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曲演唱中咬字与情感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kev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是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一个选段,在演唱此首歌曲时,要想赋予歌曲顽强的生命力,为歌曲增添色彩,就要做到正确咬字吐字、运用恰当的音色、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当然,也只有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才能让听众在动听、动人、动情的过程中得到艺术感染,让演唱者在作品的诠释中自身的艺术修养得到升华。
  关键词: 歌曲演唱 《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 咬字 情感
  
  一、引言
  我们在对一首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时,首先就应该朗诵歌词,理解歌词内容,然后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风格特征,通过这些挖掘歌曲的内涵,找准歌曲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情之所在。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正确地咬字吐字;准确地运用适合角色特征的音色;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声带情、声情并茂地演唱。
  二、“字”
  “声乐是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的艺术,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早有‘语言是歌之本’之说,歌唱的语言可谓声乐的灵魂”[1]。所以,只有掌握正确的咬字与吐字,达到字正腔圆,才能正确、完美地表达声乐作品。但是在实际的声乐学习中,有的同学在做发音练习时,声音都是比较自如的,但一旦开始唱歌,就很容易因为吐词不清,导致歌词到底唱的是什么,老师同学都不清楚。正是因为他们都是过于强调注意发声的技巧、“正确”的呼吸,而淡化了歌唱中的咬字吐字。“中国传统的演唱理论将声母和韵母的发音归为‘五音四呼’,以体现汉字音节中声母和韵母的构成因素和发音位置,五音为‘唇、舌、齿、牙、喉’,四呼即‘开、齐、合、撮’”[2]。在演唱歌曲时,都要认真地对照、分析,然后做到正确咬字吐字。
  歌曲《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是我国民族歌剧中的选段,它的发声和共鸣都与语言有关,想要唱好,首先就要有准确的咬字、吐字和归韵收音,才能做到完整的字正腔圆。例如,《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第一部分中的“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此句中的开始一个字“清”(qing)就是闭口音,在发此音时字头要咬重一些,“清”的字头“q”是牙音,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立字在齐字呼的“i”上,“归音的字尾‘ng’,发音时软腭下降,舌根上升贴住软腭,阻住口腔通路,使气流穿鼻而过”[3](P144)。在演唱时,收尾的部位归韵要准确。这个“来”(lai)字上一个复韵母,所以在咬这个字时,声音较响亮的那个元音为主要元音,在歌曲中还有几处也是运用了复韵母。第二句中的“蓝”(lan)的字头是“L”是舌音,归音的字尾“an”是前鼻韵母,切记在归韵时要正确,不要受有些地方方言的影响,而把“蓝”字唱成了“来”,这些在演唱时都要特别重视。众所周知,在演唱一首歌曲时,首先就是要开好头,唱好第一句,一开始就要把观众的注意力给抓住,这就是“先声夺人”。例如:“来到了河边”,这一句中的“河”(he)字,是由一个单韵母构成的,“河”的字头“h”是喉音,其用力部位在喉;而其韵母“e”是一个开口呼,“开口呼要求的是口腔要打开,发音时在咬完字头后,要马上归韵到“e”上,并保持口型一直不变,到结束”[3](P144)。因为这个字的音高较低,很多人在演唱时不自觉地就会把“状态”跨下来,不能让声音在位置上保持,所以特别要注意。后面的“边”(bian)字,也要注意位置的统一性。例如:“他说是今天回家转”,这个“转”(zhuan)的字头“zh”是一个齿音,“齿音发音时用力部位在上下齿间”[3](P144),立字部位的“u”是一个合口呼的韵母,发音时上下唇应该收拢成圆形,其后的归音韵尾是“an”。演唱时要注意字音各部的衔接要紧密,过度也要圆滑。例如:“我前晌也盼,后晌也盼”,这里的“盼”(pan)字头“p”是唇音,“唇音在发音时用力在唇上,上下嘴唇喷口应有力清晰,不能含糊”[3](P144)。字尾音收在“an”上,此时软腭下降,舌尖抵在上齿龈,阻住口腔通路,放气流穿鼻而过,收向前的“n”音。歌曲中运用此种归韵的还有好几处,再如歌曲第二部分的“人多眼杂我没敢上前”中,“敢”(gan)和“前”(qian);“你红光满面站在讲台前”中的“满”(man)、“面”(mian)、“站”(zhan)、“前”(qian)等,在演唱时都应该注意,运用相同的方法唱。
  总之,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我们应该做到正确咬字吐字、归韵收音,让声音字正腔圆,以便我们更准确、完美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也让听众听懂歌曲的内容,并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领会歌曲的形象和意境。
  三、“情”
  《乐记》写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乐艺术的魅力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声乐艺术的核心是情,声乐艺术语言的本质是抒情,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每首歌曲都有其特定的情感,演唱者在对其二度创作时,一定要把握住歌曲感情基调。”[4]在声乐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一首声乐作品,不同的人来演唱往往就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演唱出来就像白开水一样的平常,而有的人演唱出来就显得委婉动听,动人心扉。”这样截然不同的演唱效果,到底是什么原因?有的同学会说是技巧上的差异,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除了这个原因,更多的是由于歌曲情感处理上的差异呢?当然要想把一首声乐作品演唱好,首先我们要对歌曲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朗读歌词、理解词意;哼唱曲谱、了解音乐形象;了解歌曲的背景等,通过这些找到歌曲的情之所在。在演唱歌曲《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前,我们应该对歌剧《小二黑结婚》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是小芹的形象特征,当然还要看歌词本身给我们的信息……通过这些,我们才能对歌曲的情感表现把握到位。因为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时,首先就要清楚地知道作品的创作者、创作年代及创作的背景、创作意图。
  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是一个单三部的曲式,是主人公小芹的唱段。“这个选段主要讲述的是年轻姑娘小芹盼望见到去县里开会的小二黑,在村外抒发的对小二黑一片真情的内心独白”。歌剧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了解了歌曲的主要思想基调后,我们再具体地从歌曲的内容上来分析演唱时的情感处理。
  歌曲第一部分:“清粼粼的水来,蓝(格)滢滢的天,小芹我洗衣裳来到了河边。”是通过对村外景物的描写,也是小芹当天心情的写照,侧面描述了小芹的愉悦心情。演唱时就要把握好这一要素,融入自己的情感在里面。“我前晌也盼,后晌也盼,站也站不定,坐也坐不安,背着俺的爹娘来洗衣衫。”这一句描写了小芹焦急地等待小二黑的急切心情,演唱时要拿捏好歌曲的情感,要表现出小芹的焦急和可爱。
  歌曲第二部分:“你去开会那一天,乡亲们送你到村外边;有心想跟你说呀说上那几句话,人多眼杂,人多眼杂我没敢上前,没敢上前。”这部分歌词虽然只有一句,但是把小二黑走的那天小芹的心思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歌词的重复,歌曲节奏多为后十六分音符,歌曲就显得舒缓下来,把小芹“害羞”的情态描写了出来,表现了小芹纯洁、可爱的形象。
  歌曲第三部分与前两部分都有相当鲜明的对比,速度明显加快,情绪也随之激动起来。第三部分主要描写的是小芹做梦的内容,她梦到二黑哥当了模范,人人都夸他是一个好青年。所以,在演唱时要把小芹的兴奋和自豪的心理表现出来。在演唱时要鼓励自己,使自己融入到角色当中,被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感动。通过想象和联想唤起更多的情感回忆,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
  四、结语
  总之,在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时,不仅要运用“正确”的气息把歌曲照曲谱唱出来,而且要注意歌曲演唱中的咬字吐字、声音音色和情感处理。只有做到正确咬字吐字,才能让听众在听懂歌词的同时,更多地领会歌曲意境和内容;只有正确把握住了歌曲角色的形象,运用恰当的音色演绎歌曲中的人物形象,才能让听众更加投入到角色中;只有通过对歌曲的背景和意义作了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挖掘出歌曲的内涵,让自己融入到歌曲中,从而获得“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这样听众才能受其情绪的感染,和歌曲中的人物形象同呼吸、共命运。
  
  参考文献:
  [1]王丽.谈歌唱的发声与咬字吐字[J].科学之友(B)版,2007,(3):147-149.
  [2]刘蓉惠.歌唱中的汉语语言的处理方法[J].中国音乐学,2007,(1):159-164.
  [3]曾蓓君.民族唱法的咬字和吐字[J].考试周刊,2007,(28):144-145.
  [4]高旖.论声乐演唱中音色的运用[J].剧影月报,2007,(3):64-65.
其他文献
摘 要: 朗读并不只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而是在读中融入读者对文本新的自我解读和新的艺术再造。如何使课堂书声琅琅,进而声声入耳呢?教师在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朗读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读中有所思,有所悟。  关键词: 朗读 情感 语文教学    一、前言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
摘 要: 本文就公共英语大班口语如何开展教学活动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数字语言实验室中采用“人机对话”模式可以较好地克服大班口语授课的困难,提高口语教学效果,并且相对于以往的“人机对话”模式具有了较高的语境真实性和交际交互性,并介绍了六种“人机对话”口语活动形式。  关键词: 人机对话 公共英语 大班口语授课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
摘 要: 随着省厅规范办学要求的出台,高中语文周课时缩减,高中语文教学该如何作出相应的改变?本文认为,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要改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    随着省厅“五严”要求的出台,高一高二语文课时为五课时,在如此少的课时下,学生要学好高中语文,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时间,学生的自学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
中职教育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这就给中职德育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什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我们认为,中职学校的办学要面向市场,特别是要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要注重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中职德育工作中渗透企业文化,既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又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精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它倡
摘 要: 农村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明确语言点之外,还应明确融入的文化点。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以文化为指向的英语中考试卷给农村英语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 文化缺失 文化指向 对策    南京市2009年中考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完型填空所选取的文章涉及外国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或是外
摘 要: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英语老师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英语教学学生 主体作用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
摘 要: 上世纪80年代曾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而今,在众多城镇,就读中职学校是绝大多数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的无奈选择。究其原因摘 要: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重要的学习环节,也是教师职前培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力求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实习的效果和职前教育能力。  关键词: 教育实习 学习策略 职前培养    教育实习是整个师范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
从小学到初中,对初一新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初一学生进入一个新学校的大门,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新同学、新老师和一大堆新课本,面对作息时间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多方面的改变,都会感到不适应,以致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困惑。因此新生的班主任在教育、管理时,应认真研究新生,把握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初一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主要是焦虑,对学习的焦虑和人际
摘 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高中阶段一门新兴学科,如何提高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广大教育管理者和信息技术教师在不断思索和探究的课题。本文作者从科学课程教学角度,将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看作是信息科学文化的教学,从而大大地拓宽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内涵,丰富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内容,摆脱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单纯技能训练的巢臼,使信息技术教育走向文化素养的教育。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课 教学实效
摘 要: 本文是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综述性研究,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课文“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为例初步探讨该理论对教学的启示。本文简要介绍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在其指导下的主要教学观,重点推荐建构主义的几种主要教学模式,及其在“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中的运用。最后,文章揭示了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