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打造“四合一”代表履职新平台

来源 :上海人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ct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5月,原黄浦、卢湾两区人大常委会相继召开推进和规范社区(街道)设立人大代表联络服务机构会议,10个社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在原有基础上应运而生。这是上海地方人大代表工作的创新突破之举,是加强法治环境建设的务实之策,是发挥代表作用的基础性工程,不但为代表履职搭建了新的服务平台,而且为反映社情民意拓宽了新的渠道。
  2011年7月,原黄浦、卢湾两区“撤二建一”,给社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的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建设好规范有序、运作顺畅的社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是基层社区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畅通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是社区各项建设的重要支撑。新的黄浦区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及时总结原两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融合发展,提出把社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建设成为“学习培训之地、联系选民之家、履行职责之室、为民服务之窗”的目标,不断加以推进和完善。
  打造“学习培训之地” 增强代表依法履职的功底
  黄浦区人大常委会针对新一届代表的特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组培训相结合、全面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学习培训。区人大常委会围绕新颁布、新实施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人大工作相关的各项新制度新举措,年内将组织开展2次代表集中学习;围绕代表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2次区情通报会。各代表聯络室年内也将开展3次以上学习活动,以学习代表法等相关法律和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的相关制度为重点,通过以会代训、社情介绍、法律讲座、述职交流等形式,增强代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依法履职中“接地气、讲正气、有底气”。豫园街道结合旧区改造等相关课题,组织学习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有关政策法规,使代表们对新老动迁政策的区别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打浦、老西门等街道也结合社区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代表培训,为开展旧区改造和服务社区等重点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政策知识基础。
  构建“联系选民之家” 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代表联络室坚持代表接待和联系选民制度,在每年两次集中联系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联系渠道,围绕相关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每位代表年内至少在选区参加2次以上接待选民活动,并且每年年初就在网上公布代表接待选民工作计划安排,在“代表接待日”前到相关选区发布公告,让选民能够有针对性地参加“代表接待日”活动。代表在接待选民之后,及时将选民反映的问题以书面意见等形式反映给有关部门,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外滩街道联络室特邀了一名刚退休的现任代表参与联络室工作,以代表联系服务代表的形式,加大代表联系居民的力度,确保代表接待室每天都有代表开门接待。淮海、南东、瑞金、五里等街道代表联络室采取代表深入选区接待和特设地点接待相结合、接待信息网上公示和事先张贴接待公告相结合的方式,每两周安排一次选民接待活动,吸引了大批选民与代表见面交流。
  完善“履行职责之室” 打牢代表工作基础
  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和规范本市社区(街道)设立人大代表联络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硬件设施和制度建设。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进一步整合相对固定专用的办公场地,如街道党员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场地资源,统一设置和挂牌,为代表开展活动提供便利。外滩街道将代表联络室设在有近四百平方米的街道党员服务中心,不仅提供专门的办公室,还辟出了代表接待室和代表活动室,为代表活动和履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街道还做到联络室制度、代表照片信息、年度工作计划、接待选民安排“四上墙”;在街道网站上开设人大代表联络室窗口,接受选民和社会的监督。各联络室配好代表联络室工作人员,由社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代表联络室主任,配备1名正科级干部担任联络室副主任,并根据实际需要,再配备1至2名机关工作人员或专职干事(社工)。在制度建设方面,除统一梳理的工作制度外,各代表联络室结合实际,制订具有各自特色的规范性制度。各街道分别制订了《社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工作职责》、《人大代表联络室工作守则》、《人大代表联络室会议制度》、《闭会期间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人大代表联络室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细化工作例会、重大事项报告、社区情况通报、选民接待、意见建议处理、限期落实督办等制度。同时完善履职档案,建立了代表个人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全程记录代表五年内履职情况,更好地提升代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形成“为民服务之窗” 塑造代表集体人格
  今年是黄浦区的“作风建设年”,代表联络室围绕全区工作重点,结合“组团式”和“零距离”服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个人的专业特长和技能,在社区帮困、助老、救济等为民服务中,发挥好人大代表在社区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把代表职能与社会功能融合起来,淮海、小东门、豫园、半淞等街道在旧区改造土地征收、业委会换届选举等重大事项中引入人大代表作为公信人士,以第三方身份参与监督和见证,激活代表“角色意识”,发挥代表社会功能。注重把代表工作与社区党建结合起来,发挥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和居民区党组织中党员人大代表的作用,开展结对帮困、志愿服务、创先争优等活动,实现社区党建工作与人大代表工作的互促共进。外滩街道代表联络室将代表工作与街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挥代表的优势,鼓励代表开展日常走访、积极参与选区活动、资助社区困难老人、组织所在单位年轻员工与所在选区的年轻人开展交友活动、为社区青年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等,并力所能及地推动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社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的建设任重道远,区人大常委会提出要不断推进代表联络室的建设,努力做到“五个真正到位”,即思想认识真正到位、人员配备真正到位、运行制度真正到位、活动场所真正到位、联络服务真正到位,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各社区(街道)代表联络室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
  新的黄浦区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及时总结原两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融合发展,提出把社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建设成为“学习培训之地、联系选民之家、履行职责之室、为民服务之窗”的目标,不断加以推进和完善。
其他文献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从自身职责出发,把推进依法治区、建设法治城区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贯彻实施,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一、充分认识到人大在建设法治城区中独特的作用,不断增强人大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
监督法颁布实施后,监督问效成为人大监督工作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所指的监督问效,主要是指人大常委会针对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在常委会会议审议相关监督议题后,按照监督法和相关制度规定,对审议意见书的落实进行调研、检查、督促、指导,肯定落实成效,确保达到如期效果的行为。  从人大监督的实践来看,近年来,审议意见的落实和监督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但是监督问效的力度还有待加大,问效效果与社会期待以及民
如何把好立法“入门关”?市人大常委会编制2012年度立法计划时,在实行立项论证制度的基础上首次引入专项论证,为科学确定年度立法项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立项论证源头“把关”  2011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了常委会2012年度立法计划的编制工作。為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从源头上把好立法质量关,2012年度立法计划编制继续实行立项论证制度,并且要求立法项目建议单位着重从两个方面开展论证:一是对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上海一家三级医院外科手术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经验。 结果:经手
目的:介绍颈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的基本方法,总结64例经验体会,探讨该术式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操作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64例颈动脉狭窄病人行腔内支架成形术,共放支架66个,其中W
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关系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最近,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围绕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7月25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第三十五次会议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审议。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四大关注点渐渐浮出水面。  把握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度和规模  大型居住社区项目大多选址偏远,周边缺乏产业支撑,各类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