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4—0157—01
一、ISO9000标准在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
采用ISO9000标准的思路和方法建立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质量管理模式,将ISO9000标准运用于文明单位建设工作的全部要素,对于开创新思路,应用新方法,提升工作质量,规范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程序,更好地开展文明单位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
1.ISO9000标准是国际公认的一种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
“ISO9000标准”是指ISO9000系列标准或族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一套关于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是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最科学、最实用的先进管理模式,已为当今各国在质量管理中广泛应用。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也应借鉴这种管理模式。文明单位建设工作逐步法律化,就要以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为载体规范文明单位建设,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按照ISO9000:2000标准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这就是说,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质量必然表现为满足《文明单位建设条例》履行的工作要求、滿足文明单位建设十条标准,同时还要满足当前形势要求、上级文明单位主管部门部署任务的要求和满足服务对象要求的程度。要提高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必须涉及质量管理。文明单位条例作为一个创建依据,应当引入质量概念,条例中所列各项标准是必须达到的,但以什么质量达到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2.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借鉴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模式能增强可操作性
文明单位建设工作是一个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所谓文明单位是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先进单位。文明条例作为地方法规文件,不可能要求具体的管理模式,但是以何种方式展示群众性的活动,怎么能体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找到一种共性的切入点,既便于开展活动,又便于对比考核。因此使用ISO9000标准,就能高质量地完成好上述工作任务。
3.实施ISO9000标准有利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标准化
虽然有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这样一个地方法规,但各单位的创建方法也各不相同,与条例的符合度不尽一致,互相可比性不大,没有一个载体或平台让这些单位去自我找差距,互相比较有一定困难。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标准的框,考核起来也不便于统一掌握。假如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方法建立三级或四级管理文件(一级文件:文明单位创建质量手册;二级文件: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程序文件;三级文件:文明单位各项创建记录、表格等),就便于日常检查和考核,也便于规范活动。
二、ISO9000质量体系在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将文明单位创建各要素直接纳入质量手册,使文明活动上升为质量意识,不仅便于监控,同时也使全员认识到要履行好工作职责,必须增强质量意识,引进一切可以提高工作质量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使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不断地满足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队伍建设要求。
1. ISO9000标准在文明创建活动中的运用
ISO9000标准要求各项文件记录都要受控。所谓受控就是要纳入管理,建立各种合理的记录表格,分类管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日常性创建工作要求规范化,要求建立常规性程序文件,如文明活动管理程序、共建共育管理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核审程序等,这种程序文件规定了基本活动程序,活动必须按程序走,可以规定几个基本要素,如同采分点一样。如每季度的内部审核,在审核ISO9000体系运行时可以对文明创建活动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对没有执行的作为不符合项,执行不了的可以启动纠正措施。每半年的管理评审,评审体系的效果,也就评审了文明创建工作的持续性和总体效果。按条例内容可建立思想道德建设类记录。在物质文明建设上的目标管理记录,业务工作考核表也可以收录于文明记录中。对于一票否决的八条内容应当建立ISO9000标准中的纠正和预防程序。文明条例中虽然有撤消的内容,但如何预防没有提到,所以各级文明单位必须有预防的办法,否则很难保证不出问题,ISO9000标准这部分就非常适用。同时还要建立数据分析办法,便于对创建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使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改进提高。
2.ISO9000考核方式对文明单位考核的借鉴
首先是便于检查。因为有内审报告、管理评审等,上级考核时,可以直接检查内审记录,管理评审记录。考核前先下计划书,让被考核单位有思想准备。考核中运用核查表,按照核查表中的要素进行,只要符合记录就予以通过,达不到要求的可以根据标准确定为一般不符合项或严重不符合项。严重不符合项超过一项或二项考核不予通过。属于一般不符合项在几项之内的可以限期整改,下级文明办督办检查,通过后填表上报,认定后通过,颁发证书或奖牌。通过ISO9000考核的单位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内全部项目抽查完毕,满三年后重新进行申报重新考核,这一点与文明单位重新申报极为相似。文明单位有效期是四年,四年后重新申报。核查表可以完全公开,也可以事前通知被考核单位,考核可采用查阅资料、考试、座谈等方式进行,对于不符合项,被考核单位还要签字确认。
综上所述,ISO9000质量体系在文明单位建设中的应用,不仅规范文明单位创建的工作程序和人员行为,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文明创建水平和档次。
一、ISO9000标准在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
采用ISO9000标准的思路和方法建立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质量管理模式,将ISO9000标准运用于文明单位建设工作的全部要素,对于开创新思路,应用新方法,提升工作质量,规范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程序,更好地开展文明单位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
1.ISO9000标准是国际公认的一种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
“ISO9000标准”是指ISO9000系列标准或族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一套关于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是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最科学、最实用的先进管理模式,已为当今各国在质量管理中广泛应用。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也应借鉴这种管理模式。文明单位建设工作逐步法律化,就要以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为载体规范文明单位建设,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按照ISO9000:2000标准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这就是说,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质量必然表现为满足《文明单位建设条例》履行的工作要求、滿足文明单位建设十条标准,同时还要满足当前形势要求、上级文明单位主管部门部署任务的要求和满足服务对象要求的程度。要提高文明单位建设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必须涉及质量管理。文明单位条例作为一个创建依据,应当引入质量概念,条例中所列各项标准是必须达到的,但以什么质量达到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2.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借鉴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模式能增强可操作性
文明单位建设工作是一个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所谓文明单位是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先进单位。文明条例作为地方法规文件,不可能要求具体的管理模式,但是以何种方式展示群众性的活动,怎么能体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找到一种共性的切入点,既便于开展活动,又便于对比考核。因此使用ISO9000标准,就能高质量地完成好上述工作任务。
3.实施ISO9000标准有利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标准化
虽然有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这样一个地方法规,但各单位的创建方法也各不相同,与条例的符合度不尽一致,互相可比性不大,没有一个载体或平台让这些单位去自我找差距,互相比较有一定困难。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标准的框,考核起来也不便于统一掌握。假如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方法建立三级或四级管理文件(一级文件:文明单位创建质量手册;二级文件: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程序文件;三级文件:文明单位各项创建记录、表格等),就便于日常检查和考核,也便于规范活动。
二、ISO9000质量体系在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将文明单位创建各要素直接纳入质量手册,使文明活动上升为质量意识,不仅便于监控,同时也使全员认识到要履行好工作职责,必须增强质量意识,引进一切可以提高工作质量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使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不断地满足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队伍建设要求。
1. ISO9000标准在文明创建活动中的运用
ISO9000标准要求各项文件记录都要受控。所谓受控就是要纳入管理,建立各种合理的记录表格,分类管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日常性创建工作要求规范化,要求建立常规性程序文件,如文明活动管理程序、共建共育管理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核审程序等,这种程序文件规定了基本活动程序,活动必须按程序走,可以规定几个基本要素,如同采分点一样。如每季度的内部审核,在审核ISO9000体系运行时可以对文明创建活动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对没有执行的作为不符合项,执行不了的可以启动纠正措施。每半年的管理评审,评审体系的效果,也就评审了文明创建工作的持续性和总体效果。按条例内容可建立思想道德建设类记录。在物质文明建设上的目标管理记录,业务工作考核表也可以收录于文明记录中。对于一票否决的八条内容应当建立ISO9000标准中的纠正和预防程序。文明条例中虽然有撤消的内容,但如何预防没有提到,所以各级文明单位必须有预防的办法,否则很难保证不出问题,ISO9000标准这部分就非常适用。同时还要建立数据分析办法,便于对创建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使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改进提高。
2.ISO9000考核方式对文明单位考核的借鉴
首先是便于检查。因为有内审报告、管理评审等,上级考核时,可以直接检查内审记录,管理评审记录。考核前先下计划书,让被考核单位有思想准备。考核中运用核查表,按照核查表中的要素进行,只要符合记录就予以通过,达不到要求的可以根据标准确定为一般不符合项或严重不符合项。严重不符合项超过一项或二项考核不予通过。属于一般不符合项在几项之内的可以限期整改,下级文明办督办检查,通过后填表上报,认定后通过,颁发证书或奖牌。通过ISO9000考核的单位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内全部项目抽查完毕,满三年后重新进行申报重新考核,这一点与文明单位重新申报极为相似。文明单位有效期是四年,四年后重新申报。核查表可以完全公开,也可以事前通知被考核单位,考核可采用查阅资料、考试、座谈等方式进行,对于不符合项,被考核单位还要签字确认。
综上所述,ISO9000质量体系在文明单位建设中的应用,不仅规范文明单位创建的工作程序和人员行为,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文明创建水平和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