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97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诚然课程教学改革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目的; 《液压传动》课程的改革主要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实行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实际岗位能力,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液压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液压传动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50-01
  目前社会对于实践能力强的液压传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当前职业教育学校液压传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太合理、传统教学模式不符合社会的需求使许多职业教育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从而不利于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就业。基于此,以下探索更加有效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模式。
  1.传统教学问题所在
  传统教学多沿用本科教材,这些教材知识系统性强调多,理论分析分量重,应用技能比例轻,不能体现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特征与要求;再者传统课堂教学理论讲授多,条件好的有挂图,配有较少的验证性实验,但是对于元件的拆装、维修、液压回路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太缺乏,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实际岗位能力得不到锻炼;教学设计缺乏对岗位技能需求的分析,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实际岗位能力就得不到培养。故此,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并注重加强实践环节。
  2.课程改革
  2.1教学模式的改革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改在液压实训室进行。例如通过拆装实训,弄清液压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在教学实施上,采用小组形式,一般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1)教师先用透明模型或flash课件演示液压元件工作原理,之后示范拆装过程,再让学生动手进行拆装操练,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或集中指导;(2)拆装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比元件的结构图以加深对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并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3)师生相互提问,解决疑难问题;(4)教师(或学生)总结、归纳知识要点;(5)布置课后学习任务。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使学生先会后懂再应用,使高职院校以“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办学宗旨得到充分体现。
  2.2教学内容的改革
  将传统的液压传动教学基础知识、元件部分、基本回路和典型回路整合为一个部分,即液压传动基础知识,并增加专门针对于煤矿企业使用的专业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包括乳化液泵站、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等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的内容,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的理解,注重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当中去。
  2.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采用螺旋式分层递进教学法。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并接受的教学方法,分层递进强化教学过程,达到预定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2)讨论交流教学法。课程教学中设计一些实际问题交予学生讨论,如先导式溢流阀的阻尼孔堵塞了会出现什么故障?为什么?这些问题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直观教学法。采用透明液压元件、可拆装液压元件模型、图片、视频动画演示、挖掘机、采煤机等大型煤矿液压设备模型操作等方法,将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感性的方法展现出来。
  (4)激励教学法。实训过程中,采用小组之间竞赛的方法,并且将竞赛结果记入形成性考核成绩。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可以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4实践教学的改革
  《液压传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技术课程。实践课的百分比约为60%,为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学中除大量应用透明液压元件、液压综合实验台、拆装实验实训设施外,还同时组织学生具体操作采煤机、液压支架、掘进机等煤矿机电液压设备并分析该设备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如图1。并且借助企业实现实际岗位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中带领学生到天地华润等企业实习与工厂管理人员、一线员工座谈,使学生充分体验岗位需求与本课程的知识技能特点及在日后工作中的应用。
  2.5考核方式的改革
  建立以形成性考核为主体的课程考核体系。以形成性考核为主构建和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制定以平时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为主的综合考核方案。要体现三个方面的结合: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校内教师评价与校外实习实训企业评价相结合。
  图1煤矿机电设备液压系统教学过程
  总之,对高职院校《液压传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通过适当的革新,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与技能,才能真正实现培养与造就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液压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教学中引入煤矿液压设备更加有利于学生实际岗位操作技术能力,从而能够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章宏甲,黄谊.液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陈健.《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時代教育,2014(2):74
  [3]彭熙伟.《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液压与气动,2008(5):46-47
  [4]马胜钢,张建立,马泳涛等.《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液压与气动,2008(12):12-14
  [5]汪帮富,殷振,谢鸥.《液压传动》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5):244-245
  作者简介:
  孟超平(1982.3-)女,汉族,内蒙古兴和县人,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液压及数控技术方面理论及实训教学教研等。
其他文献
【摘要】解剖学和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其他桥梁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基础,与医学检验专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解剖学、生理学的教学紧密结合是当前和未来检验事业发展的需要,综合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加快改革步伐,积极探索检验解剖学教学新的方法和发展方向,是我们解剖学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高职高专 临床检验专业 医学基础 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摘要】尝试在中药学专业野外实习中应用PBL教学法,设计方案,并具体实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为今后在中药学专业野外实习中深入开展PBL教学法奠定基础。  【关键词】 PBL教学法 中药学 野外实习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43-02  野外实习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须经历的培养识药用药的阶段。野外实习目的是在实践中培养识别
【摘要】高职院校医学营养专业旨在为社会培育具有扎实的营养学、医学相关知识背景,并有在膳食指导、营养管理等方面存在高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对人才的要求较高。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对当前社会人才的需求进行定位,并有针对性地指出,为配合社会需求所需进行的教育工作,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医学营养专业 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
【摘要】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数字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本文主要阐述以世界大学城为网络平台的运动疗法技术教学资源的建设思路及建设步骤。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 运动疗法技术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45-02  1.世界大学城简介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是一个综合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社会对汽车类人才需求比例日益增大,各个高校纷纷开设汽车类专业,以满足社会对汽车人才的需求,提出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推行“优秀本科生导师制”和校外企业联合培养等途径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设想。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创新 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房屋建筑学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房建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以及监控实习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归纳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经验和思路,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方向。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设计 教学手段 实验室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摘要】基于国情和省情,研究市场对设计人才需求特点,结合职业教育发展,具体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信息技术系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建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为突破点,探索我系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工作。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设计人才,体现高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特色。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
随着经济发展与工业进步,工程车辆在现代化建设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型平板运输车是额定载重在50t以上,具有自行走及液压提升装置的专用运输车辆,具有超重载荷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