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沈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用伉倨,忤御史,调茌平。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
  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然颇疏狂。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炼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
  会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炼是之。炼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陵寝,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击其惰归,可大得志。帝弗省。
  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贿日以重。炼时时搤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言:“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规图自便。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帝大怒,搒之数十,谪佃保安。
  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炼语以忠义大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戆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炼。炼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之。或踔骑居庸关口,南向戟手詈嵩,复痛哭乃归。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炼。
  后嵩败,世蕃坐诛。临刑时,炼所教保安子弟在太学者,以一帛署炼姓名官爵于其上,持入市。观世蕃断头讫,大呼曰:“沈公可瞑目矣。”因恸哭而去。
  隆庆初,诏褒言事者。赠炼光禄少卿,天启初,谥忠愍。
  (节选自《明史·沈炼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用伉倨,忤御史,调茌平
  用:因为
  B. 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
  忧:指父母的丧事
  C. 会俺答犯京师
  会:会同
  D. 嵩大恨,思有以报炼
  报:报复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的一组是( )(3分)
  ① 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
  ② 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
  ③ 炼愤国无人,致寇猖狂
  ④ 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
  ⑤ 要贿鬻官,沽恩结客
  ⑥ 醉则聚子弟攒射之
  A. ①②③ B. ①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沈炼担任溧阳知县期间,由于行为亢直倨傲,触犯御史,被调往茌平。后又因为父亲去世离职,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做了锦衣卫经历。
  B. 沈炼行为刚直,嫉恶如仇,但行为很是狂放不羁;沈炼愤恨国中无人,导致俺答猖獗,于是上疏请求在敌军疲倦地回军时候,发动进攻。
  C. 沈炼因为上疏揭露严嵩父子的种种倒行逆施而激怒了嘉靖帝,被贬至保安为民。严世蕃对他也有所忌惮,并不跟他计较罢了。
  D. 沈炼到了保安后,深得当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让他们的子弟来跟着他学习;于是他在那里经常把忠义大节讲给孩子们听。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
  (2) 塞外人素戆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炼。
  参考答案
  1. C(会:副词,恰逢,适逢)
  2. D(①写沈炼行为狂放不羁;③写沈炼爱国;⑤写的是严嵩的行为。)
  3. A(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任知县,后来入朝做了锦衣卫经历。)
  4. (1)对于忠义之人的好的计谋,(他)却千方百计地阻挠实行;对于阿谀奉承的人,(他)却想办法引荐上去。(译出大意给2分;“沮”“则”“引”之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 塞外的人向来正直淳朴,又都熟知严嵩的恶迹,都争着咒骂严嵩来让沈炼高兴。(译出大意给1分;“素”“谂知”“詈”“快”之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附参考译文】
  沈炼,字纯甫,浙江会稽人。中嘉靖十七年进士。被授予溧阳知县的职务。因为行为亢直倨傲,触犯了御史,被调往茌平。因父亲去世离职,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任知县,后来入朝做了锦衣卫经历。
  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但行为很是疏纵狂放。每次饮酒他总是叉开两腿在座上大笑,旁若无人。锦衣卫帅陆炳对他很好。陆炳与严嵩父子的交情最深,因此沈炼也经常陪同严世蕃一起饮酒。严世蕃经常用酒虐待在座客人,沈炼心里感到很不平,所以总是跟严世蕃对着干,严世蕃对他也有所忌惮,并不跟他计较。
  这时恰逢赶上俺答侵犯京师,致书明朝廷,让朝廷给它进贡,书信中有许多辱谩朝廷的话。于是让廷臣讨论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司业赵贞吉请求朝廷不要应允俺答的无理要求。廷臣里没有一个敢赞同赵贞吉的,唯独沈炼赞同他。吏部尚书夏邦谟问沈炼道:“你做什么官?”沈炼回答说:“我是锦衣卫经历沈炼。大臣不敢说话,所以小吏我就说了。”于是结束了这次廷议。沈炼愤恨国中无人,导致俺答猖獗,于是上疏请求朝廷用一万骑兵护卫先祖陵墓,用一万骑兵护卫通州的军事储备,而集中勤王的军队十多万人,在俺答军队疲倦地回军时发动进攻,一定可以取得大的胜利。可是嘉靖帝并不省悟。
  严嵩受到嘉靖帝的宠爱,执掌大权,边疆大臣都争着给他行贿。等到他们失误了战事,害怕被治罪,给严嵩行贿就更加厉害。沈炼为此时地扼腕叹息。一天,沈炼陪同尚宝丞张逊业饮酒,饮酒过程中言及严嵩,情绪激昂地咒骂他,哭得眼泪淌满了自己的脸。于是上疏说:“现在大学士严嵩,其贪婪之性已经是病入膏肓,愚蠢卑鄙之心比铁石还硬。当这种因外寇入侵导致陛下忧虑从而臣子感到耻辱的非常时期,没听说他严嵩延请、拜访贤能之人,向他们咨询有关方略,只听说他与儿子严世蕃为自己图谋利益。对于忠义之人的好的计谋,他总是千方百计地阻挠实行;对于阿谀奉承的人他总是想办法给引荐上去。他收取贿赂,卖官鬻爵,市恩结客。”嘉靖帝览疏后大怒,打了他几十大板,把他贬到保安为民。
  到达保安后,却没有房子住。有一个商人打听到他得罪的原因后,把他请到自己家里住下了。里中长老也每天给他送来柴米,让他们的子弟来跟着他学习。沈炼把忠义大节讲给他们听,他们都非常高兴。塞外的人向来比较正直淳朴,又都熟知严嵩的恶迹,都争着咒骂严嵩来让沈炼高兴。沈炼大喜,每天跟他们一起咒骂严嵩,竟习以为常了。并且他还扎缚了几个草人,做成李林甫、秦桧及严嵩的样子,喝醉了就聚集子弟们用箭攒射这些奸臣模样的草人。有时还骑马到居庸关口,面向南方,用手指着大骂严嵩,并且痛哭一场后,才回去。咒骂严嵩的这些话渐渐地传到了京师,严嵩非常恼怒,于是寻思报复沈炼的办法。
  后来严嵩事败了,严世蕃也被诛杀了。严世蕃在临刑的时候,沈炼在保安所教子弟现在太学的,把沈炼的姓名、官爵署在了一条帛上,把它挑到街市上,眼看着把严世蕃的头砍下来后,大叫道:“沈公可以瞑目了!”于是大哭一场后,离去了。
  穆宗隆庆初年,诏令褒奖那些敢于直言的人。于是追赠沈炼为光禄少卿。熹宗天启初年,赠给沈炼“忠愍”的谥号。
其他文献
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是最基本的卫生常识。笔者认为,便前也要洗手。儿童的一双手经常与外界接触,最易受到污染。有人做过实验,一克指甲灰中藏有细菌三亿多个,这当中有各种致病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写作时有意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等对照着写,可以鲜明地揭示描写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从而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在这样的对比、映衬中,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和所蕴涵的道理,就能黑白分明地显示出来。有时几乎无须多辩,事理的是与非、真与伪就能使人了然于胸。常用的对比方法有:  一、 描述对比。在记叙文写作中,作者有意识地把两种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根据燃烧分析仪测录的示功图对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不同工况的燃烧百分率和燃烧率进行计算 ,分析其燃烧特性 ,得出了有关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的一些结论 ,为合理组织燃烧过程和
我们虽说是三口之家,却十足是个大“公司”。妈妈在“公司”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她担任不少职位,是本公司“财政部长”、“文娱部长”并兼“总经理”要职。爸爸 Although w
常常有家长跟我提出“孩子挨了别人打,要不要还手?”的问题。有的家长很大度,认为小孩子打架,不要过于较真儿,吃点儿亏就吃点儿亏,没什么了不起的。遇上那好欺负人的孩子,就
问:我的孩子今年上四年级,学习起来感到吃力。但是,他上课也很认真,作业也能认真完成(有时甚至在家还做“补充题”),可成绩总不见提高。对于一些识记性的知识,他基本能掌握,
洛克说过:要有一颗父亲般的爱心,切实关心学生,对学生能够认真负责。这样才能让教育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在新课程的浪潮中,政治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政治本色来完成“十年树木,百
王肃是中国经学史上除郑玄外,经学著述最多的经学大家之一。王肃经学的重点在礼学,其礼注中最具思想意义者为“五帝非天说”及“丘郊一祭”说。王肃注《易》,不仅排除卦变、
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中的练习课不受重视而出现的问题,对如何在练习课中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爱学数学;如何在练习课上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进行了探讨。从自己的亲身体验
目的通过监测介入术后降钙素原(PCT)水平,评估PCT对介入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年龄大于21岁介入手术后患者21例。监测PCT水平及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PCT≥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