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时期,对他们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有助于感情的交流,同时能培养他们的听话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思维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认识水平。因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 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
  口语交际教学任务是规范小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针对大纲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应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根据语文教材,加强交际训练;培养小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突出交际主体;创设机会,让孩子乐于说。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呢? 我认为针对大纲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什么是倾听?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一个人能力的反应、素质的体现、品质的外露。倾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倾听别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礼貌的一种表现。缺少倾听的口语交际不能算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学会倾听是小学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它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学会倾听作为一种习惯和意识,必须努力培养。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在别人说话时,安静、耐心、专注、谦虚,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明确说话者表达的意思,并及时作出应对。这样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二、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创设情境,能让儿童进行口语交际时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课标》要求:“要在课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教师要善于凭借教材,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受到训练话题的感染,引起学生装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
  1、通过电教媒体创设情境
  如教人教版《称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再现曹冲称象的情境,结合教师讲故事,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围绕称象的办法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
  2、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例如:教第二册《该怎么做》这一课时,在看图前,老师先用语言描述出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明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他如实地告诉了爸爸,爸爸却打了他一顿。假如你是小明该该怎么办呢?”这样,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把口语交际回归生活体验之中,就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思维和表达得到锻炼。
  3、通过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小学生表演欲强,精彩的表演能激发他们参与交际的热情。如《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学生为了演好课本剧就必须通过交际安排角色,谁当小壁虎、谁当小鱼、谁当老牛。练习各个角色的台词,指导课本语言化为自己的口语语言,并辅之以表情,动作、有声有色地表演出来。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让学生在商量和分配角色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实现多种层面互动,让学生参与口语表达和交流
  1、师生互动
  教师即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又是语言交流的参与者,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参与其中,相机点拨。营造民主交往的良好课堂气氛,师生的互动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表达和交流。
  2、学生与学生互动
  这是口语交际的重头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互说互议。小组里互说互评。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在问、说、议、辩中互动交流,各自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小组与小组互动
  主要是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互问互答、表演、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要求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互帮互助,动脑想办法,为自己小组的荣誉争光。如口语交际《小猴捞球》一课,可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好、多,最先把球捞起来,并请各小组的同学都当小评委,打出分数,评出胜负组。
  4、师生与环境的互动
  如教第二册《我们身边的垃圾》时,学生可以将课堂上讨论的话题带回家与父母、同学交流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回到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扩大了我们口语交际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表达。
  四、多方示范引导,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的任务就是在不断发展规范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验。低年级小朋友说话时往往存在着说话不完整不规范、缺少礼貌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示范引导。
  1、师示范引导,适时点拨
  口语交际课教师有时很必要要为孩子们先做个榜样,或者请优秀的学生示范,通过示范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注意的问题。如教学《打电话》时,教师和几位优秀的学生示范打电话的过程,然后问:“刚才老师和几位同学表演《打电话》怎么样?你们打电话要怎么讲呢?”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打电话要跟对方问好、说话有礼貌、说清楚打电话的原因。然后让其他学生模仿。
  2、借助图画,引导学生说话有序
  低年级的口语交际都配有图画和文字提示。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弄清图意,再根据文字提示,让学生懂得应该说什么,怎么说。如教第一册《小兔运南瓜》一课,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再通过提问,理清说话的顺序:图上画着谁?它在干什么?它能把南瓜运回家吗?这样让学生弄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说的时候有序可循。教师可进一步引导鼓励学生多动脑,想方法,让学生大胆地说。
  五、在听、说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我们往往更注重学生的“说”,而忽视了“听”。学生往往只顾自己说,而没有认真听。其实“听”是获取信息、加工和输出信息重要的一环,只有提高听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当然“说”也不容忽视,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有话可说。如教《猴和兔过独木桥》这课时,在河的一岸是猴子和它的妈妈要过河摘桃子,而另一岸是小兔背着书包要去上学。而这座独木桥只能一个人通过,它们到底谁先过呢?教师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这样的问题情境,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学生们听完后议论纷纷,有的说让小兔先过、有的说让猴子过,同学们都各抒已见,在这紧要关头我就适时点拨,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老师觉得应让小兔先过,因为小兔上学有时间限制,如果晚了上学就会迟到。通过师生这样的互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发展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也养成了良好的听话习惯。
  总之,口语交际训练,教师应营造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评价,促进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电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已经是当今学生必备的的基本素许多初中也都陆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由于计算机教学毕竟不同于文化课教学,学生怎样学,教师如何教成为一个问题。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可以说兴趣就是他们最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  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我愿为探索信息
【摘要】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并颁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在各级各类学校已深入普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高科技技术的学习在中学中已开设有十多年了,目前已在中学中普遍开设。就连我们贫
2013年,我县大力推行“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达不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果。  问题一 :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出现倾向性的问题时,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的识字才是高质量的识字,才能使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识字的能力,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最佳的识字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开始接触汉字,就喜欢上汉字,爱上汉字,从而主动识字呢?在实践中,我的经验和做法如下:  【关键词
分析能力是作文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不仅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培养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其实,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的过程,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到语言的推敲,每一步都离不开分析。分析贯穿于整个作文过程的始终,而作文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认识程度的深浅。  分析对作文这样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怎样把分析能力的培养与作文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期刊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那么,究竟高效课堂会带给我们什么呢?  课堂上,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充满了人文关怀,学生真的动起来了,思维活跃了,迸发出了生命活力,这就是高效课堂的魅力所在。  归结起来,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走近学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