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西餐“香”的来源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or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对于菜点来说同样适用,“香”是菜点的独特魅力。在西餐中,西方人比较重视菜点的嗅觉感受,其中特别是“香”气的魅力。所以,西方人常常调侃着说道:“我们的鼻子大,是用来闻菜点的香气的”。
  对于很多喜欢吃西餐的朋友,除了享受优雅的环境、宁静的气氛外,最难忘的莫过于菜点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香味了。在朦胧的灯光下,氤氲的香气在空气中渐渐弥漫开来,刺激着人们的食欲。细细分辨与中餐有许多相异,其主体香味中掺杂着蔬菜水果的清氛、黄油奶酪的乳香、新鲜香草的清香、多年陈酿洋酒的芬芳以及主料牛羊肉、海鲜的酯香等。
  现从三方面来解析西餐香气的来源。
  一、精选原料
  西餐选料相对来说比较严格,选择的原料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素之外,同时还含有一些香味成分。例如:蔬菜原料中除了本身作为香草、香料的原料之外,大部分的蔬菜、水果等原料都有着诱人的香气。甚至还有一部分蔬菜具有特殊的香气,如香菜、药芹、洋葱等,在西式烹调中常常利用这一特点作为辅料或调料使用,使菜肴出现相应的芳香味。
  奶类原料也是西餐菜点香气的来源之一。鲜奶具有极好的乳香味,香气成分主要是一些低级脂肪酸、羰基化合物、乙醚及乙醇等物质,而且随着加热后,水蒸气的散发,香气更加明显。此外,还有奶油、黄油、奶酪等,都具有乳制品的代表性香味。特别是奶酪中的干酪,香味更加特别,嗅之有点酸中带臭,吃起来却郁香诱人并回味无穷,其主要成分除丁二酮、3-羟基酮外,并含有挥发酸及酯类,以其制作菜点香味异常,是西餐烹调的必备原料。
  二、合理烹调
  西餐的烹调方法主要有煎、烩、炸、烤、煮等,在烹调过程中,原料本身、原料和用于烹调的油脂等相互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导致香气的生成。
  蔬果类菜点香气的生成:在加热各种蔬菜时,都会有不同量的多种呈香物质产生。例如:同属青草香味的芫荽、芹菜、茴香菜的香气主体成分为叶醇;果菜类的香气主体成分是壬烯-乙醛、乙烯乙醛,在烹调过程中这些香气成分逐渐挥发出来。但是,蔬菜加热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大量呈香物质挥发殆尽,会影响西餐成品菜点的香气效果。
  肉类、水产类、奶类菜点香气的生成:肉类原料经煮、煎、炸、烤后会产生美好的香气,它是由多种羰基化合物、醇、内酯、呋喃、吡嗪、含硫化合物等组成的。香气生成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脂肪的氧化、水解、脱水及脱羧等;二是糖和氨基化合物的羰氨反应;三是羰氨反应。水产品原料在烹调之前没有明显的香气,有些水产品还具有腥臭气味,这些气味的主体成分是六氢吡啶类化合物。在烹调中经常添加白醋、酒醋等中和这些碱性物质,彰显其香气的魅力。
  奶类原料比较丰富,有牛奶、奶酪、酸奶、奶油、黄油等等,大部分品种未加热时已具有各种香气,烹调后更是奶香浓郁。
  三、调味独特
  1. 添加香草、香料是西餐菜点起香的有效因素:香草,常称为芳香植物,是具有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全世界有3000多种,而罗勒、迷迭香、百里香、马佐林等为著名的品种。而香料一般指具有浓烈芳香的植物果实、皮、叶和花等干化制作而成的。如茴香、丁香、陈皮、杏仁、花椒、胡椒等,但在西餐烹调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则以香草为主。
  香草在烹调过程中,能赋予西餐菜点以独特的味道、漂亮的色泽以及掩盖某些肉类原料的味道,使成品更加美味可口、香气芬芳,而且长期以来西餐比较讲究香草与西餐菜点搭配。例如:番茄,除了用于装饰各种菜式外,又常用于制作牛油汁、混合香草、鱼汁、扒类、酿馅等,其香味颇为清烈,但却能有效掩去菜肴中过强之味而突出菜肴清新宜人的特点。再如:迷迭香,其叶带有颇强烈的香味,一般以较少量加入汤汁或烩菜中以获得适中的效果。新鲜的迷迭香亦可切碎加入沙拉中进食;在烧羊腿、烧鸡酿馅等菜式中,伴以迷迭香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腌肉类原料时亦可加入迷迭香以增添香味,亦是传统羊肉菜肴的上佳搭配。
  2. 烹调用酒是西餐菜点增香的重要手段:西餐烹调中除了使用的烹调酒量较多之外,还讲究烹调用酒与不同菜点之间的搭配。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具体来说,色香味淡雅的酒类应与色调冷、香气雅、口味纯的菜肴相结合;香味浓郁的酒类应与色调热、香气馥、口味杂的菜肴相结合。一般来说,白酒常被用于调制海鲜类或白肉类菜式,红酒类则是烹调牛肉、红肉类、野味类菜肴传统首选。例如:红葡萄酒,是烹饪红肉类菜肴、野味类菜肴时的最佳烹调用酒,红酒的馥郁酒香正好与牛肉的丰腻肉味产生理想的效果,令汁液更为浓郁,肉香四溢。再如:白葡萄酒,常用于海鲜类、鸡肉类等白肉类菜肴的调味,能掩盖海鲜的腥味,带出其鲜美的原味。在西点的制作中常用的烹调用酒还有马尔萨拉酒、朗姆酒、君度香橙酒、金万利香橙酒等等,它们的使用令甜品更加香气诱人。
  总而言之,在西餐中,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要素。有时候,香的重要性甚至可以凌驾于味之上。因为引起人食欲的,有时候不是味,或者说首先不是味而是香。如果说嗅觉是最敏感最容易引起回忆的话,那么食物的香气也是保留在人的饮食记忆里最长久的,最能够动人情怀、经久不忘的。
其他文献
Key words;Quantale;Point;Ideal;Congerencen of filter;Hausdorffproperty
期刊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Studies,China
期刊
Key word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D statistics;Statisticalerror
期刊
Furong Lin,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College of Science,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China
期刊
中秋节的来历及祭月赏月的由来  中秋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追溯其起源,肇始自古代的祭祀,到现在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礼记·祭法》中已有了“祭月”的制度。而“中秋”一词则始见于《周礼·春官》,春官属下设有“龠章”的官职,掌管礼仪中的音乐活动,规定他在每年中春的白天要吹龠击鼓唱诗以“迎夏”;每年中秋的夜晚要吹龠击鼓唱诗以“迎寒”。我国夏历,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以孟、仲、季为别称。第三季
期刊
猪心,即猪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称为心脏。猪心生于胸腔中部偏上方,与肝、肺一起,由胸肌和结缔组织连接。心肌纵横,通体为深红色,心根生于体上,心头呈圆形悬在胸中。新鲜的猪心色泽紫红鲜艳,富有弹性。  中医认为猪心味甘咸性平,可治惊悸、怔忪、自汗、不眠等诸怔,对心肌机能减弱,心室、心房功能低下等症也均有一定的疗效和保健作用。据分析在每百克猪心中,含水分75.1 g、蛋白质19.1 g、脂肪6.3
期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人们生活中要寻找食材,制作自己喜欢的食物,用来满足生存需要或享受生活的乐趣;华夏大地幅员辽阔,物产各异,民族众多,于是,就有无数各具特色的美食散存于各地民间,等待食客去发现和寻找。《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巴陵著;清华大学出版社9月出版)一书,就记下了作者巴陵那些舌尖上执着探寻和深刻记忆。  巴陵出生于梅山深处,独特、原始又奇异的梅山饮食滋养他长大。他的外祖父曾
期刊
盐加碘、酱油加铁、面粉加钙……1995 年开始,我国启动营养强化食品工程,相继推出此类产品来改善公众营养。十几年之后,种类繁多的营养强化食品又引来营养过剩的担心。如何认识强化食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素?疑问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而意识提高之后,是对相关知识的强烈渴求。  营养素过量也危险  每次游泳训练课结束后,游泳培训教练员王勇都会买瓶脉动饮料犒劳自己。“广告中不是宣传
期刊
左手洋快餐,右手薯片,还要端上一杯牛奶。这样的“精细”饮食如今在中国已经相当普遍,普遍到以蔬菜、米饭、面条和少量肉类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正在消失。  “西风东渐”口味变重  加工食品增多,食用口味变重,中央厨房来袭,“中国胃”正在“西方化”。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包装加工食品、零食和饮料的市场将超过美国,其中包括饼干、薯条和汽水等。届时,中国可能会消费多达1.07亿吨包装
期刊
生物胺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组织中,也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食品新鲜度和安全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生物胺的检测非常重要,本文以毛细管电泳技术无需衍生采用直接、间接紫外法或直接间接紫外同时检测法分析生物胺,并将其应用于尿样、酱油等实际样品的分析。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的相关原理,分离模式,并着重介绍他们在生物胺分离分析的方面的应用,介绍了生物胺的性质及其在人体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