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对艺术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措施,就如何使艺术院校学生党支部有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做一些思考。
【关键词】艺术院校 学生党支部 战斗堡垒 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作为文化艺术研究、传承、发展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全社会培养和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类文化艺术人才的重任。艺术类大学生,作为未来文化艺术战线的后备军,他们思想和行为、作品及对社会的影响是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完全可以说,他们的素质导向将引领者下一代青年的成长,故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艺术院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进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疆艺术学院是全国六所省(区)属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研究艺术类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通过调研系统的总结艺术类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形成研究成果对促进艺术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与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新疆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调查问卷》,对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影视戏剧系、音乐系、舞蹈系、文化艺术管理系各学生党支部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以问卷和现场走访的形式进行,主要调研学生党支部设立、制度建设、党员发展、组织生活质量、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调查对象是学生党员、学生支委、学生辅导员以及部分普通学生,涉及全院9个学生党支部,共发放问卷110份,其中向学生党员发出问卷80份,向学生支委发出10份,向学生辅导员发放5 份,向普通学生发出问卷15份。收回问卷110份,回收率为100%。
(一)学生党支部设置状况
目前新疆艺术学院设有学生党支部9个,其中美术系3个,音乐系、影视戏剧系各2个,舞蹈系、文化事业管理系各1个。
学生党支部建立形式相对单一。学院各系部学生党支部主要按专业和年级划分设置,如美术系把党支部建在本科专业上。根据美术系的具体情况,按照绘画、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三大块建立了三个学生党支部。以专业为单位设立学生支部的优势是可以让学生党员较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同专业各年级学生党员有较多的共同兴趣和学习话题。
(二)学生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
围绕学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将雷锋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与日常的政治理论学习紧密结合,确保每次主题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见实效,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显示,认为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情况好与比较好的数据统计分别为60. 9%和31.8%。学生党支部应坚持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学生党员的头脑,使之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有65.5%的人认为学生党支部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有18.2%的人认为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三)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结构与素质
学生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工作的核心骨干,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和能力是否过硬,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支部的发展和建设。近年来,新疆艺术学院党委注重选拔党性强、政治素质高、具有奉献精神、善于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较高的威信的同志担任学生支部书记。一般由政治辅导员、优秀党员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本次调查显示,全院9个学生党支部中, 5个支部书记是由学生工作辅导员担任,四个支部书记则由政治素质好的专业教师担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31%的受访学生认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中的威信以及作用发挥情况一般。
(四)学生党支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状况
结合新疆艺术学院实际,学院党委建立健全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制度、团组织“推优”制度、入党联系人制度等。学生在向所在系部学生党支部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之日起,支部就承担起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培养的职责。凡递交“入党申请书”人员,均要求填写“新疆艺术学院申请入党人员信息表”。学生党支部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建立积极分子数据库,对积极分子实施量化考核;组织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学习,及时指定培养联系人进行考察培养。调查显示,有78. 2%的人认为党支部对发展对象的考察谈话制度落实得非常好和较好。在党员与积极分子联系时,根据学生特点,重点突出,以学习生活和党的基础知识为切入点,分别占统计数据的70. 9%和71. 8%,谈话内容重点考察入党动机,占统计数据的76. 4%。
(五)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制度建设状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新疆艺术学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制定党员培养发展计划,规范发展程序;确保了申请入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队伍保持合理比例,同时综合考虑支部中党员的民汉比例、男女比例,以及同一年级中各班级党员比例等情况,促进支部党员发展工作协调发展。但是在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比如有81.9%的人认为支部管理各项工作制度非常健全的同时也有22.7%的人认为学生党支部入党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联系谈话制度落实情况不太好。
(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状况
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近年来,针对学生党员思想理论武装需要进一步深化的要求,新疆艺术学院各学生党支部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提高党员的政治鉴别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各学生支部带领和组织党员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创新民族团结形式,成为民族团结的宣传阵地和民族团结的实践基地。通过调研了解到,近80%的学生党员认为每月应有1次以上的理论学习时间。学生党员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清楚,90 %的党员认为政治理论学习对党员素质提高帮助很大和比较有帮助,72 .2 %的党员认为政治理论学习在现实中作用较大。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帮助自身提高思想认识方面仍然有一定差距,有8. 2%的党员在实际中感到学习理论在现实中帮助不大,只是形式。 (七)学生党员重发展轻教育现象比较突出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各学生党支部培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的任务繁重,入党之前和入党时的教育管理占用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明显没有跟上,致使一些学生一旦入党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并没有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是形式上入了党,在思想上没有入党。调查显示有47. 3%的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较好,52. 7%的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一般,有51.8%的人认为当前影响共产党员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党员素质不高,有24.5%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威信一般,更是有31.8%的学生党员在回答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否感到 光荣时,回答不光荣。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同样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
(八)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有待加强
从开展组织生活的时间来看,赞同组织生活会一月至少一次的占73. 6%,两周一次的占19. 1%,不太同意的情况占7. 3%。可以说,学生支部组织生活会根据学校的部署安排,时间基本有保障,但离要求还有差距。
从组织生活会的内容来看,总体上来说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党支部根据大学生党员的特点,除了定期开展的理论学习、发展党员等工作,还有志愿者服务、各类竞赛等活动。还经常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如瞻仰革命圣地,祭扫烈士墓,参观各类纪念馆、图片展等等。调查反映,组织生活内容选项(多选)的前四位的排序分别是政治理论学习(90. 9% )、 发展党员(83. 3% )、志愿者活动(69. 10%)、民主生活会(58. 2% )。
二、关于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一)切实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挑选和培养,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
基层学生党支部是否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是关键。好的支部书记能带领支部成员共同建设好支部,组织参与质量高、见实效的支部活动。所以,要切实改进当前艺术类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首先应该将学生党支部书记这个职位专职化。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选拔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师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其次,要加强针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交流、培训和考核。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在党员发展程序、党支部活动开展等方面要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学校各支部书记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学校要建立针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的有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制度成为提升工作质量、激发工作热情的有效保障。
(二)重视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学生党支部要及时了解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注意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重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给学生党员交任务、压担子,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主题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增长能力和才干。
(三)加强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教育,提高荣誉感
党员意识教育不能仅限于党课的课堂教育形式,而应贯穿于大学生党员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党支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首先,坚持和强化组织生活的规范性、强制性,制度性。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要严格工作程序,严格考勤制度,要明确党支部活动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其次,要明确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强化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
(四)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考核、规范学生党支部工作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党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状况、日常行为等,都对普通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学生之前为了入党积极上进,但入党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还一个原因是高校党组织缺乏对学生党员的有效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因此,我们还需要探索一些活动形式让学生党员参与其中,制定一些制度规范来约束和激励学生党员。
在活动层面上,党组织应多采用“给任务”“压担子”的做法。在实践中让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对大学生党员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求其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业务素质、富有活力的创新素质。此外,要积极为他们的工作创造条件,多关心、多指导。应该有意识地让大学生党员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独当一面;学生党员应在学习、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
【参考文献】
[1]陈子辰.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
[3]韦琪.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方法和途径[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
【关键词】艺术院校 学生党支部 战斗堡垒 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作为文化艺术研究、传承、发展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全社会培养和输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类文化艺术人才的重任。艺术类大学生,作为未来文化艺术战线的后备军,他们思想和行为、作品及对社会的影响是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完全可以说,他们的素质导向将引领者下一代青年的成长,故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艺术院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进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疆艺术学院是全国六所省(区)属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研究艺术类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通过调研系统的总结艺术类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形成研究成果对促进艺术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状与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新疆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调查问卷》,对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影视戏剧系、音乐系、舞蹈系、文化艺术管理系各学生党支部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以问卷和现场走访的形式进行,主要调研学生党支部设立、制度建设、党员发展、组织生活质量、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调查对象是学生党员、学生支委、学生辅导员以及部分普通学生,涉及全院9个学生党支部,共发放问卷110份,其中向学生党员发出问卷80份,向学生支委发出10份,向学生辅导员发放5 份,向普通学生发出问卷15份。收回问卷110份,回收率为100%。
(一)学生党支部设置状况
目前新疆艺术学院设有学生党支部9个,其中美术系3个,音乐系、影视戏剧系各2个,舞蹈系、文化事业管理系各1个。
学生党支部建立形式相对单一。学院各系部学生党支部主要按专业和年级划分设置,如美术系把党支部建在本科专业上。根据美术系的具体情况,按照绘画、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三大块建立了三个学生党支部。以专业为单位设立学生支部的优势是可以让学生党员较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同专业各年级学生党员有较多的共同兴趣和学习话题。
(二)学生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
围绕学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将雷锋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与日常的政治理论学习紧密结合,确保每次主题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内容、见实效,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显示,认为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情况好与比较好的数据统计分别为60. 9%和31.8%。学生党支部应坚持用党的理论知识武装学生党员的头脑,使之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有65.5%的人认为学生党支部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有18.2%的人认为学生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
(三)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结构与素质
学生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工作的核心骨干,学生党支部书记素质和能力是否过硬,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支部的发展和建设。近年来,新疆艺术学院党委注重选拔党性强、政治素质高、具有奉献精神、善于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较高的威信的同志担任学生支部书记。一般由政治辅导员、优秀党员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本次调查显示,全院9个学生党支部中, 5个支部书记是由学生工作辅导员担任,四个支部书记则由政治素质好的专业教师担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31%的受访学生认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中的威信以及作用发挥情况一般。
(四)学生党支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状况
结合新疆艺术学院实际,学院党委建立健全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制度、团组织“推优”制度、入党联系人制度等。学生在向所在系部学生党支部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之日起,支部就承担起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培养的职责。凡递交“入党申请书”人员,均要求填写“新疆艺术学院申请入党人员信息表”。学生党支部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建立积极分子数据库,对积极分子实施量化考核;组织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学习,及时指定培养联系人进行考察培养。调查显示,有78. 2%的人认为党支部对发展对象的考察谈话制度落实得非常好和较好。在党员与积极分子联系时,根据学生特点,重点突出,以学习生活和党的基础知识为切入点,分别占统计数据的70. 9%和71. 8%,谈话内容重点考察入党动机,占统计数据的76. 4%。
(五)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制度建设状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新疆艺术学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制定党员培养发展计划,规范发展程序;确保了申请入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队伍保持合理比例,同时综合考虑支部中党员的民汉比例、男女比例,以及同一年级中各班级党员比例等情况,促进支部党员发展工作协调发展。但是在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比如有81.9%的人认为支部管理各项工作制度非常健全的同时也有22.7%的人认为学生党支部入党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联系谈话制度落实情况不太好。
(六)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状况
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近年来,针对学生党员思想理论武装需要进一步深化的要求,新疆艺术学院各学生党支部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提高党员的政治鉴别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各学生支部带领和组织党员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创新民族团结形式,成为民族团结的宣传阵地和民族团结的实践基地。通过调研了解到,近80%的学生党员认为每月应有1次以上的理论学习时间。学生党员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清楚,90 %的党员认为政治理论学习对党员素质提高帮助很大和比较有帮助,72 .2 %的党员认为政治理论学习在现实中作用较大。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帮助自身提高思想认识方面仍然有一定差距,有8. 2%的党员在实际中感到学习理论在现实中帮助不大,只是形式。 (七)学生党员重发展轻教育现象比较突出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各学生党支部培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的任务繁重,入党之前和入党时的教育管理占用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明显没有跟上,致使一些学生一旦入党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并没有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是形式上入了党,在思想上没有入党。调查显示有47. 3%的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较好,52. 7%的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一般,有51.8%的人认为当前影响共产党员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党员素质不高,有24.5%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威信一般,更是有31.8%的学生党员在回答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否感到 光荣时,回答不光荣。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同样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
(八)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有待加强
从开展组织生活的时间来看,赞同组织生活会一月至少一次的占73. 6%,两周一次的占19. 1%,不太同意的情况占7. 3%。可以说,学生支部组织生活会根据学校的部署安排,时间基本有保障,但离要求还有差距。
从组织生活会的内容来看,总体上来说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党支部根据大学生党员的特点,除了定期开展的理论学习、发展党员等工作,还有志愿者服务、各类竞赛等活动。还经常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如瞻仰革命圣地,祭扫烈士墓,参观各类纪念馆、图片展等等。调查反映,组织生活内容选项(多选)的前四位的排序分别是政治理论学习(90. 9% )、 发展党员(83. 3% )、志愿者活动(69. 10%)、民主生活会(58. 2% )。
二、关于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一)切实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挑选和培养,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
基层学生党支部是否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是关键。好的支部书记能带领支部成员共同建设好支部,组织参与质量高、见实效的支部活动。所以,要切实改进当前艺术类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首先应该将学生党支部书记这个职位专职化。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选拔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师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其次,要加强针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交流、培训和考核。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在党员发展程序、党支部活动开展等方面要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学校各支部书记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学校要建立针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的有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制度成为提升工作质量、激发工作热情的有效保障。
(二)重视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学生党支部要及时了解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注意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重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给学生党员交任务、压担子,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主题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增长能力和才干。
(三)加强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教育,提高荣誉感
党员意识教育不能仅限于党课的课堂教育形式,而应贯穿于大学生党员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党支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首先,坚持和强化组织生活的规范性、强制性,制度性。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要严格工作程序,严格考勤制度,要明确党支部活动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其次,要明确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强化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
(四)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考核、规范学生党支部工作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党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状况、日常行为等,都对普通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学生之前为了入党积极上进,但入党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还一个原因是高校党组织缺乏对学生党员的有效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因此,我们还需要探索一些活动形式让学生党员参与其中,制定一些制度规范来约束和激励学生党员。
在活动层面上,党组织应多采用“给任务”“压担子”的做法。在实践中让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对大学生党员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求其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业务素质、富有活力的创新素质。此外,要积极为他们的工作创造条件,多关心、多指导。应该有意识地让大学生党员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独当一面;学生党员应在学习、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
【参考文献】
[1]陈子辰.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
[3]韦琪.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方法和途径[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