯·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1859年)中的著名段落——“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他将这些文字置于《时代》(Time)杂志的封面语境中,同时配合中国经济改革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作为标题。他借鉴“意象叠加”的方法,从诠释学和批判性的维度出发,抵达华丽时代下这个国家的底色。同时,他将从狄更斯式的伦敦童年中成长、最终达到电影工业世界顶端的查理·卓别林视为工业时代的最佳代表,佐证“黄金时代”的永不失落。
  《时代》杂志本身即对媒体大众展示着时间的“内时性”(within—time—ness)。在《黄金时代——1983.01.03》与《黄金时代——你》这组作品中,刘任将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的个人“电脑”与数以万计在网站上匿名贡献了大量用户生成内容的“你”并置,两者分别是1982年与2006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史蒂夫·乔布斯一度相信自己会成为1982年的《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事实上,他曾多次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却从未成为真正的年度风云人物。而“你”則被批评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选择。两者相隔二十四年,最终都指向了个人主义。不仅如此,他还选择了三家他认为正在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科技公司并在蛋壳内壁重复它们的名字。抄写的过程本身能够消解被抄写对象的意义,刘任的目的在于对科技消费的脆弱性作出说明。这三家公司均来自美国。其中阿尔法贝特(Alphabet)是谷歌的母公司,太空探索技术(SpaceX)于2018年9月17日正式公布首名绕月飞行的乘客——日本富商前迟友作,而苹果(Apple)的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本人就是品牌的象征。
  紧接着,刘任在月球、宇宙的意象中恢复了再生与死之间“延伸”的可能性,即“时间”的“历史性”(historicality)。《创世纪——镜像》里刘任将人类对未知宇宙的探索呈现为一种凭借现代科技不断掌控自身命运的过程。第一个离开地球踏上月球的人、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使用的手套悬浮在太空中,却通过镜面的反射最终指向自身。他所书写的创世纪里没有亚当也没有上帝,只有欲望的极限。《轮回》:穿着太空服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与处于母体内的胎儿一样脆弱,两者在不同尺度的宇宙内承受着相似的生命历程。在1868年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中,科学家大卫·鲍曼博士最终在急速老化的过程中蜕变为被透明光球包裹的婴孩——“星孩”,达到超人状态。其中的未来预言在刘任的理解中即是历史循环的超越性,而宇宙的创造从未完成。《你好,10亿年后再见》中刘任描绘’了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在Instagram的一则发布——一辆载有假人星侠(Starman)的樱桃红色特斯拉双座敞篷跑车(Tesla Roadster)被送上太空,以及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创作的科幻小说系列《银河便车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因为太空探索技术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艾伦·马斯克(Elon Musk)正是以樱桃红色特斯拉双座敞篷跑车致敬该小说,而“不要慌张”(Don’t Panic)这句出自小说当中的话当时也出现在特斯拉的仪表板上。刘任在一片蛋壳中再次抄写“你好”(hello)并以航拍图像中经常出现的“十字”符号对其进行定位,象征宇宙生命的脆弱以及现代科技的浪漫。
   最后,刘任在中西两种文化本源的立场上追寻“时间”的“深时性”(deep temporality),时间不再以事件为依托,而是自我生产成为一种知识。《把酒问月》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作者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情感,刘任相信这种本质的情感体验与表达是可以不受现代科技影响而存在的。他希望将诗的本体看作为一种概念资料,通过强烈的手感体验与材料运用的巧妙结合,以一种极简主义美学的视觉方式来输出并承载这种含蓄内敛的情感体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几句尤其回应了月亮作为东方意象之于时间与存在的意义。《Panta Rhei》来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观点,意指世界的本质是稳定的流动,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在每一个片段中,赫拉克利特强调人类永远不可能拥有相同的经历,因为任何实体在其现实中都受到了不可改变的规律的制约。刘任多年前从盖蒂图片社购买了一张关于海的现成图片,并逐渐展开该主题的创作。波涛汹涌的水面由无数作为单词的“PantaRhei”反复堆砌而成,它们寓居于草纸之中,图像所起到的调节作用保证了“PantaRhei”的对应叙事一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当你再次抬腿的时候,此河流已非彼河流。他把时间的话语翻译为一种控制机制,甚至政治工具,话语的秩序内在于时间本身,释放出一种既聚集又分别的力量,人类因此被置于一个生活的共同体中。作品《Panta Rhei》把握到解构的意义以及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平衡,重建了一个由无数微小而连续的变化所构成的真实。
其他文献
党员自身的综合素养是确保我国共产党能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而对于企业来说,针对党员职工的管理和教育则决定着企业在运转过程中能否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
在文学语境提及“喧哗”,我们或许首先会想到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Sound and Fury),书中所展开的辽阔、触动心灵深处的感知以及超越时间局限的图景,令人不忍释卷。而同样是“喧哗”,在吴美术馆的这场同名展览中,此语义却来自“Heteroglossia”一词,是苏联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最初用于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所提出的“众声喧哗”的文
近些年来,在中国的非中心城市或者城郊乃至乡野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双年展、三年展和艺术节.这一方面与原有的中心城市的双年展、三年展逐渐疲乏、丧失了新鲜活力有关,另一方面
一rn从2012年算起,李诗文画“风景”已经有七个年头了.那一年,他集中创作了《漂浮方案》《野有其光》《有斑痕的风景》等几个不同系列的风景画.从他最初的这些风景作品可以看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背景,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息化所呈现的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学生技能竞赛是深化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友爱、精益求精、热忱奉献的重
爱德华多·巴索尔多的作品《缺席者的视角》(Perspective of Absence)参加了2018年巴塞尔艺术展城市项目(Art Basel Cities)的第一站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项目,它沿着布宜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时代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迈入21世纪,层出不穷的变化乱花迷眼,但是有这样一个艺术家,总是能够在变幻不休中找到跟自己的灵魂能产生共鸣的思想……”离何佶佴的开幕还有一个多星期,这篇有毒的“前言”便率先在朋友圈炸开了锅,引起了广泛传播。前言底下的数张截图接着道出了真相。事实上,这洋洋洒洒五百余字、略显浮夸的文章出自淘宝写手“欲穷千里目”笔下,仅花费了艺术家40元。浓浓的“淘宝风
网络信息化现如今在高校已经广为普及,逐渐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存在很多挑战和机遇,至于如何应对网络的发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本文提出相对应的策
明当代美术馆2000平方米的空间作为托马斯·赫赛豪恩的临时工作室被“重塑”成为一个无等级的抵抗性空间.艺术家通过对“废墟”的美学探索,赋予无事实、无面目的真理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