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中医吗?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cun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功耀呼吁“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并在网上发起签名活动,引发了轰轰烈烈的“要不要废除中医”的争论;前段时间,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去世,据媒体报道,陈晓旭生病后只看中医而排斥西医,于是有人提出“中医害死陈晓旭”,一时之间,本来就交锋激烈的“中西医之争”再次掀起高潮。
  陈晓旭就是被中医害死的!中医90%是糟粕,10%是精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
  “围剿”中医者,大都连“今天的中医现状”、“中医究竟怎么了?”都没有过多的兴趣去了解,凭自己的一丝记忆或道听的一些传闻,便大张旗鼓讨伐开了。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
  医药科学是建立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统计学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医学早已成为现代科学的一部分。但是中医却独立于物理、化学、生物学之外,不可能是科学,因为没有一个科学学科是可以自成一统,而不与其他学科发生关系的。
  ——科普作家方舟子
  中医学理论是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用古代哲学思维方法解释人体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是讨论人与自然如何才能和谐相处的理论。中医学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人体生理现象、发病规律、诊断方法、药物性质及功效特点。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王清海
  中国说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十个医生有十种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因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药,都是没有客观的凭准的。
  ——近代哲学家梁漱溟
  现在的中医界有许多平庸之辈打着“阴阳五行”的幌子在骗人,中医教学理论体系上的混乱和质量的低下导致了后继乏人的现状。但这一切不是废除中医的理由,恰恰正是我们需要给予中医更多关注的原因。
  ——《文汇报》
  我希望关于中医科学不科学的争论应该收场了。真正有发言权的是那些看中医吃中药有疗效的人,是得到了中医药医疗服务的老百姓。
  ——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
  中医西医孰优孰劣,中医要不要废除,目前讨论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在市场竞争中,谁是最终的赢家就能说明问题。
  ——网友
其他文献
好莱坞电影明星安吉丽娜·朱莉称,由于其身体携带致癌基因BRCA1,她患乳腺癌的几率大约是87%,患卵巢癌的几率大约是50%。于是她决定切除乳腺,以降低致癌风险。  朱莉的预防性切除乳腺是福是祸现在并不容易下结论,需要时间来验证。不过,朱莉的勇气实在可嘉。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之时,研究人员为该计划描绘的蓝图之一是,该计划完成后,对每个人的基因组进行测试发现有明显的基因缺陷和患病的可能时,
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事实:高达50%的汽车燃料和家庭用电都以热能的形式被浪费掉了!不信请摸一摸空转的汽车发动机机盖,或者正在运行的计算机、冰箱和电视机的后背,温度是不是很高?这些热量都被浪费了,但消费者还得为这些无用的热量付钱。如果能有一种可靠的方法将这些被浪费掉的热能收集起来并加以重新利用就好了。现在就有这么一种办法,通过控制“声子”,能把发电机甚至汽车排气装置中被浪费掉的热能转换成可重新利
迈入新年,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又开始了他们雄心勃勃的探索之旅。寻找希格斯粒子、验证比光速还要快的中微子、开启“好奇”号探测器的火星之旅、绘删大脑连接图谱……这些值得期待的科学探索将会怎样改变我们的未来?  希格斯粒子是否存在  某种程度上,它(希格斯粒子)的重要性堪比创造了一切的上帝。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希格斯粒子赋予基本粒子质量,使得物质得以形成、凝聚、演化,最终形成了星系,也形成了我们。  ——欧洲
在人们的心目中,鸡蛋壳是很不结实的。形容以弱对强,说是“以卵击石”;形容比较危险的情况,说是“危如垒卵”。其实,这么说也对也不对。人们的印象是从鸡蛋经不起磕碰得来的,要打破鸡蛋,只要把鸡蛋往碗边上轻轻一磕,鸡蛋壳便会破裂。不过,要是均匀地对鸡蛋施加压力,鸡蛋壳就会呈现出让我们惊讶的“坚强”一面!  曾经有过这么一则新闻:日本爱知县的春日本市先生,在汽车前轮用34个鸡蛋,后轮用52个鸡蛋,支起了一辆
IT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当我们对虚拟化、云计算等2008年流行的名词还不是很熟悉的时候,很多让人目不暇接的新技术又将来到我们身边。  美国《大众机械》杂志近日预测了2009年将可能出现的10大科技概念。其中IT方面就有两项入围。它们是立体影像技术和协同搜索。  立体影像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无需眼镜也可欣赏三维画面的技术。这项技术多年来一直处于实验之中,但2009年基于这一技术的一些产品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用邓丽君演唱的这首《小城故事》来形容泉州古城,简直就像是为古城量身定做一般。相比今日176平方千米的中心城市建成区,改革开放前的泉州在我国大陆版图上的定位始终是“对敌前线”,面积不过10平方千米左右,除了海岸线上密集的高射炮群和静寂的防风林带,几十年间没有一个大型的投资项目在此落户。20世纪60年代,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来到泉州视察,即兴赋诗,留
“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人类四大基本自由”。罗斯福对自由的诠释,堪称此前人类政治文明的最高成果,也架构起此后半个多世纪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与社会选择。2013年6月,美国前中情局雇员、美国国家安全局技术承包人爱德华·斯诺登向《卫报》和《华盛顿邮报》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PRISM(棱镜计划)的秘密文档。披露的文件显示
2013年9月,乔布斯埋入地下30年的“时间胶囊”终于重见天日,其中一款名为“丽莎(Lisa)”的鼠标格外引人注目。这款鼠标是苹果公司在1983年推出的,并以乔布斯女儿的芳名命名。丽莎鼠标作为第一代商务电脑的专用鼠标,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它的“出土”,也不禁令人感慨数十年来鼠标技术的发展变迁。  最早的鼠标  最早的鼠标可以追溯到1968年,其发明者是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的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博士。 
古人从汉代开始饮茶  关于饮茶的具体时间从何时开始,众说纷纭。现存最早的饮茶资料出现在汉代。在西汉王褒所撰的《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等记载,“荼”就是指“茶”,可见当时社会上已有饮茶的习惯,而且是待客的珍贵饮品。另外,长沙的西汉马王堆墓葬中也有记载饮茶的竹简,证明了西汉时已有了饮茶的习惯。  为什么意见不同叫相“左”?  意见相左是表示观点不同的一个常用词语,这里的“左”是相违、相反
自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后,从无脊椎动物开始,到鱼形动物,再到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直至哺乳动物,动物界从来就没缺少过大型、甚至巨型的动物。但有趣的是,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巨兽们如走马灯般湮没,留下的反而是小型的同类。那么,曾有哪些巨兽出现过,它们因何灭绝?体型的大小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洪荒巨种  在寒武纪(5.41亿~4.85亿年前),奇虾就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它是节肢动物的近亲,虽然没有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