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艾滋病患者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热带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在艾滋病患者合并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9月超声引导下穿刺颈部淋巴结肿大的29例艾滋病患者的诊断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穿刺活检淋巴结大小为2.2~8.0 cm,平均(4.6±1.7) cm,取材满意率为93.1%(27/29), 27例取材满意的患者中,良性病变12例,包括结核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2例,淋巴结感染2例;恶性病变15例,包括卡波西肉瘤3例,淋巴瘤12例;并发症发生率6.9%(2/29),2例发生穿刺后出血。结论超声引导穿刺艾滋病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具有实时、创伤小、诊断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为揭示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群落灌木层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趋势,对分布于井冈山不同海拔梯度鹿角杜鹃群落灌木层植物的叶功能性状进行了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式插胃管法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科室需要行胃肠手术留置胃管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
对有关酸性森林土壤如何缓冲酸沉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土壤矿物风化与离子交换反应、有机质的作用,和其他生命与非生命因素方面去探讨酸性森林土壤缓冲酸沉降的关键机理,旨在加深人们对酸性森林土壤响应酸沉降模式与缓冲机制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预测酸沉降背景下酸性森林土壤的酸化进程及其负面效应,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维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科学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