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与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的Meta分析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C)和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利妥昔单抗(FCR)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以FCR方案为试验组,FC方案为对照组。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并进一步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StataMP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研究,包括1 985例患者。FCR方案较FC方案有着更好的完全缓解率和总体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9,95% CI 1.64~2.18,P<0.01;RR=1.15,95% CI 1.10~1.21,P<0.01)。在患者Ⅲ~Ⅳ级不良反应方面,FCR方案较FC方案中性粒细胞减少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5,95% CI 1.01~1.55,P=0.004)。

结论

FCR方案较FC方案在治疗CLL方面有着更好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同时也伴有严重的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造血干细胞供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及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氯氮平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以精神分裂症病情稳定患者为造血干细胞供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28岁,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规范化疗后疾病虽完全缓解但不能维持,与患有精神分
目的探讨传统静脉滴注砷剂(亚砷酸)联合化疗及以口服砷剂(复方黄黛片)为主的药物家庭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方案的费用等相关信息,为儿童APL家庭治疗模式的推广及医保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2010年至2018年病案首页数据及患者用药情况,筛选初诊入院诊断为APL的患儿(≤14岁),比较静脉滴注亚砷酸为主的中国儿童AP
目的探讨伴有ABL1激酶区T315I突变的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伴有ABL1激酶区T315I突变CML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儿经伊马替尼及达沙替尼治疗,BCR-ABLIS值下降后复升,疾病进展至加速期,同时ABL1激酶区检出T315I突变,改用高三尖杉酯碱化疗,病情好转,但最终因无法行造血干细胞移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几十年来由于蒽环类化疗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的使用,其治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现代化的分层治疗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并减少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文章回顾了全反式维甲酸、砷剂进入临床应用的历史,从疾病特征、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的治疗现状、治疗机制及耐药机制等方面作一介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之一,大多数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目前PCNSL的诊断金标准是活组织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但因穿刺风险较大、患者依从性问题和缺乏特异性症状等原因,很多患者无法早期诊断。PCNSL对化疗较为敏感,但因很多患者无法耐受大剂量化疗或出现耐药,导致病情进展或复发。因此,寻找和鉴定脑脊液中生物标志物,用于早期诊断、疗效判定和预后监测,对提高P
目的通过异常克隆的检出提高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伴有CBFβ-MYH11及t(7;12)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结果患者,男性,31岁,高白细胞伴脾大,骨髓中可见原始细胞,费城染色体阳性,BCR-ABL融合基因和CBFβ-MYH11基因重排阳性,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的基础上短时间发生急变,治疗过程中合并t(
目的探讨获得完全缓解(CR)的成年低、中危组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前巩固化疗方案中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与标准剂量阿糖胞苷(SD-Ara-C)对移植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7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后行Haplo-HSCT的71例低、中危组AML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化疗周期、疾病状态、不同方案和患者采集前1天外周血CD34+细胞对CD34+细胞数和CD34+细胞采集成功率的影响。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
目的观察CLAG为基础的挽救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1例接受以CLAG为基础的挽救化疗方案(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米托蒽醌/伊达比星)治疗的R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既往治疗情况,分别联合索拉菲尼、地西他滨、西达苯胺、达沙替尼、伊达比星治疗,观察疗效及不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伴TP53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老年患者的效果及预后。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6年10月收治的1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allo-HSCT治疗的伴TP53突变MDS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5岁,入院检查诊断为MDS伴原始细胞增多Ⅱ型。地西他滨治疗1个疗程后缓解,4个疗程时TP53突变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