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板书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教学工具。在以多媒体课件为教学主线、实验演示为教学亮点的初中化学课堂中,板书的呈现形式、表达内容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本文以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录像为研究素材对不同教师对黑板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的利用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板书使用方式。
  关键词:板书;多媒体课件;初中化学
  板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以书面语言、符号或图表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的叫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1]。设计得体的板书既能总结课堂知识,使整节课的脉络连贯有序,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知水平。高超精湛的板书艺术无论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还是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获得,甚至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
  一、化学课堂教学板书形式
  每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教授内容的需要选择使用不同形式的板书来呈现预设的教学内容,也会用不同的板书形式来处理课堂中生成的教学契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常见的板书形式有以下三种[3]:
  1.提纲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即按教学内容和教师授课的先后顺序把教材内容中的要点依次写在黑板上,作为学生听课的线索,以起到提纲的作用。在多媒体教学技术广泛应用以后,此类型板书的内容大部分被移植到更加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中去。但其作为教学线索常驻于黑板的特点仍然使该种板书形式成为课堂教学上最常见的板书形式。
  2.过程性板书
  在化学的授课或解题过程中,经常需要教授给学生的是一个思维过程,给学生讲清楚思维的起点、思维的方向、逻辑推导的过程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这些能力型知识,教师常常把思维环节的关键词边讲述边记录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思维链条。这种过程性的板书会因问题不同、学生反应不同而出现多种变化,可以说是课堂上根据学情生成的板书,没办法预设,也没办法被多媒体课件所替代。
  3.示范性板书
  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是化学用语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用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模仿、熟练、掌握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对教师使用化学用语的模仿。此过程必须由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从无到有的书写出来才有效。示范性板书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取代的一种板书形式,也是初中化学中重要且必要的教学手段。
  二、素材分析
  以下以两位教师同课题的常态教学实录为研究素材,分析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使用方式。两位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分组实验、课堂提问等多种教学手段,并以不同的切入点和教学顺序完成了课程要求的教学任务。现选取“以导电实验教授酸碱定义”和“教授石蕊、酚酞两种指示剂”两个片段统计分析2位教师的教学过程。
  两位教师在处理“酸、碱定义”和“指示剂”两个知识点的过程中的时间分配是十分相似,采用的教学手段也都是:演示实验、微观解析、定义讲解、巩固训练等。但两位老师所采用的展现方式不同:C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为教学主线,用了5个部分的PPT课件(12张幻灯片)和1行板书进行“酸、碱定义”的教学;L老师以板书为教学主线,用了1张PPT课件和13行板书进行“酸、碱定义”的教学。
  从学生角度观察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可以发现:C教师完成规定演示实验后,在12张幻灯片的展示过程中,学生目光被教师所展示的图片信息、微观动画所吸引,尤其是“酸碱的由来”和“生活中的酸和碱”两部分出现的6张幻灯片,揭示了酸、碱发现史的背景知识、展示了身边常见物质的所属类别,让学生感知化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L教师在此片段中的教学以演示实验和板书为主,多媒体课件只用了一张“电解过程的微观演示图”必要而形象地解释了演示实验现象背后的反应实质,并将微观图中的离子变化过程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配以规范、详尽的酸、碱定义板书,深化学生对酸、碱定义的理解。此过程中,学生跟随教师的板书记录笔记。但过多的教师板书与学生笔记使L教师完成此教学任务的时间比C教师多了2分钟。
  由此可见,板书和多媒体课件都可以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纲领,是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思维的体现,都可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在脑海中形成知识轮廓、知识体系。但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又各具特点。多媒体课件能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现教学素材,表现力更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的信息容量大,可以有效的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具有这些优点同时,多媒体课件也存在自身的问题:信息量过大导致教学内容不突出;有的课件,修饰元素过多华而不实,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过度依赖课件的预设作用,使学生盲从于课件的翻动,减少了必要了师生互动,学生没有足够的思维参与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过于丰富、庞杂的课件内容也会使学生“只动眼,不动笔”,缺乏必要的记录与练习的环节,致使知识吸收效率低下。
  板书作为传统的重要教学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作用。由于黑板的空间有限,也就决定了板书与其他形式的信息给予方式相比必须具有简洁性,精炼而又准确的反映出教学内容的本质,突出知识重点;恰当的划分黑板区域可以将板书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两部分,主板书用来明晰知识脉络,副板书用来解释或演示具体知识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C教师在两个片段中信息主要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板书没有主、副之分;L教师在两个片段中书写了17行板书,并区分了主板书和副板书。对应的学生反应来看,C教师课堂学生笔记记录较少;L教师课堂学生记录较多。
  三、结论与总结
  在两个片段,20分钟左右的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分别采用了实验、板书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和实验、多媒体课件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都做到了授课条理清晰,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环节完整,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和板书都是重要教学手段,各有优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对板书或是课件做出的选择,和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整体思路才是真正评价一节课的关键。作为相辅相成的两种课堂信息展现手段,板书和课件只有默契配合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高效。由于板书内容是教师现场用粉笔写上去的,一个演算过程的逻辑性、一道题目解答的规范性、一个符号书写的标准性都可以通过教师板书的书写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板书内容不被擦掉的话会一直留存到下课,便于教师小结当堂知识,也便于学生回顾教学脉络。所以在一节课完整的化学课上得体、恰当的板书还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07
  [2]艾雪.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13
  [3]侍玉荣.课改探微,2012-2,53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五缘实验学校361000)
其他文献
马尾神经综合症常因硬脊膜外占位性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肿瘤、外伤、感染或椎管狭窄引起,缺血也可能是原因之一[1].但因手术治疗而致马尾神经综合症临床报道比较少.笔者198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然而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导致生物学严重滞后,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对如何搞好生物实验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词: 生物; 实验教学 ; 现状; 思考  生物学是新世纪的前沿科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才智。生物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窗口。  生物实验教学现
摘要:实施文言文有效教学,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是落实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和文化品位,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与新课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结合文言文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对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有效方法  一、前言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学生的语言知识,教授学生语言运用规范,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增强
笔者回顾了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处理.其中8例在腹腔镜下直接缝合修补,2例迟发穿孔在腹腔镜下置放T管引流,5例开腹手术.术后漏胆2例,其中1例术后胆道狭窄,开腹
摘要: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为人们所接受。中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带来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带来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带来学生合作探究精神能力的养成,但其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教师预设不足、调控不力,评价缺少;学生分组不均,合作不实,规则不明,效能不高。英语课堂要建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在教师学生方面作一些反思和建设。  关键词:
摘要: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是描述科学的语言。语言的学习少不了阅读,数学这种特殊语言的学习更需要阅读,并且要求是理解性的阅读。本文对数学阅读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其心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以期获得合理的、科学的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策略和模式。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语言;数学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直非常关心基础教育的数学家小平邦彦对学习数学曾有过这样一番评述:“学习数学不专心阅
目的:表达并纯化重组CP4-EPSP合成酶(CP4-EPSPS),研究重组CP4-EPSPS的免疫学活性;为进一步制备单克隆抗体和开发检测CP4-EPSPS的快速诊断试剂奠定基础.方法:诱导表达含转基因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factor,PEDF)滴眼液抑制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数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现行的数学教学中,有些老师很少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平台,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老师问学生答”的基本模式上,因此学生没有时间发现问题,也不可能自主发现问题,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了。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