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hc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后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治疗指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比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动脉结扎率6.67%(2/30)低于对比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73.45±5.45)g/L高于对比组的(55.43±5.3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为(623.23±14.67)ml、产后24 h出血量为(707.78±17.32)ml、输血量为(2.67±0.78)U,均低于对比组的(778.45±11.87)ml、(869.24±15.98)ml、(3.43±0.35)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止血效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使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分析桥小脑角区(CPA)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RI)以及CT诊断的临床价值以及影响学特征.方法 9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接受MRI、CT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病变检出率、患者接受度,分析MRI检测特征性表现(病变肿瘤的位置、囊变以及信号等情况).结果 MRI检测对三叉神经瘤、脑膜瘤、蛛网膜囊肿、胆脂瘤、听神经瘤的检出率为100.00%(90/90),高于CT的73.33%(6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叉神经瘤表现为囊变、跨中后颅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