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K-CAM角膜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高度散光的临床评价

来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o_o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ORK-CAM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LASIK治疗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近视性散光(验光度数和轴向与角膜地形图数据大致相同)≥2.00D,等值球镜度≤8.00D的67例(89眼)患者采用随机表分为两组,ORK-CAM组39例(53眼)接受ORK-CAM非球面切削的LASIK治疗;LASIK组28例(36眼)接受传统LASIK治疗。两组术前球镜度数分别为(-4.23±1.31)D和(-4.42±1.58)D(P>0.05);柱镜度数分别为(-2.50±0.52)D和-(2.49±0.47)D(P>0.05)。平均随访6个月,手术前后观察患者视力、屈光度、高阶像差、Q值变化和对比敏感度等情况。结果 ORK-CAM组和LASIK组术后球镜度数分别为(-0.14±0.76)D和(-0.12±0.82)D(P>0.05);柱镜数度分别为(-0.51±0.63)D和(-0.98±1.21)D(P<0.01)。裸眼视力≥1.0者分别占81%和80%(P>0.05);术后慧差分别为(0.33±0.15)μm和(0.42±0.27)μm(P<0.05);球差分别为(0.51±0.24)μm和(0.92±0.32)μm(P<0.01);Q值分别为0.55±0.34和1.17±1.23(P<0.001);ORK-CAM组1个月时对比敏感度恢复到术前水平,而LASIK组3个月时才接近术前水平。结论 ORK-CAM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LASIK治疗近视性高度散光的像差矫正优于传统LASIK。
其他文献
主要探讨电加热对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压力影响的机理和影响的大小。
通过试验,对柠条平茬与粉碎机械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改进,并研制开发出适合柠条饲料开发利用的定型产品,技术经济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本文简要分析了柠条加工机械改
现代社会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使得林业工程建设进入到了关键阶段。而在信息化时代,实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信息化,对提升林业生态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黄淮平原南部,地处四省(苏、鲁、豫、皖)七县(丰县、单县、永城、夏邑、虞城、萧县、砀山)接壤区,总面积1193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
介绍热油炉的发展、炉型结构和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在我国的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渔业也已经同样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而在渔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基层水产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我国渔业的发展及渔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