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细胞死亡4对膀胱癌细胞生长、克隆形成能力及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4(PDCD4)对膀胱癌细胞生长、克隆形成能力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膀胱癌细胞株T24感染表达PDCD4的慢病毒,记为过表达组,同时以感染对照慢病毒的细胞为空白组,以不做处理的T24细胞为对照组。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DCD4水平,锥虫蓝染色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吸光度(A)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的p38MAPK(p-p38MAPK)、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水平。

结果

过表达组细胞中PDCD4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12.249,P1=0.000,t2=11.601,P2=0.000)。过表达组从第3天开始细胞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t1=4.075,P1=0.015,t2=6.665,P2=0.003,t3=6.340,P3=0.003)。过表达组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3.725,P=0.020)。过表达组细胞中p-p38MAPK、Cleaved 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而细胞中p-STAT3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136,P1=0.001,t2=11.867,P2=0.000,t3=6.662,P3=0.003)。空白组细胞中PDCD4、p-p38MAPK、Cleaved Caspase-3、p-STAT3水平和细胞A值、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DCD4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抑制细胞中STAT3磷酸化,促进细胞中p38MAPK磷酸化,促进细胞中Caspase-3活化。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14-3-3ζ协同非典型蛋白激酶C-ι(aPKC-ι)促进胆管癌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4-3-3ζ和aPKC-ι在64例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Kaplan-Meier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胆管癌预后影响因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构建胆管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模型,干扰14-3-3ζ或aPKC-ι的表达
目的探讨含植物同源结构和环指域泛素样蛋白1(UHRF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UHRF1在50例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UHRF1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33例肝细胞癌组织中UHRF1 mRNA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上调(P=0.001),32例肝细胞癌组织中UHR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4%
目的探讨葡萄糖诱导促进膀胱肿瘤细胞间隧道纳米管(TNTs)的形成及其机制。方法将高侵袭能力膀胱癌细胞T24用Mito-Tracker标记后,与低侵袭能力膀胱癌细胞RT4混合培养24 h,采用Actin-Tracker Green标记细胞骨架蛋白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观察两者之间是否形成隧道纳米管。RT4细胞和T24细胞分别培养12、24 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采用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法进行
目的观察3-溴丙酮酸(3-BrPA)对人肝癌细胞株糖酵解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3-BrPA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QSG-7701后,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pG2和QSG-7701经过3-BrPA处理前后细胞内c-Myc、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 mRNA和
目的观察荷载白细胞介素-24(IL-24)基因的溶瘤腺病毒ZD55-IL-24联合多西他赛(DTX)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分为4组:联合治疗组:转染倍数(MOI)=1.0的ZD55-IL-24+1.0 ng/ml的DTX、ZD55-IL-24组(MOI=5.0)、DTX组(1.0 ng/ml)、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噻唑蓝(MTT)法检测4组干预前列腺癌DU145细胞96
目的构建聚乳酸/多巴胺/骨形成发生蛋白-2(PLLA-PDA-BMP-2)控释支架并评价其成骨能力。方法构建PLLA-PDA-BMP-2支架,设立PLLA-PDA支架及PLLA支架为对照。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在支架上培养,采用扫描电镜(SEM)、X光电子能谱仪(XPS)、接触角测量仪、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支架表面结构及细胞生长状态。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定
目的针对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评估其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28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统计其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其他临床病理和随访信息,评估血浆纤维蛋白原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复发、进展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位年龄57岁(20~82岁),纤维蛋白原值中位数为3.37 g/L(3.15~3.56 g/L)。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
目的观察Beclin-1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H9C2细胞给予缺氧复氧(H/R),Beclin-1 siRNA转染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处理,分为对照组(Con)、H/R、Beclin-1 siRNA+H/R、SB+H/R组和Beclin-1 siRNA+SB+H/R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
目的探讨Claspin(CLSPN)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观察其下调后抑制肝癌增殖。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Claspin基因在374例肝癌组织和5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和临床特征的关系;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Claspin基因在Hep3B细胞株中的表达;应用噻唑蓝(M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