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行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强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两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行以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具备容易复发的特点,还具备病程长的特点,部分重症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甚至因治疗效果不佳而短时间转变为危重症,进而出现呼吸衰竭致死现象,所以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不仅要给予有效临床治疗,还不能缺少有效护理干预[1]。基于此,本文择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其行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经过影像学、体征、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等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均与疾病诊断标准相符合。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常规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介于19-84岁,平均年龄为(46.25±2.41)岁,疾病类型:23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炎、11例为慢性支气管炎、9例为支气管哮喘、4例为支气管扩张、4例为肺癌;研究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介于20-83岁,平均年龄为(46.21±2.39)岁,疾病类型:21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炎、12例为慢性支气管炎、9例为支气管哮喘、5例为支气管扩张、4例为肺癌;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即存在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卫生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强化护理干预:①病情观察。针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行24小时连续观察,特别是呼吸深度和频率等方面的观察,将这些观察结果作为病情诊断的依据。同时对患者咳痰、咳嗽等症状;对哮喘患者并发症及其诱因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针对存在缺氧症状的患者行给予吸氧,同时做好血气监测和心电监护等工作,以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和监测指标为依据对给氧流量进行及时调节。②通气护理。患者呼吸通道应时刻保持通畅,因此需要对患者呼吸道进行及时清理,以顺利排出痰液;对口腔清洁工作给予重视,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针对呼吸困难以及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应给予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并对呼吸机中参数变化保持高度警惕,便于及时处理意外情况。③药物治疗的护理。以患者病情、年龄等指标为依据对药物剂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血药浓度符合要求,并对药物毒副作用给予关注;针对患者的静脉注射与雾化吸入,应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使用药准确、安全得到保障,分开输入特效和一般药物。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呼吸频率、PH值、心率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若结果显示P<0.05则提示数据差值有统计价值。
2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两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讨论
伴随医疗技术进步,医疗模式也逐渐发展变化,人们在医学方面的意识也有所提升,所以临床治疗不仅在于改善患者症状,还需要教育辅导和心理治疗的辅助作用[2]。基于此,護理干预模式被人们所熟知,其是由护理人员落实,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系统管理,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使患者预后情况和病情转归得到改善[3]。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通常存在活动能力差、胸闷、反应差等现象,因此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出现意外事件,因此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患者生活方面行护理措施协助,如调整患者饮食习惯,改善患者生活习惯等,另外嘱患者戒烟戒酒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使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善[4]。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在饮食方面,应食用低胆固醇、低脂肪、纤维素丰富的易消化清单食物。如果患者病情发作,则需及时行止咳、祛痰以及控制感染等治疗方法,并嘱患者卧床休息,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以顺利排出痰液。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通常会伴有胸痛、咳嗽以及咳痰等症状,在此影响下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失眠、恐惧等不良心理,对于此,护理人员应以患者需求为依据,对患者给予特别的关注,并做好心理疏导,使患者体会到理解和关怀,以增强其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5]。
结语: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行以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基于常规护理加行强化护理干预可以优化血气分析指标,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孟.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01(21):2009-2010.
[2]王琴,杜桂菊.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9):1960-1961.
[3]石君.6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106-107.
[4]李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07):158-158.
[5]余艳香,杜娜,陈梁等.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02(27):112-113.
关键词:护理干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具备容易复发的特点,还具备病程长的特点,部分重症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甚至因治疗效果不佳而短时间转变为危重症,进而出现呼吸衰竭致死现象,所以针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不仅要给予有效临床治疗,还不能缺少有效护理干预[1]。基于此,本文择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其行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经过影像学、体征、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等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均与疾病诊断标准相符合。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常规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介于19-84岁,平均年龄为(46.25±2.41)岁,疾病类型:23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炎、11例为慢性支气管炎、9例为支气管哮喘、4例为支气管扩张、4例为肺癌;研究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介于20-83岁,平均年龄为(46.21±2.39)岁,疾病类型:21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炎、12例为慢性支气管炎、9例为支气管哮喘、5例为支气管扩张、4例为肺癌;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即存在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卫生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强化护理干预:①病情观察。针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行24小时连续观察,特别是呼吸深度和频率等方面的观察,将这些观察结果作为病情诊断的依据。同时对患者咳痰、咳嗽等症状;对哮喘患者并发症及其诱因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针对存在缺氧症状的患者行给予吸氧,同时做好血气监测和心电监护等工作,以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和监测指标为依据对给氧流量进行及时调节。②通气护理。患者呼吸通道应时刻保持通畅,因此需要对患者呼吸道进行及时清理,以顺利排出痰液;对口腔清洁工作给予重视,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针对呼吸困难以及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应给予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并对呼吸机中参数变化保持高度警惕,便于及时处理意外情况。③药物治疗的护理。以患者病情、年龄等指标为依据对药物剂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血药浓度符合要求,并对药物毒副作用给予关注;针对患者的静脉注射与雾化吸入,应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使用药准确、安全得到保障,分开输入特效和一般药物。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呼吸频率、PH值、心率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若结果显示P<0.05则提示数据差值有统计价值。
2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两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讨论
伴随医疗技术进步,医疗模式也逐渐发展变化,人们在医学方面的意识也有所提升,所以临床治疗不仅在于改善患者症状,还需要教育辅导和心理治疗的辅助作用[2]。基于此,護理干预模式被人们所熟知,其是由护理人员落实,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系统管理,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使患者预后情况和病情转归得到改善[3]。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通常存在活动能力差、胸闷、反应差等现象,因此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出现意外事件,因此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患者生活方面行护理措施协助,如调整患者饮食习惯,改善患者生活习惯等,另外嘱患者戒烟戒酒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使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善[4]。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在饮食方面,应食用低胆固醇、低脂肪、纤维素丰富的易消化清单食物。如果患者病情发作,则需及时行止咳、祛痰以及控制感染等治疗方法,并嘱患者卧床休息,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以顺利排出痰液。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通常会伴有胸痛、咳嗽以及咳痰等症状,在此影响下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失眠、恐惧等不良心理,对于此,护理人员应以患者需求为依据,对患者给予特别的关注,并做好心理疏导,使患者体会到理解和关怀,以增强其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5]。
结语: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行以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基于常规护理加行强化护理干预可以优化血气分析指标,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孟.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01(21):2009-2010.
[2]王琴,杜桂菊.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9):1960-1961.
[3]石君.6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106-107.
[4]李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07):158-158.
[5]余艳香,杜娜,陈梁等.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02(2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