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州的姜洋就懂得如何运用这种捻指神功,虽然他与周围很多人一样是以几万元起家,但仅仅一年的时间他就运用“神功”将身边一同起步的人远远抛到了身后。
少林七十二绝技中有一种捻指功,不过这里说的捻指神功指的是能掐会算,或者说是能够就着自己身边的资源去筹集资金的方法。张培宵、张春健用的都是自己身边的资源,但是创业者身边可挖掘的资源远不止这些。
2万元变5000万元的本领
1991年,武术教练陈志圣在杭州拿100元月薪,回温州老家盖间瓦房。欠下不少债务。在武汉做生意的徒弟们请他去玩,他请假到武汉一看。徒弟们有的月入三五千,有的上万元,抵他上几年班,他当即就留下不走了。
他从老家贷款1万元,承朋友们相帮,在公司门口卖金项链,很快赚了几千元。这时,很多老乡都进入商场卖百货,如剃须刀、电池、计算器等,生意不错,陈志圣也动了心。
在1992年,他以2万元本钱进入汉口商业大楼。
“当时我很糊涂,不知道促销,本钱少,只知勤进快销”。尽管送货越来越多,他仍然坚持肩挑背扛。到一个月能赚1万元的时候,也不舍得打的,在公汽上挤上挤下,为省5分钱,他宁愿多走一站路。
1996年之前,他每天都欠别人的钱。“脸皮很厚,长期到别人那里借。”只用了5年,他的营业额从2万元暴增到5000万元。
陈志圣在汉口商业大楼的生意本钱只有2万元,但一个月能卖3万元。有一个月周转资金差1万元,他十分为难,后来分别开口找两个人各借5000元,保证了正常周转。
这家商场旺盛的销售让他看到做百货的优点:毛利高,无季节性不会积压,生意风险很小。他决定乘机扩大生意。
进入洪山商场需要5万元,而他手上只有3万余元。他想办法说通供货商赊货1万元,再找老乡借了1万元,顺利进驻。一个月过去,在这两家商场共赚3万元。他又找人借2万元,进入第三家商场,第一个月的利润用于还款,第二个月赚3万元,再去借2万元,进驻第4家商场。“如果不是这样滚动发展,中规中矩做生意,恐怕永远是10万元。”1992年到1993年,大小商场陈志圣一口气进入了10个。第二年,他以同样的手段,进行产品多元化,涉足业务由小百货扩展到服装、小家电、皮包等。
做到1997年,他进入了20多个商场,这时,他一年在各商场的总销售达到5000万元。陈志圣坦言,生意高速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借债。而能顺利借到钱的关键在于信誉。“我一般比约定时间早两天还钱,绝不拖延。”
1998年开始,百货店受到超市业猛烈冲击,中小店面关门之声不绝于耳。陈志圣陆续关闭了全部百货店的生意。
他的目光转向了时尚休闲服装代理。他曾在温州结识了“森马”老总。恰好“森马”此时欲拓展湖北市场,陈志圣经考察后,认为其很有发展潜力,而且当时休闲品牌很少,仅真维斯,佐丹奴等几家,市场竞争不大。“放开眼光,看准项目,就大胆做”。他接下了“森马”湖北代理权,全力拓展。
1998年,武汉第一家“森马”专卖店在司门口开业。他打算占据的,都是江汉路、中南、亚贸等闹市最繁华的地带,租金很贵,当时开一家专卖店的费用就需百万元。他又“故技重施”,一方面取得了厂方货源上的支持,可先付少量资金获得大量货物,另一方面找亲朋好友借钱。就这样,在一年内,“森马”马不停蹄,一口气开了10家店。

没人敢接的订单
不论是创业之初、还是经营过程中,资源就在身边,所不同的是,有些资源是需要创业者有能掐会算的本事,将它们算计出来的。与陈志圣一样,温州的姜洋也非常懂得如何运用这种捻指神功,虽然他与周围很多人一样是以几万元起家,但仅仅一年的时间他就运用“神功”将身边一同起步的人远远抛到了身后。所不同的是,姜洋寻找的资源与众不同,而且他的操作方法技术性更强一些,
姜洋2001年刚刚大学毕业,就惦记着自己创业。他没有什么本钱,学文科出身也没有什么技术,但是姜洋家中一直是做模具加工的。工序、经营上他多少懂得一些,所以决定以此起步。
姜洋从家里借了10万元开始创业,接了一个准备转手的小工厂就操练开了。在温州做这类模具加工的小工厂非常多,大家的技术水平不相上下,竞争激烈不说,利润也比较低。通常发现一个大客户后,大家都会争抢着与这个大客户接触,以期望将业务留下来。然而奇怪的是,2001年年末来了一个大客户,很多小工厂却不去争了。
原来这是上海一家比较有名气的贸易公司,此次接了国外一笔加工模具的订单。这家贸易公司一直是非常有信誉的,但因为原合作的工厂出了问题,且这笔订单的活儿太大,贸易公司要求分三批交活,但每笔的货款要延迟5个月支付。数百万元的订单原本诱惑力极大,可问题是大厂的开价比较高,同样的工序,大厂的报价比小厂高出26%;小厂却没有那么大的资金实力去接。5个月后才能拿到货款,小厂的微薄资金量经不起如此庞大金额的考验。这家上海贸易公司又不愿意将活儿分给不同的小厂,因为外商对加工的质量要求很严,贸易公司认为小工厂的加工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出现问题就是严重的损失。
姜洋得知此事时已经很晚了,由于在温州没能找到合适的加工厂,上海贸易公司的人决定第二天去其他地方再看看。当晚,姜洋找上门,想接下这个订单。上海贸易公司的人看到姜洋接订单的意愿如此坚决,也觉得十分纳闷。别人都因为5个月后结款的事情推托,姜洋又凭什么会去接单子?
为了拿下订单,姜洋对上海公司的人说自己家多年一直从事模具加工,虽然他是刚刚开始,但家里资金还算厚实。随后两天,上海公司在严格考察了姜洋的生产工艺和成品后,与姜洋签下了非常严格的合同。其中规定如第二批、第三批货的交货期延迟,将会加倍罚款等。
姜洋的家人听说他接下了这笔订单后,马上就跟姜洋急了。家里根本没有那么多资金来支撑他完成这个订单,但是姜洋却很踏实。
4天后,上海公司准时将订金打入姜洋的账户,姜洋也如期开工了。同行都知道像这种订单,完成第一批活儿没有什么问题,一般自己工厂的资金加上订金足以支付开工的所有费用支出。但第一批活儿交工后,如果没有资金马上补充,第二批活儿基本上无法正常开工。5个月的结账期根本不是这种小工厂可以承受得了的。然而奇怪的是,第一批活儿交工后,姜洋马上就开始着手第二批、第三批活儿,好像根本没有什么资金压力似的。大家都纳闷,这家伙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姜洋本人的确没那么多钱,他的家人能够帮助他的也非常有限。但是从一开始姜洋就将这笔活儿反复盘算了数遍,从中找到了筹资的方法。
摆在眼前的筹资机会
都说小企业贷款是世界难题,实际上这是 指政策层面,不容易解决小企业贷款的问题。但是很多成功的案例证明,如果你能够找到可利用的资源,那么就可以从技术层面上化解这道难关。
姜洋其实用的方法非常简单,只不过大多数创业者不知道原来还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贷款。学过中级会计实务的人都知道,有一种贷款方式银行是乐于接受的,哪怕贷款对象是小企业主,这就是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即企业将其按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债权提供给银行,作为其向银行借款的质押。
上海的这家贸易公司名气很大,信誉又一直很好,所以当姜洋将与这家公司的合同提供给银行时,很快就取得了5个月期流动资金借款25万元,年利率为6%,姜洋只需要每个月末偿付利息,并在5个月后偿付这笔短期借款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就可以了。
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难,到底难在哪里?就是中小企业主没有可以向银行提供的自己有偿付能力的证明。不少企业主认为,我如果有那么多的资金去购买银行要求的固定资产,我还用得着贷款吗?其实这是因为企业主们不清楚到底可以通过何种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除了固定资产外,信誉良好的应收账款、设备质押等都可以成为获得贷款的良好资源。
姜洋的创业经历证明,创业者身边有很多的机会和资源可以善加利用。早在姜洋刚刚开始创业时,由于接手工厂花费了8万余元,姜洋根本就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开工生产。当时姜洋就曾想过利用设备质押向银行贷款。不过由于姜洋购买的工厂中设备比较陈旧。他多方咨询后了解,用这些设备质押获得的资金极少。资金量不足,显然他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继续筹集资金,姜洋觉得这个方法行不通。但是再向家里借钱,也不太现实,家中的工厂也需要流动资金的支撑。
他想到了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在温州加工企业遍地开花,为各种加工企业服务的设备租赁公司也非常多。姜洋选择了将设备卖给租赁公司,然后再租用的方法,马上就获得了3万元的资金。这即是另一种筹资方式:售后租回。这种方式让不少小企业可以迅速盘活自己的资产。另外,他将自己的工厂厂房质押给银行,也获得了2,5万元的资金。如此一来,姜洋手中很快就又有了10万元的资金。
正是利用这种不断从自己身边找资源,让自己循环获得资金的方式,姜洋在1年后已经迅速积累到60多万元的资本。
少林七十二绝技中有一种捻指功,不过这里说的捻指神功指的是能掐会算,或者说是能够就着自己身边的资源去筹集资金的方法。张培宵、张春健用的都是自己身边的资源,但是创业者身边可挖掘的资源远不止这些。
2万元变5000万元的本领
1991年,武术教练陈志圣在杭州拿100元月薪,回温州老家盖间瓦房。欠下不少债务。在武汉做生意的徒弟们请他去玩,他请假到武汉一看。徒弟们有的月入三五千,有的上万元,抵他上几年班,他当即就留下不走了。
他从老家贷款1万元,承朋友们相帮,在公司门口卖金项链,很快赚了几千元。这时,很多老乡都进入商场卖百货,如剃须刀、电池、计算器等,生意不错,陈志圣也动了心。
在1992年,他以2万元本钱进入汉口商业大楼。
“当时我很糊涂,不知道促销,本钱少,只知勤进快销”。尽管送货越来越多,他仍然坚持肩挑背扛。到一个月能赚1万元的时候,也不舍得打的,在公汽上挤上挤下,为省5分钱,他宁愿多走一站路。
1996年之前,他每天都欠别人的钱。“脸皮很厚,长期到别人那里借。”只用了5年,他的营业额从2万元暴增到5000万元。
陈志圣在汉口商业大楼的生意本钱只有2万元,但一个月能卖3万元。有一个月周转资金差1万元,他十分为难,后来分别开口找两个人各借5000元,保证了正常周转。
这家商场旺盛的销售让他看到做百货的优点:毛利高,无季节性不会积压,生意风险很小。他决定乘机扩大生意。
进入洪山商场需要5万元,而他手上只有3万余元。他想办法说通供货商赊货1万元,再找老乡借了1万元,顺利进驻。一个月过去,在这两家商场共赚3万元。他又找人借2万元,进入第三家商场,第一个月的利润用于还款,第二个月赚3万元,再去借2万元,进驻第4家商场。“如果不是这样滚动发展,中规中矩做生意,恐怕永远是10万元。”1992年到1993年,大小商场陈志圣一口气进入了10个。第二年,他以同样的手段,进行产品多元化,涉足业务由小百货扩展到服装、小家电、皮包等。
做到1997年,他进入了20多个商场,这时,他一年在各商场的总销售达到5000万元。陈志圣坦言,生意高速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借债。而能顺利借到钱的关键在于信誉。“我一般比约定时间早两天还钱,绝不拖延。”
1998年开始,百货店受到超市业猛烈冲击,中小店面关门之声不绝于耳。陈志圣陆续关闭了全部百货店的生意。
他的目光转向了时尚休闲服装代理。他曾在温州结识了“森马”老总。恰好“森马”此时欲拓展湖北市场,陈志圣经考察后,认为其很有发展潜力,而且当时休闲品牌很少,仅真维斯,佐丹奴等几家,市场竞争不大。“放开眼光,看准项目,就大胆做”。他接下了“森马”湖北代理权,全力拓展。
1998年,武汉第一家“森马”专卖店在司门口开业。他打算占据的,都是江汉路、中南、亚贸等闹市最繁华的地带,租金很贵,当时开一家专卖店的费用就需百万元。他又“故技重施”,一方面取得了厂方货源上的支持,可先付少量资金获得大量货物,另一方面找亲朋好友借钱。就这样,在一年内,“森马”马不停蹄,一口气开了10家店。

没人敢接的订单
不论是创业之初、还是经营过程中,资源就在身边,所不同的是,有些资源是需要创业者有能掐会算的本事,将它们算计出来的。与陈志圣一样,温州的姜洋也非常懂得如何运用这种捻指神功,虽然他与周围很多人一样是以几万元起家,但仅仅一年的时间他就运用“神功”将身边一同起步的人远远抛到了身后。所不同的是,姜洋寻找的资源与众不同,而且他的操作方法技术性更强一些,
姜洋2001年刚刚大学毕业,就惦记着自己创业。他没有什么本钱,学文科出身也没有什么技术,但是姜洋家中一直是做模具加工的。工序、经营上他多少懂得一些,所以决定以此起步。
姜洋从家里借了10万元开始创业,接了一个准备转手的小工厂就操练开了。在温州做这类模具加工的小工厂非常多,大家的技术水平不相上下,竞争激烈不说,利润也比较低。通常发现一个大客户后,大家都会争抢着与这个大客户接触,以期望将业务留下来。然而奇怪的是,2001年年末来了一个大客户,很多小工厂却不去争了。
原来这是上海一家比较有名气的贸易公司,此次接了国外一笔加工模具的订单。这家贸易公司一直是非常有信誉的,但因为原合作的工厂出了问题,且这笔订单的活儿太大,贸易公司要求分三批交活,但每笔的货款要延迟5个月支付。数百万元的订单原本诱惑力极大,可问题是大厂的开价比较高,同样的工序,大厂的报价比小厂高出26%;小厂却没有那么大的资金实力去接。5个月后才能拿到货款,小厂的微薄资金量经不起如此庞大金额的考验。这家上海贸易公司又不愿意将活儿分给不同的小厂,因为外商对加工的质量要求很严,贸易公司认为小工厂的加工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出现问题就是严重的损失。
姜洋得知此事时已经很晚了,由于在温州没能找到合适的加工厂,上海贸易公司的人决定第二天去其他地方再看看。当晚,姜洋找上门,想接下这个订单。上海贸易公司的人看到姜洋接订单的意愿如此坚决,也觉得十分纳闷。别人都因为5个月后结款的事情推托,姜洋又凭什么会去接单子?
为了拿下订单,姜洋对上海公司的人说自己家多年一直从事模具加工,虽然他是刚刚开始,但家里资金还算厚实。随后两天,上海公司在严格考察了姜洋的生产工艺和成品后,与姜洋签下了非常严格的合同。其中规定如第二批、第三批货的交货期延迟,将会加倍罚款等。
姜洋的家人听说他接下了这笔订单后,马上就跟姜洋急了。家里根本没有那么多资金来支撑他完成这个订单,但是姜洋却很踏实。
4天后,上海公司准时将订金打入姜洋的账户,姜洋也如期开工了。同行都知道像这种订单,完成第一批活儿没有什么问题,一般自己工厂的资金加上订金足以支付开工的所有费用支出。但第一批活儿交工后,如果没有资金马上补充,第二批活儿基本上无法正常开工。5个月的结账期根本不是这种小工厂可以承受得了的。然而奇怪的是,第一批活儿交工后,姜洋马上就开始着手第二批、第三批活儿,好像根本没有什么资金压力似的。大家都纳闷,这家伙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姜洋本人的确没那么多钱,他的家人能够帮助他的也非常有限。但是从一开始姜洋就将这笔活儿反复盘算了数遍,从中找到了筹资的方法。
摆在眼前的筹资机会
都说小企业贷款是世界难题,实际上这是 指政策层面,不容易解决小企业贷款的问题。但是很多成功的案例证明,如果你能够找到可利用的资源,那么就可以从技术层面上化解这道难关。
姜洋其实用的方法非常简单,只不过大多数创业者不知道原来还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贷款。学过中级会计实务的人都知道,有一种贷款方式银行是乐于接受的,哪怕贷款对象是小企业主,这就是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即企业将其按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债权提供给银行,作为其向银行借款的质押。
上海的这家贸易公司名气很大,信誉又一直很好,所以当姜洋将与这家公司的合同提供给银行时,很快就取得了5个月期流动资金借款25万元,年利率为6%,姜洋只需要每个月末偿付利息,并在5个月后偿付这笔短期借款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就可以了。
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难,到底难在哪里?就是中小企业主没有可以向银行提供的自己有偿付能力的证明。不少企业主认为,我如果有那么多的资金去购买银行要求的固定资产,我还用得着贷款吗?其实这是因为企业主们不清楚到底可以通过何种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除了固定资产外,信誉良好的应收账款、设备质押等都可以成为获得贷款的良好资源。
姜洋的创业经历证明,创业者身边有很多的机会和资源可以善加利用。早在姜洋刚刚开始创业时,由于接手工厂花费了8万余元,姜洋根本就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开工生产。当时姜洋就曾想过利用设备质押向银行贷款。不过由于姜洋购买的工厂中设备比较陈旧。他多方咨询后了解,用这些设备质押获得的资金极少。资金量不足,显然他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继续筹集资金,姜洋觉得这个方法行不通。但是再向家里借钱,也不太现实,家中的工厂也需要流动资金的支撑。
他想到了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在温州加工企业遍地开花,为各种加工企业服务的设备租赁公司也非常多。姜洋选择了将设备卖给租赁公司,然后再租用的方法,马上就获得了3万元的资金。这即是另一种筹资方式:售后租回。这种方式让不少小企业可以迅速盘活自己的资产。另外,他将自己的工厂厂房质押给银行,也获得了2,5万元的资金。如此一来,姜洋手中很快就又有了10万元的资金。
正是利用这种不断从自己身边找资源,让自己循环获得资金的方式,姜洋在1年后已经迅速积累到60多万元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