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课改的高速列车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008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还得在课堂40分钟上下功夫。当前,先学后教已经成为课改共识。后教环节作为课堂重心,其功能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幸福、愉悦。这就要求教师课改不能简单地只改教学的顺序(先学后教),更重要的是提高后教的技巧,切实把后教环节掌握好、落实好。为突破后教环节,山东省武城县第五中学把赛课当作工作常态,作为落实新课改的坚强基石。在学校制定的赛课标准中,有着最重要的一条“此项得50分,整堂课可评为满分课堂”。这50分,就是集中瞄准后教环节的“四个认识误区”,打通课改的最后一公里。
  以先进理论为指引
  以先进理论为指引,走出后教就是“少教”的误区。学校有些教师在课改初期往往根据原来“满堂灌、教的多”等现象,认为后教环节应当少教,甚至不教,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为此,学校组织教师专门学习了蔡林森校长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每节课教师讲几分钟岂能硬性规定》这篇文章,以厘清后教环节在时间运用上的错误认识。通过学习,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后教应视学情随机而定,内容、时间因学情不同可多可少,可长可短,一切都要以学定教,应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点,讲易漏点;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不讲,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也不会的不讲。其实,后教中的“教”与传统的满堂灌、讲授式中的“教”相比,确实要少,但少的只是“三不讲”,其他该讲的内容并没有少,也不能少。因此,“少教”是相对的,并非专指简单的数量和时间长度。
  以巧搭链接为中心
  以巧搭链接为中心,走出后教就是“直教”的误区。学校在课改实践中发现了一种现象:教师通过自学及检测,已经发现并掌握学情,哪些还没有学会,哪些出现了错误,后教环节的“三讲三不讲”内容已心中有数,却在授课时对这些问题迫不及待地直接进行讲授。实践证明,这时直接讲授,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时学生的思维刚刚在自学或检测中遇到问题,尚未真正深入,远远没有达到那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程度。如何对这些问题如何后教,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愤、悱”那一块区域、那一种状态中去?
  学校以搭建链接为中心,巧妙进行过渡引导,这种链接是授课艺术和技巧,是一种能力,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需要教师课堂上留心观察,细心处理。例如,遇到的问题核心比较明确,就可直接采取时间留白的形式,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通过提问引导,层层深入;如果问题比较复杂,为避免思维方向偏离核心或在枝梢末节上浪费时间,就可单刀直入,直接抛出核心问题,给出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总之,这种过渡非常重要,虽然往往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却是点燃引爆学生思维的过程,如曲径通幽,能生成意想不到的美境。
  以心灵相互碰撞、呼应为中心
  以心灵相互碰撞、相互呼应为中心,走出后教就是“师教”的误区。在学校,全体教师有一种共识,那就是后教环节应是一种“大写意”,包括兵教兵、师教兵、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等,而且要通过互动形成师生心灵相互碰撞、相互呼应的交响乐,绝不是简单的由教师一统天下的枯燥的单音调。
  这种“大写意”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后教程序应先兵教兵。兵教兵能教会的,老师不教,老师要坚持退到最后才能出手。二是后教形式应是对话式交流,并非教师一言堂。要鼓励学生深度思辨,勇敢表达,每节课都能激烈交锋,让生生不息的互动交流成为一种课堂常态、教学生态。三是后教保障在于师生能够互相倾听。只有课堂上老师、学生都注意倾听,学生才能感觉到老师对学生以及生生之间的尊重,才能感觉到课堂上的安全、轻松、柔和,才能有师生、生生心灵之间的良性互动。
  以素养提升为中心
  以素养提升为中心,走出后教就是“高教”的认识误区。“高教”意指教的内容高难度、高深度,不教学生绝对不会。每一节课都有重点、难点,这些都应当列入后教中的“三讲”内容。学校的后教并不完全等同于只教重点、难点这些“高教”内容,内容还更加宽泛。第一,后教内容还包括易混、易错点、易漏点、规律性方法等内容;第二,包括学法指导,针对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对好的方法予以表扬,以让其他同学学习借鉴,错的给予指导更正;第三还包括着眼于学生学习习惯,注意堂堂纠正学生的坐姿、站姿、写姿、说姿、倾听等习惯中不良问题。
  课程改革有着相对统一的模式,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充分的理解和强力的执行;教学改革存在着无数种可能,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勇敢的尝试和科学的创新。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既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更决定着课程改革是否在课堂中能够深根发芽。现在的第五中学,每节课堂,教师都把对学生的爱放到第一位,在课堂上真诚地与学生交流,让师生间、生生间自然从容,关系紧密,心灵畅通。
  (作者单位:山东省武城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宋广生,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主任。  《教育》:从一些报道看,学校室内装修危害触目惊心,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宋广生:装修污染的室内环境成为危害学生健康的又一杀手,要提高全社会对室内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导致儿童得病的事例屡见不鲜。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病,35%为儿童。我国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三,每年约新增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50%
北京市北海幼儿园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都能滋养孩子的心灵,只有优秀的图书才能对儿童的心灵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选择什么样的书,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阅读品味。所以,应该选择具有儿童情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艺术性、教育性的优秀图画书作为早期阅读的资源。适宜幼儿阅读的图书,不但要有教育性,而且要有艺术性,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  (摘自2015年5月15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孟夏,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学区管委会主任、安慧里中心小学校长,中共党员。他以“传承艺术精华、铸造教育品牌”为目标,实施学区“艺术教育工程”,逐步实现学区“艺术教育三步走”和中心校“素质教育名校”三级跳战略。  幸福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它应当是以人的终生幸福为目的,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幸福教育的核心是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幸福地教,幸福地学”。让
教学任务再重要,也必须为育人服务,尽管教学是有缺憾的艺术,但是教师不应该放弃好的育人细节,否则,就显得教学基本功不到位了。教师不能适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教学,除了受学科教学逼迫之外,还与学科之间森严壁垒、不许科任教师随意跨越界限有关。  2014年,媒体报道了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教师把小学10多门课程整合成5门课来教学。这一做法是对传统教育改革迈出了一大步。但在孩子的精神发育和心灵成长的过程中,母语扮
胡承勇,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洛阳市东升第二中学校长,国家级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十大名校長,先后获得河南省依法治校先进个人、洛阳市教育系统模范工作者、洛阳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洛阳市优秀专家,其优质课、论文、课题等多次获省、市一等奖。  古老的河洛大地,地处中原腹地,历史上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河洛地区古代文
人们常常将幼儿比喻为祖国的花朵,而教师则为辛勤的园丁,默默地灌溉,细心地滋养,期待着花开。但我认为花开虽美,却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需要静心等待,等待并不是撒手不管,花朵们需要的养分还是要给予的。  诗人纪伯伦曾说过,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这首诗歌对我的感触很深,我们不应用成人看待事物的眼光限
磨课,是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路径。每一名教师,每一次磨课,都是寻找深入儿童心灵的秘密通道,都是寻找适合儿童的语文课堂的过程。  目标确定——咬定青山不放松  什么样的教材都能给我们提供可挖掘的资源,这就需要老师智慧地去把握文本。如在《夕阳真美》一课集体研磨时,老师们发现,这篇教材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可教给孩子的东西非常多。一位老师制定如下目标:能够自然、有感情地诵读课文;通过课文语言材料,理解省略号
编者按: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学,从书法绘画到建筑水利……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如至圣先师孔子,抗倭名将戚继光,自强不息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云……他们的美德,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的民族英雄气节,无一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正处于积累知识、思
深圳市乐群小学坐落于大鹏湾畔,梧桐山下,盐田港后方陆域。学校于1921年由爱国华侨吴维杰先生捐资创办,始名“乐群学校”。而今,学校精心构建“融合课程”,打造生态教育,光荣跻身于全国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中国软式垒球试验学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深圳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行列,并成功注册为国际生态学校,被评为全国绿旗荣誉校,被市民誉为“身边的好学校”。  10月11日,《教育》记
教育有大思想和小思想之分。  所谓小思想者,追求短期的、利己的、违背教育规律的发展。教育的超级航母,就是小思想者对于教育的真实解读。学校做大、做强,打着教育的旗号,一切以“利”当头。这样的教育思想是小思想,发展的结果只能是功利化的应试教育。  教育的小思想,只是打着教育的旗号,不以发展人为目的,违背教育的规律,采用分段式的教育方式,各人只顾各人眼前的一点利益。小学做做做,初中考考考,不问学生是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