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分析大直径穿透性角膜移植(LDPK)治疗严重真菌性角膜炎(FK)术后复发和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手术后植片的长期存活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LDPK(植片直径大于9 mm)治疗严重FK的70例(70眼)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观察感染的菌种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术后真菌复发和植片免疫排斥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对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植片存活情况等进行随访。
结果70例患者发病至接受LDPK术的间隔时间为(23.7±11.7)d。真菌培养示首位菌种为镰刀菌属(72%)。LDPK术后,8例(11%)患者真菌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6.8±2.9)d。65例(93%)患者保存了眼球。26例(37%)患者术后1个月内发生内皮型免疫排斥,平均排斥发生时间为(17.8±5.1)d,21例经抗排斥治疗后植片恢复透明;5例遗留局部或全角膜植片混浊。至最后一次随访,39例(56%)患者角膜植片透明,植片内皮细胞密度平均为(1 306±816)个/mm2,UCVA平均为4.0±3.8,BCVA平均为4.5±4.1。
结论LDPK术后真菌复发和免疫排斥反应的时间差存在规律,这个时间窗对在术后2周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免疫排斥反应和防止复发有积极意义。