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动态,激活物理课堂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课前要充分备课,进行预设课堂,但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而,课堂教学不仅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教学过程应注重课堂创新与开发,重视课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始终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实现从传统的预设式教学到动态生成式教学的转变,成为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核心内容,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利用可生成的资源来不断创新课堂的一种教学流程。
  一、利用疑点。建构生成式课堂
  学生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老师的质疑启发中,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断丰富知识,开发大脑,逐步养成善于提出问题、积极分析问题、设法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中得以锻炼和培养,教师备课时务必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在“生疑、质疑、解疑”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究学习,唯有这样,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有发现的喜悦,探究的乐趣,顿悟的惊异,思考的快乐。如,在教学“火车动还是不动”时,有的同学提出“火车是运动的”,有的同学提出“火车没有动”,于是我就以“火车动还是不动?”这一问题进行一场辩论赛,让学生收集有关信息并积极展开辩论,然后,我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归纳并展示:A类学生认为火车不动,因为它和站台的位置没变;B类学生认为火车动了,因为它与另一火车的位置改变了;C类学生认为火车既可以说动也可以说不动,关键看所选的参照物,最后老师对学生的猜想和分析给与合理的评价和定位:A类和B类同学说的都对,分析的很正确,那同一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论呢?由于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也不一样,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C类同学的分析很到位。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疑点”,并以此为契机,转化为教学资源,借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虽然花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但是把目光放远些,能在学生的需求中求“生成”的课堂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更是终生受益的。
  二、纠正错误,建构生成式课堂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正确答案往往是满意的,但是对那些错误的答案往往不够重视,甚至心有不悦,弃置不顾,其实,课堂上学生的错误答案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同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大胆猜想,大多数同学都说出了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但有位同学却说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猜想。
  师: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
  生:可能还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师:同学们想想,他的猜测对吗?
  生(1):对,重力大,压力也大。
  生(2):不对,重力大,压力不一定大,如果放在竖直墙壁上,重力虽然大,压力可以很小。
  生(3):不对,我觉得压力大对,因为摩擦力产生在接触面之间。
  师:下面就让我们再仔细想一想,谁说的更有道理呢?
  接着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生(3)说得有理。
  教师对学生错误的猜想并没有回避或简单的予以否定,而是引导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失败和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正因为教师及时关注了学生的动态,及时处理、合理引导,给猜想错误的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也让更多的学生学会了该怎样去探究。
  三、关注差异。建构生成式课堂
  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知识,能力,偏爱方面都有所不同,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激情,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尘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物理课堂中时间有限,但探究活动较多,分组探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对于学生显现的特长要尤为关注,每组可按好、中、差合理地搭配,如,在学习滑轮组时,分小组研究有多少种方式可以提升重。物,分工设计、动手测量,然后下一次适当变更角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是学习中的一份子,各自都有收获,学生并非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标准件,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小组合作研究,“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任务分割,结果整合,可以使个人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利用,也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开放设计,建构生成式课堂
  由于学生的需求往往是不确定的,存在着不可预设性,因而,新课标提倡课堂的开放设计,实施过程的丰富性、交互性及动态性,使其具有生成新的、超出原先计划和目的的可能。这种框架设计凸显开放性,体现其弹性、空间和发展,有利于生成式课堂的建构。
  如,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展开讨论,可能提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大小以外的其他因素(如物质的密度、材料的软硬程度等)有关,对于他们的猜想不要轻易否定,应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本活动提供了较多的实验器材,可设计多个实验进行研究,学生各抒己见,实际操作,积极思考,合理评价,最终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整个过程,教师在备课前很难用线性结构把过程预设好,只能在课堂上即时生成,如猜想、选择哪些器材、如何操作、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在课前的预设是很难一~都考虑到的,教师只有多多关注这些动态因素,随时生成教学过程,作出必要的“现场处理”。
  总之,当教师捕捉到课堂教学中的动态因素后,改变原有的预设,建构生成式课堂,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才会绽放。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质量的好与坏往往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体会,总结了几点课堂提问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有效课堂提问的实现提供一些参考。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一段时间后,一些人对所在班级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行检测,惊奇的发现效果并不能达到他们预想的那样,有的甚至更差,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观察一些数学课堂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就会发现这些错误认识:热闹即提高;汇报即成效;发现即创造,这也是只顾形式,不求实效的表现,是一种假象,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听评课经验及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假象谈几点认识。
摘要: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
会议
用实验的方法测量2t气液锤抬升过程中锤头的加速度与液压系统的压力,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和对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是每一个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足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这都要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在未知世界里探索、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  一、要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生正处年青春期,是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是从少年到青年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
2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对所学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教师讲授的方式,学生记住率只占5%;学生讨论的方式记住率占50%;学生教别人(当老师)的方式,其记住率达到95%以上,因此,数学教学“四·三”模式是以别开生面的形式,给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奥秘,培植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学
该文建立了一种新型自储能型高压内装阀式气压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商业仿真软件对自储能型高压内装阀式气压传动系统与由机械系统机械刚体动力学模型所组成的
大风是导致11.24"大舜"号海难的直接因素.对此次大风天气过程,本文从高空风区,冷暖平流以及地面变压场等方面进行分析产生大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