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与硫化钠溶液混合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来源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qd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酸铜和硫化钠溶液混合生成黑色CuS沉淀,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二者混合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呢?通过对实验的改进,增大硫酸铜和硫化钠溶液的浓度和接触面积,硫酸铜和硫化钠溶液混合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硫单质和红色固体铜单质。
其他文献
使用不同浓度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测定温度变化数值,使用直线拟合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中和热数据,可以有效减少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对中和热测定的影响,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并且综合使用数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分析KNO3晶体制备的新课教学设计,大多都基于“蒸发浓缩、趁热过滤”除去NaCI,“冷却滤液结晶、减压过滤、洗涤、干燥”得到KNO3晶体,通过重结晶进行提纯。用定量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为提高产品纯度和产率进行方法设计与修正,探讨“蒸发浓缩时为什么控制在体积减小约一半”“承接滤液的烧杯预先加2 mL蒸馏水”,复习KNO3晶体制备。
针对目前复习课存在的问题,以厨房中的“膨松剂”为研究对象,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以实验为手段,以旧知为工具,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式教学,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切实提升复习效果。
情境化试题已成为国际科学测评的主流导向,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转变评价体系的大势所趋,培育核心素养的必然之举,实现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从结构组成来看,情境化试题应包括“背景”“任务”“问题”三大显性要素;从价值追求来看,情境化试题应内含“学科知识”“学科素养”“学科能力”三大隐性要素。情境化试题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境素材的选择,还要注意命题各要素之间的高度融合,并规避试题命制的潜在风险。
科普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有利于推动科普与文化的互促式发展。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的创新理路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国民素质提高和综合国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论文指出强化党和政府的掌舵统领作用、强化高校的引才育人培智作用、强化企业的创新主导作用、强化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是助推科普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
<正>2007—2020年,化学特级教师毛东海老师在我校支教三年。他将研究成果“化学课堂‘有效共识’”[1-2]带到了这里,带领我们一起研究化学课堂。作为一名职初教师,对其中的“教学环节”充满兴趣和研究热情。因为“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抓手。如何将“教学环节”集百家之长,补己之短,并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实践成果,这是笔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强烈愿望。下面谈谈这几年的学
期刊
通过实验研究了试剂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生锈铁钉与酸反应实验的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氧化铁与稀酸反应速率的差异主要源自不同来源氧化铁之间的晶体缺陷浓度差异,试剂氧化铁具有较低的晶体缺陷浓度是其反应缓慢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生锈铁钉与盐酸的反应中,盐酸浓度为6 mol/L,盐酸用量仅淹没生锈铁钉2/3长度。
<正>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学要个性化,不能唯教材而教,因而出现了一个课程标准、多元化的教材现状。教师要把课上好,首先得研究课程标准,知道要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使用的教材对这些是如何呈现的,其次教学要有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观摩的“氯气的性质”一节课的教学谈点看法,认为学科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期刊
<正>1972年10月,面对中学化学教育缺乏教学资源的状况,《中化参》应运而生。50年来,《中化参》始终坚守“为中学化学教学服务,为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初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拓宽服务方式,形成了“一刊引领、专业开发、融合发展、多元服务”的经营格局,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及教师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值此创刊50年之际,回望来时路,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此处回顾的是50年来,《中化参》多样化的
期刊
基于2017年版化学课程标准,2021年浙江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对“教学情境与内容的选择,思路与活动的确立,策略与方法的运用,目标与评价的衔接”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教学设计渗透了抛锚式教学等理念,课堂组织体现了基于大单元、大概念学习的时代要求;以“锚式情境”为素材,体验式、互动式探究为方法,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为特征,有效落实了知识构建、心智发展、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