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文化运动后期,关于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论争愈加激烈。与之相对应,关于"人"的塑造目标和塑造方式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派坚持其先前"立人"的资产阶级国民改造目标和改良主义的"造因"方式,对文化保守主义派以中国传统为根基重塑理想人格和国民新形象,以及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以革命方式塑造社会主义国家"新人"的主张展开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